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2)
- 2023(16809)
- 2022(14362)
- 2021(13471)
- 2020(11444)
- 2019(25637)
- 2018(25608)
- 2017(48918)
- 2016(26561)
- 2015(30229)
- 2014(29516)
- 2013(28818)
- 2012(26526)
- 2011(23842)
- 2010(23914)
- 2009(22293)
- 2008(22310)
- 2007(19958)
- 2006(17710)
- 2005(15795)
- 学科
- 济(99932)
- 经济(99794)
- 管理(90479)
- 业(85505)
- 企(75254)
- 企业(75254)
- 方法(44634)
- 数学(37188)
- 数学方法(36668)
- 财(30837)
- 中国(27457)
- 农(26171)
- 制(25593)
- 业经(25500)
- 技术(23870)
- 学(22581)
- 务(20235)
- 财务(20154)
- 财务管理(20114)
- 理论(19866)
- 企业财务(19100)
- 银(18380)
- 银行(18329)
- 地方(18171)
- 贸(17936)
- 贸易(17922)
- 体(17607)
- 易(17425)
- 行(17381)
- 农业(17167)
- 机构
- 大学(378129)
- 学院(375024)
- 管理(151593)
- 济(144897)
- 经济(141566)
- 理学(130436)
- 理学院(128994)
- 管理学(126771)
- 管理学院(126066)
- 研究(120874)
- 中国(92045)
- 京(81363)
- 科学(74408)
- 财(70852)
- 所(60013)
- 江(56448)
- 农(56439)
- 中心(55646)
- 财经(55555)
- 业大(54395)
- 研究所(54024)
- 北京(51535)
- 经(50343)
- 范(49247)
- 师范(48804)
- 州(45740)
- 院(43991)
- 农业(43907)
- 经济学(42555)
- 财经大学(41155)
- 基金
- 项目(251748)
- 科学(198786)
- 研究(186549)
- 基金(182475)
- 家(157946)
- 国家(156585)
- 科学基金(135809)
- 社会(117270)
- 社会科(110998)
- 社会科学(110970)
- 省(98661)
- 基金项目(96422)
- 自然(87954)
- 教育(86460)
- 自然科(85952)
- 自然科学(85933)
- 自然科学基金(84444)
- 划(82264)
- 编号(76703)
- 资助(74467)
- 成果(62965)
- 重点(55650)
- 创(55532)
- 部(55232)
- 课题(52454)
- 发(52082)
- 创新(51191)
- 制(48803)
- 项目编号(48679)
- 国家社会(47848)
- 期刊
- 济(162304)
- 经济(162304)
- 研究(111529)
- 中国(78746)
- 管理(59085)
- 学报(58971)
- 财(57412)
- 科学(53414)
- 农(51168)
- 教育(47320)
- 大学(45102)
- 学学(41887)
- 技术(35711)
- 农业(35166)
- 融(33277)
- 金融(33277)
- 财经(27613)
- 业经(26336)
- 经济研究(25308)
- 图书(23649)
- 经(23584)
- 科技(20094)
- 问题(19921)
- 技术经济(19448)
- 理论(19150)
- 业(18993)
- 版(17702)
- 实践(17549)
- 践(17549)
- 现代(16822)
共检索到563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宛秋 高雅 王芳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对2007—2019年中国37个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实证检验技术并购对于行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和效果,以及信息技术赋能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技术并购作为行业创新价值链上重要的外部资源导入方式,对行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技术创新绩效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信息技术赋能正向调节创新价值链中技术并购与行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及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研究结果在行业层次上从技术资源外部导入的视角为创新价值链的研究,并为通过技术并购和信息技术赋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范建红 麻翼凡 崔文卉
依据价值链理论,在将供应链整合划分为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供应链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制造企业信息技术水平的调节作用和供应链敏捷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技术水平正向调节了客户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供应链敏捷性在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影响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厘清了供应链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为制造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进行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出了管理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严爱玲
技术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技术并购企业的创新价值链模型以技术并购、创新价值链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以技术知识获取、创新产出和利益相关者价值实现为重要环节,揭示了技术并购企业的创新价值增值过程,并以上汽并购南汽为例进行了简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志文 吴先明
以两家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成功实现技术创新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在创造性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过程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建立了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并购选择能力通过驱动跨国并购的开展而构建技术创新的起点;并购识别能力通过识别技术资产并促进并购实施而奠定技术创新的基础;并购重构能力通过重构创造性资产而保障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指出: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从3个维度作用于跨国并购的全过程,而目标企业的创造性资产是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对企业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先明 张雨
本文选取2001-2011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海外并购与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并验证了制度距离的双重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第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有效提升了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第二,国家间的制度距离对海外并购与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第三,对国家的分组检验显示,在成熟市场,海外并购对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制度距离对二者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在新兴工业化市场,海外并购有效提升了产业技术创新绩效,但制度距离对二者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在新兴市场,制度距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第四,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分组检验显示,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对产业技术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国有企业中,制度距离对二者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在民营企业中,制度距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这表明制度距离的调节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较大的制度距离会限制或阻碍海外并购创新绩效的实现过程;另一方面,较大的制度距离蕴含着更多创新机会,促进海外并购创新绩效的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则仁 刘志雄
以2015-2019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注意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不确定性有利于创新注意力、创新绩效提升,创新注意力在环境不确定性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创新注意力的中介效应因环境不确定程度高低而存在差异,这一中介效应在高环境不确定情境下不再显著。此外,政府补助在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注意力关系中未发挥"杠杆作用"。该结论揭示了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可为企业与政府提供相关管理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岳金桂 于叶
以动态能力观为基础,探究了转型经济环境下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商业化绩效的作用,以及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在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技术商业化绩效间的调节作用。基于我国16个省市目标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技术机会识别能力、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变革能力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商业化绩效;环境动态性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技术商业化绩效关系具有部分调节作用,其中,技术动态性显著削弱了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与技术商业化绩效的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厚宾
新兴市场企业跨国并购以图实现迅速提升创新能力战略的关键环节是并购整合。本文以2011-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为样本,实证分析跨国并购整合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整合资源基础理论和制度理论考察资源互补性与文化距离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结构性整合与创新绩效显著负相关,目标企业自主性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当资源互补性较高时,结构性整合对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更强,目标企业自主性对创新绩效的促进效应更大;在文化距离较大的情况下,结构性整合对创新绩效的消极影响更强,目标企业自主性对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更大。本文揭示跨国并购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对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羽琦 谭春平 章家燕
常态化资源紧缺及全球供应链危机下,企业如何利用节俭式创新突破资源约束已引起广泛关注。在嵌入多团队系统协作情境下,对75个单团队和25个多团队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基于多团队系统理论和社会身份认同理论,探讨交互记忆系统对单团队和多团队系统节俭式创新的影响,并纳入边界管理者身份认同,探究节俭式创新由单团队向多团队系统跨层次聚合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交互记忆系统对单团队和多团队系统节俭式创新均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单团队的节俭式创新是多团队系统节俭式创新的必要条件;边界管理者的多团队系统成员身份认同度越高,单团队节俭式创新越能够高效聚合为多团队系统的节俭式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佳 梁锦锦
新时代背景下,绿色创新是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以2012—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融资约束、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绿色创新投资的关系,以及供应链集成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绿色创新投资存在外部融资约束,未吸收冗余能够在企业存在外部融资约束时发挥"缓冲器"作用平滑企业的绿色创新投资,供应链集成会减弱企业对利用未吸收冗余来平滑绿色创新投资的依赖性,对未吸收冗余和绿色创新投资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将投资拓展至绿色创新领域,将供应链集成引入研究框架,对解决企业绿色创新投资规模和投资持续性问题、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促进绿色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凤 王铁男 王宇
开放式创新中的外部技术获取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已广受关注,但却鲜有关于外部技术获取对产品多元化影响的研究。本文采用2010-2012年高技术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外部技术获取对产品多元化的影响以及动态能力三个构成要素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回归结果显示,外部技术获取对产品多元化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动态能力中的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别对外部技术获取与产品多元化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外部技术获取和产品多元化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企业通过外部技术获取促进产品多元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秦佳良 张伟峰 周焯华
本文将实物期权看作是一种思想,将其分为操作性实物期权和战略性实物期权,把实物期权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一个模型,证明实物期权能够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文章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了环境不确定性在实物期权与提高技术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环境不确定性水平越高时,实物期权对技术创新的提高作用就越大。
关键词:
实物期权 技术创新 环境不确定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顾露露 岑怡 郭三 张凯歌
本文采用2005~2013年中国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企业股权结构、价值链属性与技术创新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26.56~50.63%之间时,股权集中度对技术创新形成"支持效应"。股权集中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企业创新。通过对企业价值链属性的分析结果发现高股权集中度、低股权制衡度的结构安排更有利于研发环节的信息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低股权集中度、高股权制衡度更利于营运环节的信息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双重委托代理 价值链 技术创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颖 张佩佩 陈思霞
为促进我国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环境治理目标,本文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工业集聚程度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依据不同地区的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检验产业集聚与环境绩效间关系的异质性。研究显示:(1)工业集聚与环境绩效之间为倒"N"型的关系,存在两个拐点。(2)在环境规制程度低的地区,工业集聚与环境绩效呈倒"N"型关系,但拐点有所变化;在环境规制程度高的地区,两者呈"U"型关系。(3)在技术创新水平低的地区,工业集聚与环境绩效呈完全负相关关系;在技术创新水平高的地区,两者呈"U"型关系。(4)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工业集聚的环境正外部性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最后,本文提出相应建议:鼓励产业结构优化、促进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激发产业集聚与创新的交互作用,改善环境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天荣 黄维娜
国有资本入股民营企业所起的作用是当前“双向混改”研究亟待验证的一个问题。文章基于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社会背景,以沪深A股节能环保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与生产要素混合视角考察了混合所有制并购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并购能有效促进环保民企技术创新,这一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的企业和高股权质押比例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通过扩大企业的银行信贷规模、减少商业信用的被动提供、提升知识基础,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企业并购 民营企业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