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8)
2023(3563)
2022(2939)
2021(2562)
2020(2293)
2019(5005)
2018(4910)
2017(10235)
2016(5116)
2015(6114)
2014(5992)
2013(6147)
2012(5868)
2011(5252)
2010(5178)
2009(4702)
2008(4591)
2007(4120)
2006(3423)
2005(2949)
作者
(15002)
(12756)
(12529)
(11940)
(8462)
(6101)
(5697)
(4927)
(4831)
(4580)
(4410)
(4362)
(4034)
(4003)
(3996)
(3964)
(3776)
(3767)
(3739)
(3629)
(3224)
(3191)
(3090)
(2863)
(2816)
(2807)
(2784)
(2723)
(2510)
(2509)
学科
(32056)
经济(32030)
(23234)
管理(21251)
方法(21066)
数学(19949)
数学方法(19900)
(19436)
企业(19436)
技术(11765)
(7704)
技术管理(6915)
(6204)
中国(6172)
(5828)
贸易(5827)
(5667)
(5270)
财务(5259)
财务管理(5247)
企业财务(5090)
业经(5043)
农业(4699)
地方(4190)
(4068)
金融(4068)
(3852)
(3581)
银行(3574)
产业(3556)
机构
大学(84020)
学院(82932)
(41155)
经济(40611)
管理(36826)
理学(32771)
理学院(32556)
管理学(32289)
管理学院(32131)
研究(23381)
(17576)
中国(17444)
(16017)
财经(15013)
经济学(14028)
(13894)
经济学院(13048)
科学(11806)
中心(11479)
财经大学(11399)
(11393)
业大(11114)
商学(10830)
商学院(10766)
(10570)
(10467)
经济管理(10464)
北京(9748)
研究所(9375)
(8827)
基金
项目(58186)
科学(47688)
基金(45024)
研究(42728)
(38281)
国家(38031)
科学基金(34062)
社会(30078)
社会科(28934)
社会科学(28929)
基金项目(23789)
(21874)
自然(21145)
自然科(20736)
自然科学(20734)
教育(20522)
自然科学基金(20414)
资助(19081)
(18127)
编号(15567)
(14599)
国家社会(13408)
(13288)
教育部(13253)
重点(12869)
人文(12852)
创新(12512)
(11965)
成果(11703)
(11486)
期刊
(37097)
经济(37097)
研究(22805)
(13468)
管理(13144)
中国(12870)
技术(10597)
学报(10471)
科学(10432)
大学(8687)
财经(8463)
学学(8326)
(7957)
(7774)
金融(7774)
(7190)
技术经济(7075)
经济研究(6741)
教育(6073)
农业(5569)
问题(5134)
业经(4953)
(4953)
统计(4946)
(4930)
科技(4769)
商业(4174)
决策(4068)
理论(3888)
(3843)
共检索到112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陵  
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则主要来源于国内自主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要使技术引进成为摆脱目前经济困境的手段和经济长期有效发展的源泉,就不仅要正确理解技术引进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技术引进的运行规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司春林  
当今世界,国家或地区之间技术转移日益频繁,规模日益扩大。对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国外技术,已成为实现工业化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国外技术,并加以吸收,消化以至改进,目的也是为了摆脱许多产业技术落后的状况,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同样是引进和利用国外技术,情况都可能各有不同。造成不同效果的某些原因,可以结合技术转移与学习过程来加以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晔  王国海  
技术引进是企业快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在我国企业技术引进中,地方政府主导企业技术引进活动,引进企业与技术输出方目标完全不一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总体利益存在冲突。各利益相关主体相互多重博弈的结果使地方政府处于博弈的核心地位,因此,为企业能够合理引进技术,应构建新型的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努力限制技术输出方的非合作博弈行为,通过制度创新改变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令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积极地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促进了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关于技术引进的内涵,目前尚无统一的看法。本文把引进制造某种产品(或掌握某种方法)的知识称为狭义的技术引进,把引进制造某种产品的设备称为设备引进,广义的技术引进包括这两大部分。狭义的技术引进,即技术软件的引进,它包括研究、设计、工艺、制造、操作、装配和维修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或技术成果,主要表现为专利和专有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太才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许多技术,这些引进就总体来讲,对我国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但其中有一部分技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事与愿违。其原因一方面体现在宏观管理不善,另一方面体现在引进单位和引进工作者在技术方案的选择工作上出现失误,这里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而最主要的是由于没有一种相当科学合理的适合于引进技术的专门的优选方法可循。因此笔者在本文试图探求一种尽量符合上述要求的“技术引进方案的优选方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少平  
一、技术引进的概念分歧及其分析要搞好技术引进工作,首先要统一认识。但目前对技术引进的概念尚存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引进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专利许可证交易进行技术转让,单纯机器设备的进口不属于技术引进。另一种意见认为:无形的生产技术知识的购买与有形的、凝结着先进技术的机器设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端直  刘东  
浅论技术引进四川联合大学刘端直,刘东一、技术引进意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于自身的科研成果和技术革新,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内外技术交流,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已使一些领域的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牛文育  
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牛文育(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管理系)一、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一国的经济发展,从量上来说是经济总值的增长,从质上来说,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协调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弱在于其产业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江海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都开展了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技术引进,有的国家取得了很大成就,迅速发展了本国经济,增强了技术实力,如日本、巴西、南朝鲜等。但许多国家花费了高昂的代价引进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并没有发挥良好效果,反而往往因重复引进导致生产能力过剩,或与国内产业不配套使引进技术设备大量闲置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维誉  袁滨  黄家祥  余沛荣  林明中  项守梁  
一、技术引进的基本情况在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近几年来,广西的技术引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它以城市为主,形式多样,遍及各行业,以轻工、纺织、电子业为主,重工业为次,农牧业比重较小。引进技术主要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而以日本、西欧、美国为主。从引进的技术情况看,比较先进的占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闻雯  胡登峰  胡成宝  
针对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关系结论的不一致,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选取1999—2008年工业统计数据从定量角度检验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引进不是技术进步的直接原因,技术进步对技术引进有促进作用;运用Engle-Granger协整关系检验法实证检验,得出技术引进与我国工业技术进步之间没有长期共同发展趋势的结论。技术进步刺激国家引进技术,就长期发展而言,应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提高技术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