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01)
2023(17443)
2022(14841)
2021(13674)
2020(11706)
2019(26377)
2018(26004)
2017(49542)
2016(26704)
2015(29932)
2014(29281)
2013(28781)
2012(26247)
2011(23443)
2010(23229)
2009(21513)
2008(21212)
2007(19004)
2006(16035)
2005(13885)
作者
(77514)
(64965)
(64866)
(61353)
(41335)
(31532)
(29372)
(25549)
(24521)
(23011)
(21902)
(21886)
(20631)
(20276)
(20177)
(20111)
(19794)
(19227)
(18766)
(18704)
(16051)
(15971)
(15666)
(14791)
(14708)
(14411)
(14384)
(14282)
(13028)
(12958)
学科
(108056)
经济(107950)
管理(80796)
(80718)
(67307)
企业(67307)
方法(54685)
数学(48512)
数学方法(47992)
(30242)
(28672)
中国(28011)
(24558)
贸易(24547)
技术(24341)
(23923)
业经(23268)
(21529)
(19486)
(19377)
财务(19326)
财务管理(19282)
农业(19269)
地方(19064)
企业财务(18311)
(17230)
银行(17165)
(17087)
金融(17084)
理论(16800)
机构
大学(378852)
学院(378426)
(156483)
经济(153492)
管理(150408)
理学(131002)
理学院(129681)
管理学(127453)
管理学院(126774)
研究(123022)
中国(93508)
(77751)
科学(76550)
(70768)
(67343)
(61493)
业大(59968)
中心(58660)
财经(57394)
研究所(56033)
(55910)
农业(53473)
(52393)
经济学(48599)
北京(47878)
(45609)
师范(44962)
(44328)
经济学院(44285)
(43929)
基金
项目(262416)
科学(207454)
基金(192668)
研究(185062)
(170191)
国家(168819)
科学基金(145400)
社会(119099)
社会科(113196)
社会科学(113163)
(103460)
基金项目(102352)
自然(96603)
自然科(94538)
自然科学(94506)
自然科学基金(92879)
(87416)
教育(85985)
资助(78421)
编号(72320)
重点(59210)
(59096)
(58082)
成果(56682)
(55554)
创新(54682)
科研(51286)
国家社会(50050)
教育部(49876)
课题(49731)
期刊
(159978)
经济(159978)
研究(102410)
中国(71702)
学报(63886)
(58828)
科学(57598)
(56590)
管理(55123)
大学(47807)
学学(45532)
农业(39832)
教育(35621)
技术(34930)
(34210)
金融(34210)
财经(28778)
经济研究(26752)
业经(26502)
(24655)
(22605)
问题(21365)
科技(21179)
技术经济(20618)
(19667)
(18753)
统计(18740)
(18303)
商业(17938)
理论(17523)
共检索到544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亚萍  朱录  胡兰丽  
利用2006-2018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技术吸纳和技术输出视角研究技术市场对重大科技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对重大科技创新的影响呈现异质状态,即技术输出能够显著促进重大科技创新水平提升,而技术吸纳对重大科技创新的影响不显著。考虑到技术输出与重大科技创新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选取劳动争议处理量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回归,研究表明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此外,研发人员与经费投入、高等教育水平等因素在促进重大科技创新水平提升过程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基于此,提出强化技术市场对重大科技创新影响效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丽文  吴林飞  齐培潇  
区域技术转移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但目前我国区域技术转移呈现出极不平衡现象,导致科技强国建设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探究我国区域技术转移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内地30个省域的技术转移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区域技术转移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可归纳为5种类型,其中,高效率组态可分为能力-中介主导型、环境-中介主导型和经济主导型;而在能力-中介缺失型和经济-能力-环境缺失型组态下呈现出低效率。此外,能力-中介主导型组态可同时推动技术输出方与吸纳方发展,环境-中介主导型组态可单方面提升技术输出效率,而经济主导型组态可促进技术吸纳实现高效率。结论可为合理规划技术转移发展路径、促进技术转移协调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慧文  
技术市场和技术市场的经营管理方式必须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科技环境相适应。以在中国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浙江的网上技术市场为主例 ,探讨我国技术市场创新的几个新动向 ,即技术市场电子网络化、注重开发和满足市场需求、政府培育技术市场手段的改进和WTO对技术市场政策的影响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必好  卞红飞  
随着技术应用与积淀日益深化,步进式技术吸纳引起厂商技术存量水平变动符合Markov动态过程的变化规律,具有无后效性特征。双门限回归结果表明,因为各厂商初始技术水平存在差异,步进式技术吸纳对厂商和行业技术存量增长产生倒U型冲击效应,对行业技术存量水平的正向冲击效应显著高于单个厂商。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当每一步技术吸纳引起的技术集聚效应小于同期技术存量变动时,行业技术存量水平上升,反之则下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必好  卞红飞  
随着技术应用与积淀日益深化,步进式技术吸纳引起厂商技术存量水平变动符合Markov动态过程的变化规律,具有无后效性特征。双门限回归结果表明,因为各厂商初始技术水平存在差异,步进式技术吸纳对厂商和行业技术存量增长产生倒U型冲击效应,对行业技术存量水平的正向冲击效应显著高于单个厂商。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当每一步技术吸纳引起的技术集聚效应小于同期技术存量变动时,行业技术存量水平上升,反之则下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翠玲  毕婷  施莹  吴潇  
从过程/能力视角提出IT吸纳能力的概念,剖析IT吸纳能力的维度结构,深入分析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提出14个假设,利用问卷调研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全部假设都得到验证。揭示出IT吸纳能力的三个维度各自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造成企业IT吸纳能力差异的原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汉君  
文章基于技术含量视角,将技术创新看成是融投入与产出于一体的系统,以低技术、中技术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来衡量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选取1991~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重点考察了技术创新对不同技术含量产品出口结构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R&D经费支出促进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抑制了低技术产品的出口;而专利授权量促进了低技术产品的出口,抑制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不论以R&D经费支出和专利授权量来衡量的技术创新能力都不利于中技术产品的出口。人力资本和人均GDP都有利于中、高技术产品出口,FDI对不同技术含量产品出口的影响则具有"两端为正,中间为负"的特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庄子银  段思淼  
利用我国2002-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技术市场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区域研发环境与技术创新的协同作用。首先,通过构建GMM模型稳健性检验,发现在控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制度因素、R&D投入、FDI、对外贸易、市场化程度等各种影响因素后,技术市场对创新具有显著影响,且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的影响弹性最大;其次,通过交互项检验和门槛回归,发现R&D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技术市场存在两个门槛,跨越门槛将增加技术市场的边际创新产出;再次,技术市场发展对各类专利贡献率的测度结果显示,发达地区技术市场对发明专利的贡献最大。据此提出加速我国技术市场发展、因地制宜改善区域研发环境、进一步强化技术市场驱动高质量创新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狄振鹏  李世美  
通过梳理以往文献并采集我国2008—2017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创新模式的异质性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全国整体还是从分地区来看,OFDI均存在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国内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大于OFDI,且其仅对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大;OFDI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模仿创新,说明OFDI的自主创新外溢效果更强;另外,研究还发现目前我国的研发人员力量相对薄弱,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高端科研人员数量不足,严重制约了直接对外投资的吸收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丛屹  范志莹  
制造业转型升级往往导致劳动力需求变化,进而引发结构性失业问题,而厘清制造业整体及分区域的劳动力吸纳能力特征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劳动力需求视角,分析了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影响机制,并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2012—2019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0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行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和技术创新投入增加均降低了制造业整体就业增长率及就业人数,削弱了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分区域来看,东部省份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受行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最大,中部、西部省份次之,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技术创新投入增加降低了东部、西部省份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对中部省份未产生显著影响。因此,统筹推进就业优先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是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基本政策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祥松  刘敬  
政府与市场都是配置科技资源的手段,两者是互补而不是替代关系。在技术市场发展滞后的条件下,市场机制的缺失可能造成科技资源错配,导致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不当支持,从而降低科技创新效率。本文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支持与技术市场发展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现阶段,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显著地抑制了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抑制作用主要来自政府对科研机构的支持而非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2)政府支持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地区技术市场规模超过门槛值时,政府支持对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可以转变为促进作用;(3)技术市场发展有利于疏通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梗塞,其产生的门槛效应可转变政府对科研机构的支持效果,而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政府支持的作用效果不存在门槛效应。因此,要发挥政府支持对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必须大力发展技术市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卫平  陈佳  
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市场化改革是中国寻求发展突破口绕不开的3个核心关键词。本文从探究O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出发,将市场化制度作为重要的外部吸收环境纳入研究框架体系内,进一步研究其在OFDI对中国技术创新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区分技术创新能力的"量"与"质",本文构建了技术创新产出的两个维度——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并通过指标构建及测算得到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创新效率。本文在分别梳理OFDI及市场化制度对创新的影响机制基础上,采用中国2008~2019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得出,OFDI有助于提高中国技术创新水平,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创新效率的提高,意味着一味扩大OFDI的规模对中国目前阶段有效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市场化制度的发展对提高中国技术创新水平及创新效率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必不可少的推动器。在OFDI对技术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影响过程中,市场化制度具有相反的调节作用:市场化制度会减弱OFDI对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但在对外资直接投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本文发现OFDI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市场化制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都存在明显的南北地区差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凡  冯华  
技术市场是创新主体获取外部知识进行创新的有效手段。过往对于技术市场的研究局限在了外部知识引入的有效性层面,鲜有从市场机制的角度对其与区域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技术市场规模的扩大会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知识的单位价格与识别、交易成本,改变了企业在进行内外部知识投入生产新知识的创新行为决策,而这种作用的积累会对区域技术进步造成正向影响。本文根据中国2009—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使用混合效应假设下的Bootstrap方法与随机/固定效应假设下的逐步回归方法,系统检验技术市场规模通过创新投入影响区域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技术市场规模通过创新投入间接促进区域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显著;2)技术市场规模可以同时通过外部创新投入与内部创新投入促进区域技术进步,在混合效应假设下,存在技术市场规模——外部创新投入——内部创新投入——区域技术进步的链式中介效应,而在随机/固定效应假设下,仅存在并联式多重中介效应。根据过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这种路径上的差异有可能与技术市场交易活动对区域技术进步作用的动态变化相关。总体而言,技术市场规模通过市场机制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技术市场的规模差异会导致单位知识价格发生变化,进而催生创新生产边际成本收益不一致的情况,主体的创新投入决策会由此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区域技术进步。由此,在中国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积极扩大本地技术交易市场规模以增加区域内多种创新投入,进而推动区域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龙  李丽娟  
本文运用计量方法,建立了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影响的计量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因素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具有负影响;R&D投入强度和科技活动人员因素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相对而言,人均拥有专利申请数因素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拉动能力不大。这说明技术创新还没有在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凯  吴清  胡毓敏  
文章利用1997-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当地GDP的比重来衡量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研发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之间分别具有互补性和替代性;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跨越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门槛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会阻碍技术创新。因此,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容懈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