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36)
2023(16999)
2022(14450)
2021(13492)
2020(11070)
2019(25117)
2018(24498)
2017(46680)
2016(25056)
2015(28032)
2014(27366)
2013(27033)
2012(25049)
2011(22691)
2010(22695)
2009(21307)
2008(21136)
2007(19001)
2006(16576)
2005(14846)
作者
(71707)
(60574)
(60227)
(57395)
(37992)
(29185)
(27186)
(23515)
(22603)
(21335)
(20691)
(20146)
(19022)
(18961)
(18856)
(18611)
(18111)
(17718)
(17409)
(17221)
(14942)
(14876)
(14633)
(13733)
(13679)
(13575)
(13385)
(13286)
(12244)
(12230)
学科
(107506)
经济(107408)
(76001)
管理(69622)
(53521)
企业(53521)
(51581)
方法(45630)
数学(40266)
数学方法(39918)
农业(34164)
中国(30421)
业经(27189)
(26839)
(21973)
(21611)
贸易(21603)
(21287)
(21127)
地方(20259)
技术(19410)
环境(18585)
(17090)
银行(17057)
(16383)
(16151)
财务(16117)
财务管理(16079)
(16076)
金融(16074)
机构
学院(362409)
大学(358132)
(156219)
经济(153310)
管理(136671)
研究(126347)
理学(118471)
理学院(117156)
管理学(115277)
管理学院(114606)
中国(97210)
科学(76676)
(76249)
(74509)
(68734)
(64118)
农业(59020)
中心(58642)
研究所(58389)
业大(57470)
财经(55299)
(53053)
(50533)
经济学(48888)
(47134)
师范(46694)
北京(46439)
(44487)
经济学院(44309)
(42128)
基金
项目(244143)
科学(193212)
研究(179348)
基金(179100)
(156879)
国家(155571)
科学基金(132664)
社会(117318)
社会科(111041)
社会科学(111009)
(94951)
基金项目(94599)
自然(83504)
自然科(81561)
自然科学(81537)
教育(80845)
自然科学基金(80139)
(79634)
资助(71704)
编号(71694)
成果(57480)
重点(55565)
(55312)
(54152)
(51653)
国家社会(49754)
课题(49248)
创新(48444)
教育部(47095)
科研(46793)
期刊
(172789)
经济(172789)
研究(103841)
(76857)
中国(70792)
学报(58459)
科学(55097)
(52460)
农业(52443)
管理(45296)
大学(44506)
学学(42435)
(34874)
金融(34874)
教育(34211)
业经(32625)
技术(30438)
经济研究(27538)
财经(27261)
(26254)
问题(23928)
(23590)
(19712)
世界(19246)
技术经济(18893)
(18720)
科技(17110)
资源(16977)
统计(16294)
经济问题(15764)
共检索到531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燕燕   黄森慰  
基于技术异质性视角将共同前沿分析框架与SBM模型相结合,构建共同前沿全局SBM模型测度2015—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借助无效率解构分析效率损失原因及改善潜力来源,并采用核密度估计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刻画其时空动态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与治理技术地区差异显著,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梯度特征;(2)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态势且内部差异趋于缩小;(3)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研究期内空间集聚格局并未发生剧烈变化,东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发展迅猛但带动作用有限,西部和东北地区长期处于低位,中部有较高水平突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燕燕   黄森慰  
基于技术异质性视角将共同前沿分析框架与SBM模型相结合,构建共同前沿全局SBM模型测度2015—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借助无效率解构分析效率损失原因及改善潜力来源,并采用核密度估计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刻画其时空动态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与治理技术地区差异显著,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梯度特征;(2)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态势且内部差异趋于缩小;(3)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研究期内空间集聚格局并未发生剧烈变化,东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发展迅猛但带动作用有限,西部和东北地区长期处于低位,中部有较高水平突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燕燕   黄森慰  
[目的]测度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并对其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旨在为中国各区域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制定提供量化支撑,进而助力快速有效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方法]基于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角度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非期望产出全局超效率EBM模型测度2007-202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利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刻画其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1)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有待提升且存在地区差异,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梯度特征。(2)研究期内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整体仍处于两极分化格局,且呈现“俱乐部趋同”现象。(3)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政府干预和工业化水平作为影响因素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结论]根据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制定政策措施,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率。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燕舞  
乡村治理的生活治理转向表明,国家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设定和擘划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实则是一体的,它们共同指向生活治理的现代化。农民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主要包括生活空间、生活观念和生活实践以及三者的互动。从对农民生活改造实践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对农民生活改造验收的考核督察机制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实践充分体现了国家治理深度介入农民日常生活与改造农民生活世界的逻辑。农民生活治理的现代化就是要通过国家治理手段实现农民生活世界中生活空间、生活观念和生活实践的现代化。它从改造农民的生活空间开始,并通过改造农民的生活实践,最终达到改造农民的生活观念的目的,从而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农民日常生活现代化,进而彻底实现农村现代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昕  王艳伟  郑善枫  黄宜  
长江经济带农村基础设施韧性对区域内农业产业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生态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探析农村基础设施韧性水平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进特征对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破解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农村基础设施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农村基础设施韧性水平,分析区域差异的变化,并探究其时空演变规律及未来转移趋势。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农村基础设施韧性水平逐年提升,且三个地区韧性水平呈现“上游<中游<下游”的空间分布格局;(2)农村基础设施韧性在研究期内总体差异变小,三个地区的地区间差异是长江经济带农村基础设施韧性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研究期间,农村基础设施韧性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各个省份之间具有较高的空间相关性,且邻接高水平省份有利于促进低水平省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玲   刘华涛  
随着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互动发展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但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居环境较差的现象,不仅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造成负面影响,也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近年来受到重视,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落实公共管理责任,本文从多层次视角出发,对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整治现状进行梳理,并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改进对策,以期能够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为实现我国美丽乡村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宇  原新  成前  
文章采用CLDS(2014)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对农民健康的影响。使用SF-8量表全面分析健康指标,制定人居环境指标。实证中考虑收入内生性,并对人居环境和收入对健康的影响进行比较,发现人居环境问题和收入都对农民健康影响显著,其中人居环境问题对健康影响更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祝凡   裴春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有良好的人居环境作为基础。有了优质的人居环境,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促进产业发展,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祝凡   裴春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有良好的人居环境作为基础。有了优质的人居环境,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促进产业发展,
关键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邹国良  刘娜娜  梁雁茹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基于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以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和农村居民为博弈主体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模式合作行为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分析了三方主体的初始意愿和政府规制对三方主体行为策略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规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模式合作博弈系统演化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政府对社会资本的补贴资助、投机罚金、合作奖励和政府对农村居民的参与奖励。(2)与提高地方政府对社会资本的补贴资助力度和惩罚力度相比,提高地方政府的激励规制初始意愿更能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项目的顺利落地实施。(3)农村居民参与PPP项目的初始意愿的提升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参与收益。最后,为促进PPP模式在农村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可持续改善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秀玲  陈燃  刘晓静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构建中国工业产品双循环指数测算体系,测算了2015—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工业产品双循环指数并研究工业产品双循环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各省份工业产品双循环指数的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产品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以外循环为辅,内循环在波动中趋于加强;各地区工业产品内循环指数呈现东北高、西北和东南低的特征,外循环指数呈现东北低、西北和东南高的特征;各省份双循环指数的空间集聚特征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荣  张志国  
利用1993~2009年CHNS的6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计算中国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并采用统计分析和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的整体变动趋势及其动态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家庭整体脆弱程度呈不断下降趋势;贫困脆弱状态是一种暂时性贫困脆弱状态,并且脱离贫困脆弱与进入贫困脆弱现象并存;脱离贫困脆弱和进入贫困脆弱均呈现状态依赖性,在脆弱线附近群体更容易进入和脱离贫困脆弱;贫困脆弱群体的不同阶层脱离贫困脆弱后,大部分家庭进入非贫困脆弱群体的阶层有所差别,非贫困脆群体的不同阶层进入贫困脆弱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丽梅  刘振滨  许佳贤  郑逸芳  
基于福建省南平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农村427户农民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收入水平农户改善生活环境愿望的强烈程度、环境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差异,为更有效地开展水源地保护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依据。调查表明,村庄到县城的距离是影响不同收入层次农户对农村环境治理效果评价的共同因素。村庄类型、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年龄、政策支持、环境政策执行评价、村委组织动员评价、农村环境治理参与的重要性以及参与方式对部分收入组别的农户评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应强化基层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承上启下功能,构建开放、参与和合作的农村环境多元社会共治格局,并建立以农户需求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梅玲  陈少晖  
文章基于我国2013—2020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综合测度,揭示其时序变化和空间差异特征,并通过分解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影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2013—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效率总体有所提升,但总体未实现有效配置;从空间分布看,不同省份的医疗卫生资源效率存在差异,相较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效率最高,其次为中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结合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结果发现,主要是医疗设备和人才的不足制约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效率提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演化上看,东中部地区较为平稳,西部地区受政策、环境等影响,变动较大。建议强化医疗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大西部地区医疗投入,优化东中部地区配置效率;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协作,平衡区域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荣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基础,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持续动力。本文探究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背后的原因,然而,经过分析发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示范推广体系不健全以及整治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切实强化顶层设计、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技术与模式的创新、完善人居环境整治机制等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量以及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