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2)
2023(4893)
2022(3950)
2021(3527)
2020(2974)
2019(6683)
2018(6402)
2017(11557)
2016(5795)
2015(6448)
2014(6204)
2013(6365)
2012(5859)
2011(5352)
2010(5310)
2009(4704)
2008(4484)
2007(4050)
2006(3501)
2005(3208)
作者
(17302)
(14799)
(14511)
(13828)
(9284)
(6925)
(6465)
(5660)
(5332)
(5036)
(4989)
(4834)
(4764)
(4685)
(4535)
(4451)
(4406)
(4251)
(4216)
(4053)
(3647)
(3487)
(3483)
(3333)
(3288)
(3266)
(3171)
(3062)
(2939)
(2933)
学科
(28394)
经济(28376)
(22505)
管理(22144)
(18962)
企业(18962)
方法(14567)
技术(13335)
数学(12833)
数学方法(12742)
(11414)
贸易(11413)
(11286)
(11118)
(9204)
技术管理(8275)
(8012)
出口(7992)
出口贸易(7992)
中国(7407)
(6713)
业经(5754)
(5420)
农业(4871)
收入(4102)
(4097)
理论(3987)
产业(3915)
地方(3866)
环境(3824)
机构
大学(92116)
学院(89769)
(43547)
经济(42882)
管理(38001)
理学(33436)
理学院(33164)
管理学(32705)
管理学院(32538)
研究(29399)
中国(21110)
(18550)
(18039)
科学(16599)
财经(14937)
经济学(14897)
(14032)
经济学院(13853)
(13851)
中心(13528)
(12797)
研究所(12789)
业大(12447)
(12346)
财经大学(11315)
北京(11314)
(11015)
师范(10915)
商学(10674)
(10654)
基金
项目(64756)
科学(53028)
基金(49926)
研究(47132)
(43804)
国家(43512)
科学基金(38197)
社会(33025)
社会科(31796)
社会科学(31790)
基金项目(26192)
(23765)
自然(23651)
自然科(23233)
自然科学(23230)
自然科学基金(22855)
教育(21448)
(20022)
资助(19866)
编号(17608)
国家社会(15345)
(15310)
(14892)
重点(14347)
创新(14004)
教育部(13631)
成果(13426)
(13413)
人文(13214)
(12493)
期刊
(40509)
经济(40509)
研究(26532)
中国(17160)
管理(14273)
(13462)
学报(13020)
科学(12945)
技术(10718)
大学(10372)
(10288)
学学(9547)
教育(8606)
(7793)
财经(7685)
经济研究(7547)
农业(7436)
技术经济(7265)
(6695)
科技(6383)
国际(6292)
(6024)
金融(6024)
问题(5836)
图书(5599)
业经(5490)
(5175)
统计(5133)
(4839)
论坛(4839)
共检索到131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怡安  
本文利用中国1995-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门槛面板模型得出海归对中国技术进步效应与技术差距存在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技术差距对海归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当初始阶段技术差距较大时,海归所引致的知识溢出效应呈上升趋势,在达到特定临界值后,呈现递减趋势。随着技术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对中国海归技术进步的影响负相关;影响海归回流知识溢出的技术差距存在门槛效应,技术差距使得海归知识溢出呈现非线性的演进规律。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怡安  杨河清  
本文构建了一个海归回流技术溢出效应的测度模型,利用中国2000~2011年各省市面板数据对海归回流引致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海归回流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正向影响作用;(2)我国各省市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差异,海归回流后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西部成递减趋势;(3)北京、上海、广州的海归技术溢出效应值高于其他省份;(4)海归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效应受地区环境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科研环境、经济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度,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等都是海归技术进步效应的必要条件。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各省市应着重发展经济,提高科研、教育投入,完善各省市引才环境,在保证东部经济发展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河清  陈怡安  
文章构建了海归回流量的门限面板模型,利用中国1995~2011年各省市面板数据对海归回流引致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考察海归回流量与吸收能力变量与海归知识溢出关系。结果表明:发现海归回流作为国际知识转移的新渠道对中国知识溢出效应有显著影响作用,能促进中国技术进步;海归回流量一旦跨越某一门槛值,海归回流的知识溢出效应呈现跃升、加速态势。地区本土人力资本吸收能力越强,其接受海归知识溢出的效果越好,同时地区本土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对海归知识溢出效应具有单一门限特征;省际海归回流的知识溢出效应呈现"非均衡性";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差异,海归回流后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西部呈递减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怡安  
由于海归企业家精神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而之前大部分区域海归企业家精神影响方面的研究都忽略了空间相关性。本文利用空间滞后面板模型测度了1998—2015年中国31个省域海归企业家精神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一地区海归企业家精神不仅受到本地海归创业的影响,邻近地区跨地理边界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对其有间接贡献;平均而言,创新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各省市海归企业家精神发展水平将提高12个百分点。同时,金融发展对省际海归企业家精神具有显著作用,其促进效应远远超过了本土人力资本和创新水平。而法治水平对于西部海归企业家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怡安  
由于海归企业家精神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而之前大部分区域海归企业家精神影响方面的研究都忽略了空间相关性。本文利用空间滞后面板模型测度了1998—2015年中国31个省域海归企业家精神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一地区海归企业家精神不仅受到本地海归创业的影响,邻近地区跨地理边界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对其有间接贡献;平均而言,创新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各省市海归企业家精神发展水平将提高12个百分点。同时,金融发展对省际海归企业家精神具有显著作用,其促进效应远远超过了本土人力资本和创新水平。而法治水平对于西部海归企业家精神的溢出效应显著为负。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董馨莉  
以经济增长结构为视角,探讨现行转型经济环境下海归回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选取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增长结构指标,采用门限回归等方法检验海归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归回流促进了各地区技术创新;而且随着经济增长结构水平的不同,海归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不同地区经济结构应进行战略性升级与改革,以更好利于海归技术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董馨莉  
以经济增长结构为视角,探讨现行转型经济环境下海归回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选取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增长结构指标,采用门限回归等方法检验海归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归回流促进了各地区技术创新;而且随着经济增长结构水平的不同,海归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不同地区经济结构应进行战略性升级与改革,以更好利于海归技术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家云  张玉  吴石磊  
从理论层面梳理了海归技术溢出、产业集聚与东道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HHI指数,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了海归技术溢出对中国产业集聚影响及海归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对中国产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海归技术溢出对中国产业地理集聚具有积极影响,海归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互动促进了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该效应在不同集聚度行业和不同技术层次行业差异显著,其在高技术行业和高集聚度行业中的效应最为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伟毅  陈学识  
本文把技术进步分为水平差异型和垂直阶梯型两种模式,从理论上探讨了在不同的技术进步模式下知识溢出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由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水平不同,获取国际知识溢出数量不同,同时,不同的国际知识溢出渠道对应着不同的技术进步模式,因此技术进步必然会存在区域差异。本文主要研究国际知识溢出与中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基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实证研究分析表明,进口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是东部地区提升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而FDI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对中部地区技术水平的提升较明显,在西部地区,国际知识溢出对技术进步尚未发挥明显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云  尹忞昊  
厘清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农业能源碳减排的机理,对农业农村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构建技术进步背景下农业能源碳排放回弹效应模型,科学测度我国30个省(区、市)2001—2018年碳排放回弹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准模型与空间计量方法分析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农业能源碳排放削减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回弹量存在较大波动,碳排放存在部分回弹效应,且回弹效应均值为0.176。我国省域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特性,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进步1个百分点,其产生的溢出效应可使周边地区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降低0.120%。促进农业能源碳减排,应重点研发颠覆性减排技术,积极引导农业能源利用模式转型,制定区域技术标准。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云  尹忞昊  
厘清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农业能源碳减排的机理,对农业农村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构建技术进步背景下农业能源碳排放回弹效应模型,科学测度我国30个省(区、市)2001—2018年碳排放回弹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准模型与空间计量方法分析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农业能源碳排放削减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回弹量存在较大波动,碳排放存在部分回弹效应,且回弹效应均值为0.176。我国省域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特性,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进步1个百分点,其产生的溢出效应可使周边地区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降低0.120%。促进农业能源碳减排,应重点研发颠覆性减排技术,积极引导农业能源利用模式转型,制定区域技术标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应元  
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为起点的新一轮改革开放,强调通过新一轮的制度创新,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从而更好释放制度红利。文章利用2007—2017年Wind经济数据库,研究发现,外资溢出效应可以显著促进本土企业绩效的提升,然而技术差距会显著削弱外资溢出效应的正效应。外资的溢出效应中,由于港澳台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受技术差距的影响较小,因此港澳台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优于其他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本土企业绩效提升的作用更显著;同时,相比较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同外商直接投资间的技术差距较小,能够更好地吸收外资溢出效应,从而促进本土企业绩效的提升。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建军  黄丹  
在三大传统国际技术扩散渠道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考察中国留学生回流的技术进步空间扩散效应及其对各地区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在地理空间的邻接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变量对技术进步空间扩散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回流留学生虽然对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贡献度有所下降,但依旧是中国获取国际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易先忠  
文章利用拓展的R&D增长模型和中国2000-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证明了由于技术差距对技术后发优势的双面效应,技术差距与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呈倒"U"形关系,一定程度以内的技术差距有利于技术进步,但过大的技术差距并不利于技术进步;而主导技术进步模式随着技术差距的缩小从自主研发到模仿,再到自主研发转换。其政策含义是:根据技术差距选择适宜的主导技术进步模式有助于实现技术赶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建国  张宁  
文章利用1998~2007年的中美制造业四位数行业数据,对中美技术差距对进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美之间的贸易确实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中国正加速对美国的技术追赶;回归结果同时显示,随着中国技术水平逐渐逼近美国,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具有"天花板效应",以贸易来促进国内技术进步的难度在加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相比较出口而言,随着中美两国技术水平的接近,进口溢出引致的技术进步会更快遭遇递减局面。文章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国内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中美技术差距的缩小,传统的以贸易促进步策略越来越难以奏效,此时加大科技投入,激励并促进中国国内的自主研发是提高国内技术水平与技术进步的根本之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