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7)
- 2023(13117)
- 2022(11496)
- 2021(10572)
- 2020(8908)
- 2019(20269)
- 2018(20221)
- 2017(39195)
- 2016(21180)
- 2015(23722)
- 2014(23767)
- 2013(23615)
- 2012(21605)
- 2011(19185)
- 2010(18966)
- 2009(17138)
- 2008(16746)
- 2007(14653)
- 2006(12512)
- 2005(10762)
- 学科
- 济(88272)
- 经济(88181)
- 管理(62163)
- 业(60850)
- 企(51933)
- 企业(51933)
- 方法(43391)
- 数学(36746)
- 数学方法(36240)
- 农(22139)
- 中国(20921)
- 业经(20774)
- 财(20299)
- 学(19949)
- 技术(18779)
- 地方(17950)
- 理论(15819)
- 农业(14996)
- 和(14409)
- 制(14062)
- 贸(13925)
- 贸易(13920)
- 务(13598)
- 财务(13528)
- 财务管理(13504)
- 易(13488)
- 产业(13480)
- 环境(13248)
- 企业财务(12889)
- 划(11894)
- 机构
- 大学(304289)
- 学院(303020)
- 管理(123199)
- 济(118799)
- 经济(116229)
- 理学(107887)
- 理学院(106711)
- 管理学(104754)
- 管理学院(104214)
- 研究(98974)
- 中国(69983)
- 京(64407)
- 科学(63625)
- 财(51397)
- 所(49379)
- 农(49097)
- 业大(47545)
- 研究所(45503)
- 中心(44572)
- 江(42733)
- 财经(42622)
- 北京(40239)
- 范(40052)
- 师范(39673)
- 经(38825)
- 农业(38774)
- 院(36044)
- 经济学(35396)
- 州(35068)
- 技术(33131)
- 基金
- 项目(215614)
- 科学(170060)
- 基金(156744)
- 研究(155553)
- 家(136961)
- 国家(135888)
- 科学基金(117227)
- 社会(98169)
- 社会科(93293)
- 社会科学(93267)
- 省(85000)
- 基金项目(83601)
- 自然(77230)
- 自然科(75476)
- 自然科学(75461)
- 自然科学基金(74121)
- 划(71191)
- 教育(70887)
- 资助(64655)
- 编号(62292)
- 成果(49528)
- 重点(47985)
- 部(47086)
- 发(45903)
- 创(45346)
- 课题(42700)
- 创新(42289)
- 科研(41215)
- 国家社会(40194)
- 教育部(40178)
- 期刊
- 济(123551)
- 经济(123551)
- 研究(85096)
- 中国(53044)
- 学报(50089)
- 科学(46130)
- 管理(44451)
- 农(43638)
- 大学(37605)
- 财(37409)
- 学学(35513)
- 教育(33554)
- 农业(31185)
- 技术(28439)
- 业经(20815)
- 融(20656)
- 金融(20656)
- 财经(20197)
- 经济研究(19867)
- 经(17297)
- 科技(16758)
- 图书(16680)
- 技术经济(16634)
- 业(16238)
- 问题(16190)
- 理论(14373)
- 统计(14223)
- 版(14143)
- 现代(13483)
- 实践(13296)
共检索到423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钟廷勇 周磊 安烨
技术效率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源泉,由于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测度方法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测量方法面临无法处理技术异质性问题,一方面导致估计的技术效率偏大;另一方面无法进行跨区域、行业比较。通过总结当前国内外关于技术效率衡量的方法,将技术异质性纳入技术效率测度框架,并考虑空间交互影响。
关键词:
技术异质性 文化产业 技术效率 效率测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惠 王树乔 李小聪
运用DEA-BCC模型测算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村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水平,进而引入空间计量经济学对技术效率的空间异质性和地区收敛性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研究表明:我国绝大部分省区农村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处于非DEA有效状态;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存在低值集聚现象(Low-Low)和全域空间正相关性;在考虑地理空间因素的前提下,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绝对β收敛不明显,加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控制变量之后显示存在条件β收敛,地理效应对农村文化产业效率收敛产生正向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群 邱玉兴 王丹丹
以37家文化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样本内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在2010—2014年间融资效率较高,所受融资约束有限;提升上市公司市价和前一期的融资效率有利于提高公司本期的融资效率,目前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不利于提高公司融资效率;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降低负债率能改善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约束但不显著,企业规模扩大会显著改善融资效率约束,大股东减少持股不利于改善融资效率约束但不显著。基于此,提出政府建立登记、评估和管理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资产的统一标准,鼓励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重组等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宝琪
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为决策单元,运用DEA-BCC模型从省域层面对2012—2019年区域文化产业效率空间异质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用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区域文化产业效率整体偏低且不稳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全省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效率差异显著;全省区域文化产业效率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呈东高西低格局分布,京广铁路线为效率高低分异主轴线;规模效率呈现“以高值区为本底,以中、低值区为点缀”的空间分布格局,高值区连片分布,中值区和低值区点缀其间或散布于其外围。资源禀赋、政策支持对其空间异质性影响为负且显著,市场需求影响为负但不显著,经济水平、信息化程度、科技水平、人力资源开发等因素影响为正且显著,资本投入影响为正但不显著。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产业效率 空间分异 河南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廷勇 安烨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文化、科技和创新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整个经济发展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对其技术效率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构建技术时变的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98~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效率整体水平不高,效率损失约为37.1%,但随时间呈小幅上升趋势;技术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东部的技术效率最高,并且区域间技术效率出现收敛趋势;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与技术效率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资本、信息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对技术效率具有积极作用,而人力资本增加了技术无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乐祥海 陈晓红
运用随机前沿中的CSSW、CSSG和KSS模型,对中国文化企业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与传统的BC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由于在内生性及技术非效率项处理上的完备性,KSS模型是目前测算中国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相对准确的模型;资本投入在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增长的进程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中国文化产业技术效率仍处于低下水平。中国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水平的波动趋势可以分为三段:2001-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水平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04-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水平呈现下降趋势,2009-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水平扭转下降的局面,显示出了强劲的上升趋势。
关键词:
随机前沿分析 文化产业 技术效率 内生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席艳玲 吉生保
利用2004-2011年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法对产业集聚与产业成长关系的研究表明:一般技术产业集聚同产业成长呈"倒U"型关系,部分省市已呈现出过度集聚状态;高技术产业集聚同产业成长则近似于正相关;一般技术产业仍可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促进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则更多的需要通过内在的技术升级来促进产业发展。
关键词:
技术异质性 产业集聚 产业成长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肖仁桥 陈忠卫 钱丽
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区域间创新水平存在差距,且可分解为5大高技术行业。传统研究关注区域间效率差异,并未考虑区域间技术异质性和区域内行业并联等特征,整体提升产业创新效率有赖于区域技术差距缩小和各行业效率同步提升。基于此,探讨异质性技术视角下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机制。考虑东、中、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异质性,利用共同前沿理论,在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下构建并联网络DEA模型,测算分析2007年至2015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和区域间技术差距,并对无效率值进行生产技术差距无效和管理无效分解以及行业无效率分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璘琳
基于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面板数据,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并探讨产业性质对创新绩效提升企业价值作用路径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创新绩效与市场业绩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企业创新绩效会推动市场业绩增长,反之,持续良好的市场业绩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有益于创新绩效的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和市场业绩共同作用,显著影响企业价值。产业性质不会改变创新绩效和市场业绩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影响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正相关性,但作用路径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应结合产业性质合理配置资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打造企业核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慧源
囿于传统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范式,多数研究缺乏对文化产业集聚过程中相关多样性和行业异质性等微观机制的探讨。融合演化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文章构建了一个多学科的文化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基于江苏13个地级市2007-2011年分行业数据,实证研究了这些因素对文化产业集聚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1)文化遗产资源和创意资源对江苏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2)供应商专业化与相关多样性是推动江苏文化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相对而言后者所起的作用更为关键;(3)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兴文化产业在集聚因素影响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反向关系。研究结论凸显了产业特性在文化产业集聚过程中所起的重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韧 李志伟
金融效率会制约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点。但现有对金融体系的效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产业传导的研究仍存在诸多观点分歧。从金融体系"投入-产出"出发,基于中国2008—2016年分省面板数据,通过对金融技术效率的整体测算和结构分解,在此基础上对其异质性特征与形成传导机制进行相应的统计计量,研究发现:(1)改善金融技术效率的关键在于增强金融体系对金融制度改革与金融技术创新的实际吸收利用能力;(2)提升金融技术利用效率的关键又在于整体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包括经济主体多元化、促进产业集聚、加速产业升级、扩大市场开放、鼓励科技创新;(3)金融技术效率改善有助于缓解工业部门的融资约束并提升其投资效率,是推动工业部门降成本、去杠杆、增效率的关键;(4)民营经济发展则对上述机制存在门槛效应,有助于促进金融效率改善到产业效率提升的正反馈循环。综合上述逻辑传导,在金融供给侧改革和工业部门转型升级的政策实践中,应当以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核心抓手,依托整体性市场化改革推动金融技术效率尤其是金融技术利用效率的提升;依托金融体系的投入产出效率提升来推动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双红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3-2017年间我国文化产业三大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业三大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行业异质性,文化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最高,其次是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与零售业最低;三大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因素有明显的异质性,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主要依赖技术进步,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则受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共同制约;文化产业的三大子行业表现出不同的区域差异,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在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东部地区,文化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则呈现明显的东、中、西梯度差异。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行业异质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婉怡 方永恒
基于文化产业微观主体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核密度估计、最邻近指数等方法,分析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藏羌彝走廊文化企业分布不均,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表现出"自西向东""南北发散"的递增态势;(2)藏羌彝走廊在空间上主要以"枢纽城市"为单一集聚点,部分枢纽城市呈现多辐射集聚的特征;(3)通过对比五大枢纽城市发现,藏羌彝走廊东部地区核心城市在文化企业空间集聚过程中所起的辐射作用明显大于西部地区,且集聚强度越高的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越明显;(4)异质性文化企业主要呈现"小集聚,大分散""大集聚,小分散""规模不等集聚连绵区""规模相似连片集聚区"等4种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康淑娟
将创新价值链分解为知识创造、技术吸收和成果转化三阶段,结合行业异质性和价值链环节的差异,运用SFA修正的三阶段DEA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17个子行业的三个创新价值链环节的创新效率。高技术产业技术吸收阶段创新效率偏低而同时处于价值链首尾两端的知识创造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受更易受环境影响出现了虚高的情况,在创新活动中技术因素发挥主导作用,规模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技术吸收阶段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高于知识创造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要素存在行业间不均衡性,创新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结构不均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钟廷勇 周磊 安烨
通过采用三阶段DEA-Malmquist面板模型,本文对1999-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地区间和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且波动率较大;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变为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中纯技术效率持续恶化,规模效率得到了初步改善;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大的地区间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最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政府扶持力度、城市化进程和初始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生产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各细分行业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