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7)
2023(14351)
2022(12349)
2021(11549)
2020(9878)
2019(22418)
2018(22473)
2017(43876)
2016(23874)
2015(26509)
2014(26330)
2013(26448)
2012(24311)
2011(22057)
2010(21860)
2009(20020)
2008(19554)
2007(17305)
2006(15210)
2005(13278)
作者
(72320)
(59918)
(59736)
(56610)
(37858)
(28834)
(26971)
(23599)
(22597)
(21292)
(20131)
(20120)
(19087)
(18889)
(18420)
(18303)
(18259)
(17949)
(17176)
(17088)
(15149)
(14668)
(14613)
(13540)
(13527)
(13326)
(13269)
(13226)
(12058)
(11812)
学科
(97144)
经济(97046)
管理(68695)
(68020)
(55014)
企业(55014)
方法(44996)
数学(39233)
数学方法(38882)
(27213)
中国(26242)
(23252)
业经(22195)
(21358)
技术(19650)
(19227)
贸易(19219)
地方(19007)
(18721)
(18708)
农业(18039)
环境(15024)
(15017)
银行(14945)
(14727)
理论(14534)
产业(14413)
(14350)
财务(14284)
(14268)
机构
大学(348394)
学院(347148)
(139417)
管理(137609)
经济(136559)
理学(120073)
理学院(118752)
研究(116894)
管理学(116805)
管理学院(116203)
中国(84553)
科学(75031)
(74412)
(62624)
(61669)
(59763)
业大(57039)
研究所(54889)
中心(51660)
财经(50399)
农业(49773)
(49037)
北京(46917)
(45783)
(44048)
师范(43492)
(42135)
经济学(41746)
(39874)
经济学院(38038)
基金
项目(240690)
科学(187514)
基金(173728)
研究(171022)
(153830)
国家(152603)
科学基金(129361)
社会(107273)
社会科(101817)
社会科学(101790)
(94576)
基金项目(93418)
自然(85722)
自然科(83661)
自然科学(83636)
自然科学基金(82166)
(80000)
教育(77316)
资助(71198)
编号(68804)
成果(54260)
重点(54133)
(52453)
(52071)
(50567)
创新(47238)
课题(47193)
科研(46268)
计划(45156)
教育部(44185)
期刊
(148642)
经济(148642)
研究(99324)
学报(61012)
中国(59435)
(55908)
科学(53966)
管理(49341)
大学(44873)
(43617)
学学(42685)
农业(38825)
教育(33553)
技术(30210)
(27155)
金融(27155)
业经(25941)
经济研究(24491)
财经(24184)
(20698)
问题(20372)
(19597)
科技(19172)
技术经济(18351)
理论(16965)
商业(16714)
图书(16558)
(16234)
业大(16023)
现代(15668)
共检索到490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国胜铁  
利用我国1996~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探究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结果发现:因研发活动多集中于高技术产业,自主研发可有效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由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内技术引进和国外技术引进对处于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优化作用具有门槛效应。国外技术引进能有效提高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国内技术引进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表现不同,应根据各地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制定适宜的技术发展策略,以有效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牛文育  
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牛文育(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管理系)一、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一国的经济发展,从量上来说是经济总值的增长,从质上来说,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协调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弱在于其产业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国宏,邵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技术引进是否在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同时已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了促进作用,这是国人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运用 AHP方法对产业结构给予量化,运用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 Causal Relationship Test)来分析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从实践角度对上述问题给出判断。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上述命题是不成立的。最后,本文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得到三点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春艳  孔凡超  
本文结合我国199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静、动态空间Durbin模型研究技术创新、模仿创新以及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传导机制。研究表明,相比静态模型,动态空间Durbin模型中长期效应(绝对值)明显要大,且短期直接效应要显著小于长期直接效应。总体来说,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有利于本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且存在长期空间溢出效应。与之相反,模仿创新能够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且长期正向溢出效应明显。此外,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影响作用不仅取决于本身,还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程度相关。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维柏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存在着农业基础不稳,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总量不足,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差,资源消耗偏高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包括产业转换缺乏强有力的需求和资金支持,资源短缺和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产业转换和升级的动力不足等。为此,要加强产业发展规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用高科技改装传统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艺瑄  熊晓轶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测算数字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并利用直接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效应,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直接效应比较显著,且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对此,我国应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拓宽中介效应渠道,以助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薇  
通过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高;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以上结论,文章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本身及其各维度等方面,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从而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凤祥  张伟  
通过选取2006~2014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系数进行了测算,并分析环境规制、民间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民间投资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环境规制也显著促进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分区域来看,民间投资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区域性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民间投资的影响为负,中西部地区为正;东部和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影响为正,而西部地区影响甚微。此外,研发投入、贸易、财政支出等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也产生影响。同时,由于我国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未能为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本支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凤祥  张伟  
通过选取20062014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系数进行了测算,并分析环境规制、民间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民间投资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环境规制也显著促进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分区域来看,民间投资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区域性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民间投资的影响为负,中西部地区为正;东部和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影响为正,而西部地区影响甚微。此外,研发投入、贸易、财政支出等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也产生影响。同时,由于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泳泽  刘冉  杨晓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应从加大要素投入向结构效率提升转变。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总结出生产要素再配置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分工专业化效应三个机制。并采用静态和动态的面板模型,以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工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结构升级为主要变量,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升级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起反作用。由此,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小娟  胡安萍  
以1996~2011年的工业面板数据为样本,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工业结构高级化的衡量指标,运用FMOLS方法分别实证检验了外源技术引进对我国整体及各部门工业结构高级化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口技术溢出对我国整体工业结构高级化影响效果最为显著,并随着各工业部门技术水平的提高外溢效应越强;直接技术引进对整体工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效果弱于进口技术溢出,且对各部门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受到各部门技术水平的限制;外资技术溢出对我国整体工业结构高级化具有负向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