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6)
2023(5661)
2022(4834)
2021(4697)
2020(3985)
2019(9082)
2018(9220)
2017(16941)
2016(9667)
2015(11183)
2014(11808)
2013(11491)
2012(10972)
2011(9614)
2010(10249)
2009(9755)
2008(10273)
2007(9697)
2006(8800)
2005(8301)
作者
(29555)
(24468)
(24265)
(23585)
(15758)
(11940)
(11285)
(9436)
(9348)
(9187)
(8410)
(8329)
(8039)
(7846)
(7743)
(7454)
(7417)
(7290)
(7268)
(7086)
(6337)
(6182)
(5983)
(5851)
(5676)
(5595)
(5416)
(5333)
(5095)
(5072)
学科
(38576)
经济(38522)
管理(34448)
(33433)
(28980)
企业(28980)
方法(15464)
(13214)
技术(13081)
数学(12682)
数学方法(12368)
中国(10955)
(10866)
(9356)
(9348)
财务(9315)
财务管理(9280)
企业财务(8819)
理论(8564)
(8506)
业经(8325)
农业(7308)
(7146)
贸易(7138)
(6980)
银行(6963)
(6952)
技术管理(6851)
教育(6781)
(6562)
机构
学院(144190)
大学(143313)
(55054)
经济(53502)
管理(51032)
研究(47950)
理学(41762)
理学院(41313)
管理学(40318)
管理学院(40063)
中国(38644)
(31516)
(29012)
科学(28808)
(25725)
(25425)
中心(22734)
研究所(22299)
(22272)
财经(21623)
北京(20831)
(20621)
(19720)
师范(19525)
业大(19285)
(19217)
技术(18967)
(17388)
农业(17082)
(16942)
基金
项目(80641)
研究(61822)
科学(61602)
基金(55006)
(47308)
国家(46831)
科学基金(39376)
社会(35882)
社会科(33828)
社会科学(33814)
(32619)
教育(29992)
基金项目(28147)
编号(26955)
(26734)
自然(24989)
自然科(24433)
自然科学(24429)
资助(24162)
自然科学基金(23958)
成果(23799)
课题(19435)
重点(18247)
(17555)
(16997)
(16704)
项目编号(16687)
(16374)
(16272)
创新(15862)
期刊
(72182)
经济(72182)
研究(47774)
中国(35996)
(25910)
教育(24081)
管理(22148)
学报(22045)
(21373)
科学(19498)
技术(17743)
大学(17086)
(15955)
金融(15955)
学学(15579)
农业(14163)
财经(11377)
业经(10823)
经济研究(10107)
(9947)
图书(9562)
技术经济(9387)
问题(9250)
(9067)
国际(8397)
(8359)
论坛(8359)
财会(7972)
职业(7670)
科技(7376)
共检索到244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子华  梁锡康  陈洁  张群孝  周国钧  
技术引进是一项复杂的、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管理过程。技术引进项目可包括技术、设备、仪器和机器等。一般技术引进程序包括申请审批、筹集资金、技术论证和可行性评价等。经济效益是技术引进论证的重要原则之一。目前采用的方法不少,如费用效率、投资回收期法、寿命周期费用换算法、受益指数评价法和线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光泗  徐翔  
二次创新是实现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重要环节,中国引进技术二次创新投入低下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基于产品垂直创新内生增长理论,文章构建了二次创新的内生决定模型,讨论了技术引进选择、市场结构、企业研发效率等因素对二次创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1998~2004年我国30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加大引进技术二次创新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浩  
本文利用专利竞赛模型 ( patent race) ,探讨技术引进及其二次创新活动中技术引进费用与自身应用性研发投入的关系以及二次创新速度和市场均衡时参与该竞赛的厂商数目的决定。同时也分析了研发外溢效应对模型的冲击。文章的主要结论是 :技术引进与自身应用性研发投入是互补抑或替代关系需视两者相对大小而定。双方的关系呈现阶段性变化。此外 ,随外溢效应的增强 ,整个参与竞赛的厂商数目和厂商应用性研发投入水平均趋于下降 ,但是整个社会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速度却趋于加快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冠生  
最近,我们对上海市三十多家企业技术引进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少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之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仍然要花大量外汇向外购买原材料、辅助材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以下简称零部件),这不能不影响到引进技术的效果的企业的经济效益。仅举二个企业为例:上海刀片厂1980年引进了不锈钢刀片生产线,1986年引进了双层刀刨生产线,现在每年要用60—70万美元向外购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孔德堋  
近几年来,报刊上对技术引进开展了讨论,有关领导部门也组织研究了这个问题。但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认识尚未完全统一起来。这就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技术引进工作。笔者想对技术引进的概念谈一点看法。什么是技术引进?我认为廓清它的概念是政策的需要,是有实际意义的,不是学究式的争论。它将牵涉到一系列政策界限问题。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明哲 ,陈箭  
技术引进是实现技术进步的一条捷径。中日两国战后各自走出了不同的技术引进道路。一、中国的技术引进及战略中国从50年代起到80年代末,经过近40年的努力共引进技术(包括设备进口)15000多项,用汇约300亿美元。(一)技术引进概况中国的技术引进大致经历了五个不同阶段。①50年代为技术引进的初始阶段。主要从苏联和东欧各国引进技术和设备共450项,用汇27亿美元。其中成套设备引进约占用汇总额的90%以上。这一阶段,技术引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小伟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85年由国务院颁布实施以来,为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实践中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雪莲  奉公  
文章对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农业技术引进状况进行了系统考察,日本农业技术引进模式变化为盲目模仿→消化吸收→改造创新;与农业技术引进相对应,日本的农业发展也经历了从模仿先进农业技术到改良传统农业技术、再到形成自己的农业特色的过程。探讨了日本农业技术引进的管理制度,以水稻为例对作物良种引进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对日本引进农业技术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洪宝华  许质武  
技术引进是促进技术进步、发展国家经济、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捷径,这已经被世界各国技术引进实践充分证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广泛地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几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必须看到,在我国众多的引进项目中,有许多项目经济效益不好,没有很好地发挥技术引进的作用,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和浪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没有很好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等前期工作,特别是缺乏一套完整客观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连英  
技术贸易与一般商品贸易一样包括进出口两个方面,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贸易中是以技术引进为主的。技术引进包括软件引进、硬件引进以及智力资源的引进这样几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大受益于国际技术贸易。但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重复着一条路子:引进——使用——落后——再引进的低层次循环。所以,卫生行业如何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技术再出口,以卫生技术带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即实现行业技术引进良性循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探讨的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施炳发  
本文对我国高技术引进中的信息利用问题进行讨论,旨在使情报信息工作对我国高技术引进起到应有的参谋作用。高技术的引进与信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高技术转让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流动,即让信息通过一定的渠道,以一定的方式从转让方流入引进方。高技术引进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其中包括引进技术项目的选择、引进方式的选择、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引进技术政策的制定等。围绕着这一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技术信息和经济信息。掌握这些信息,分析利用这些信息,是高技术引进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论文的第三章,详细分析了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赵勇  杨水利  
中国技术引进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但仍存在忽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由于缺乏风险分担机制,引进技术时,企业倾向于引进成套设备,加上技术出口国对出口技术的限制政策,导致通过技术引进难以得到核心与关键技术,且由于科研机构与企业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普遍存在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足。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技术引进结构,必须完善资本市场,建立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和科研机构与企业技术合作机制,并重视引进技术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强技术的情报交流。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杜安  
党校图书馆自动化程度落后只发生在早期起步的部分馆 ,由此提出自动化二次建设论 ,同时分析落后的原因 ,提出实施的规划、步骤和注意事项。最后作者又得出“投资下第一件设备时 ,就意味着开始处于落后的境地”的观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长春  刘文革  
经济发展与技术引进──基于小岛模式之探讨黑龙江财政专科学校高长春,刘文革落后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不仅存在储蓄(投资)和外汇(外贸)两缺口,而且更明显地受技术短缺的困扰和制约。探讨经济发展与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要素内在规律,无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先莲  刘洪昆  唐小我  
引进技术本地化问题的探讨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黄先莲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与质量监督司刘洪昆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唐小我一、引言当今世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靠本国的技术力量在各个领域领先,就连世界上最大的技术输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