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6)
- 2023(16721)
- 2022(14160)
- 2021(13020)
- 2020(11338)
- 2019(25857)
- 2018(25612)
- 2017(49457)
- 2016(26617)
- 2015(29938)
- 2014(29823)
- 2013(29707)
- 2012(27200)
- 2011(24241)
- 2010(24448)
- 2009(22920)
- 2008(23007)
- 2007(21090)
- 2006(18364)
- 2005(16184)
- 学科
- 济(116880)
- 经济(116758)
- 业(108785)
- 企(91369)
- 企业(91369)
- 管理(90486)
- 方法(56470)
- 农(48324)
- 数学(47066)
- 数学方法(46573)
- 财(36153)
- 业经(35140)
- 农业(31922)
- 中国(27834)
- 务(25431)
- 财务(25377)
- 财务管理(25333)
- 技术(24880)
- 企业财务(24062)
- 制(23202)
- 贸(20989)
- 贸易(20979)
- 地方(20614)
- 易(20396)
- 理论(19588)
- 策(19184)
- 和(18930)
- 划(18403)
- 学(17964)
- 体(16957)
- 机构
- 学院(386040)
- 大学(378217)
- 济(163100)
- 经济(159889)
- 管理(159288)
- 理学(137776)
- 理学院(136533)
- 管理学(134540)
- 管理学院(133822)
- 研究(116961)
- 中国(92836)
- 京(76827)
- 财(76100)
- 农(71650)
- 科学(69725)
- 财经(60484)
- 江(59172)
- 业大(58130)
- 所(57773)
- 中心(57150)
- 农业(55275)
- 经(54939)
- 研究所(51826)
- 经济学(48869)
- 北京(47281)
- 州(46335)
- 范(45177)
- 师范(44711)
- 经济学院(44510)
- 财经大学(44384)
- 基金
- 项目(255135)
- 科学(203541)
- 研究(188513)
- 基金(186815)
- 家(160677)
- 国家(159226)
- 科学基金(139706)
- 社会(121875)
- 社会科(115498)
- 社会科学(115466)
- 省(102106)
- 基金项目(99339)
- 自然(90011)
- 自然科(88028)
- 自然科学(88007)
- 教育(86867)
- 自然科学基金(86524)
- 划(83790)
- 编号(76913)
- 资助(75656)
- 成果(60105)
- 创(57848)
- 部(57282)
- 重点(56411)
- 发(54742)
- 创新(53377)
- 课题(51743)
- 国家社会(50283)
- 业(50257)
- 教育部(49655)
- 期刊
- 济(181102)
- 经济(181102)
- 研究(107481)
- 中国(73392)
- 农(70308)
- 财(62645)
- 管理(60987)
- 学报(53805)
- 科学(52881)
- 农业(47561)
- 大学(42304)
- 学学(40445)
- 技术(38756)
- 融(36569)
- 金融(36569)
- 教育(35444)
- 业经(35232)
- 财经(30141)
- 经济研究(27392)
- 业(26267)
- 经(25885)
- 问题(24388)
- 技术经济(22912)
- 统计(19294)
- 策(18862)
- 科技(18727)
- 商业(18633)
- 版(18571)
- 财会(18432)
- 世界(17968)
共检索到567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莉侠 吕国庆 贾磊
本文以上海农业企业为调查对象,在分析农业企业技术引进与企业绩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考察农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技术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外部技术及引进技术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均为正,技术吸收能力高的企业会比技术吸收能力低的企业获得更多的技术创新,创造更高的绩效。采用新技术对企业的增收效果越明显,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力度就越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光泗 沈坤荣
技术创新是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围绕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技术引进方式及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不同技术引进方式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专利专有技术引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与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强相关性,而采用合资合作生产方式的技术引进、硬件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存在弱的负相关性。吸收能力是制约技术引进技术外溢效应的核心变量,技术引进的创新绩效严重依赖于吸收能力的提高,否则国外技术引进将对本土创新产生严重替代,即所谓的"创新毁灭"效应。
关键词:
技术引进方式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侯广辉 张键国
基于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异质性效果的分析框架,引入吸收能力调节作用来揭示出现差异的原因及其受制条件。结果表明,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纵向关系资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横向关系资本则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知识应用能力正向调节纵向关系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扭转了其在不考虑吸收能力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格局。企业要时刻注重对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流程的优化来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否则,仅仅靠强化与政府的关系只会损害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娜娜 苏敏艳 郑慧凌 王紫红 高山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并购成为企业快速获取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对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尚未达成一致认识。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和Tobit经济计量模型,对国内医药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并购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并购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吸收能力对并购后创新绩效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在技术并购和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动态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在通过技术并购提升创新绩效时,需要注重吸收能力的提高和动态能力的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戚桂杰 张越 郭林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综合理论模型,对国内外86项独立实证研究、23807个独立样本进行了Meta检验,考察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r=0.466),且潜在吸收能力通过现实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产生作用;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呈现情境差异,企业所处行业类型、国家创新环境、技术转化环境和创新绩效衡量方式等因素调节二者间关系,但影响效果不尽相同。这表明,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会受到时间、空间、行业特征及绩效评价标准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戴勇 朱桂龙
在对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之后,提出三者的整合分析框架,以此作为本研究经验分析的理论支持。通过对94家广东企业的问卷统计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和吸收能力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吸收能力对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则存在着显著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调节效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红岩 蒋双喜 杨畅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外部知识获取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其中吸收能力被认为是企业创新赖以成功的主要因素。基于已有研究,本文运用135个针对企业的调查样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吸收能力三阶段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转化性和开发性学习阶段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显著影响,探索性学习对其影响不显著。鉴于外部因素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本文还加入环境动荡性这一调节变量,分析三阶段演化过程及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明确了这些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路径,对于正确理解吸收能力的阶段演化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瑞超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相对薄弱的吸收能力是制约FDI技术创新溢出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测算各省创新绩效的基础上,从外资异质的角度分析研究吸收能力对我国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双重作用,进入我国的FDI总体上不利于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吸收。港台外资虽有助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却不利于技术吸收,而欧美外资则反之;外资技术含量过高不仅难以吸收,而且会削弱本国自主创新能力;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相比,外商独资企业非但不利于内资部门技术吸收,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技术外溢。
关键词: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外资异质 系统GMM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翟瑞瑞 陈岩 姜鹏飞
对中国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数据库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内部并存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不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差异化影响;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能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吸收能力在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扮演着中介变量的作用且作用程度受外在情境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模式 创新绩效 吸收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王楠 孙可远
利用2014—2016年879家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数据,针对企业多种国际化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并突破传统资源观和学习观,验证企业吸收能力在国际化行为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及研发投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国际化行为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其中海外人才促进效果最强,海外出口次之,海外研发最弱。2.企业吸收能力在部分国际化行为与创新绩效间存在中介作用。3.研发投入在不同国际化行为与吸收能力间均存在调节作用,效果不同。
关键词:
国际化行为 创新绩效 吸收能力 研发投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建中 杜宪
构建了研发团队创新开放度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验证,揭示了研发团队创新开放度与团队创新绩效正相关作用、吸收能力的部分中介作用、创新氛围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窦红宾 王正斌
本文以企业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安通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0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网络强度、网络稳定性、网络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而网络的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吸收能力在企业外部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所以,企业应重视外部网络结构,提高自己的吸收能力,充分利用外部网络,获取更多信息和知识资源,实现创新绩效的提高。
关键词:
网络结构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亚平
笔者利用珠三角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重点考察吸收能力、知识溢出对本土供应商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溢出对供应商技术创新有明显促进作用;供应商的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和创新绩效有正向调节作用,即供应商的吸收能力不仅有利于其技术创新,而且强化知识溢出对其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隐性知识溢出在吸收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下,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更明显。此外,笔者对国内市场导向和出口导向型供应商进行了分组检验。
关键词:
吸收能力 知识溢出 创新绩效 本土供应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长峰
吸收能力理论被广泛用于研究复杂的组织现象,是技术创新、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产业经济与战略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指标,很多学者用该理论解释不同的企业创新绩效。本文首先回顾了相关文献,说明了吸收能力的基本内涵和模型。其次在企业网络的视角下,探讨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第三,总结了两个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的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最后,本文指出随着外部知识资源对企业创新重要性的增强,不能继续把知识作为一个已知的常量,要区分不同的知识属性是否对企业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傅利平 张出兰
文章在对我国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进行分析基础上,结合企业技术能力及知识演化相关理论,对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机理进行研究,并针对如何提高我国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技术能力 知识演化 消化吸收再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