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80)
- 2023(19164)
- 2022(16138)
- 2021(14931)
- 2020(12628)
- 2019(28386)
- 2018(28174)
- 2017(53807)
- 2016(29185)
- 2015(32129)
- 2014(31789)
- 2013(31165)
- 2012(28610)
- 2011(25371)
- 2010(25496)
- 2009(23543)
- 2008(23215)
- 2007(20778)
- 2006(18211)
- 2005(16039)
- 学科
- 济(121255)
- 经济(121120)
- 业(107098)
- 管理(98136)
- 企(94564)
- 企业(94564)
- 方法(55940)
- 数学(46357)
- 数学方法(45860)
- 财(37396)
- 农(37226)
- 业经(35048)
- 中国(31013)
- 农业(25765)
- 务(25680)
- 制(25674)
- 财务(25614)
- 财务管理(25575)
- 技术(25412)
- 企业财务(24302)
- 贸(22756)
- 贸易(22743)
- 地方(22183)
- 易(22145)
- 策(21409)
- 理论(21163)
- 学(19620)
- 和(19617)
- 划(19566)
- 银(19207)
- 机构
- 学院(411631)
- 大学(405059)
- 济(172561)
- 经济(169269)
- 管理(165915)
- 理学(143067)
- 理学院(141686)
- 管理学(139538)
- 管理学院(138770)
- 研究(132382)
- 中国(103020)
- 京(83794)
- 财(81312)
- 科学(79103)
- 农(71698)
- 所(65318)
- 财经(64265)
- 江(62927)
- 中心(62004)
- 业大(61695)
- 研究所(59037)
- 经(58585)
- 农业(56448)
- 经济学(51797)
- 北京(51742)
- 州(49132)
- 范(48562)
- 院(48411)
- 师范(47945)
- 财经大学(47562)
- 基金
- 项目(276097)
- 科学(219047)
- 基金(201591)
- 研究(201167)
- 家(176011)
- 国家(174478)
- 科学基金(151326)
- 社会(129357)
- 社会科(122839)
- 社会科学(122809)
- 省(109262)
- 基金项目(106102)
- 自然(98282)
- 自然科(96129)
- 自然科学(96104)
- 自然科学基金(94490)
- 教育(93048)
- 划(91104)
- 资助(82244)
- 编号(80102)
- 成果(63758)
- 重点(61953)
- 创(61677)
- 部(61195)
- 发(59555)
- 创新(56999)
- 课题(55808)
- 国家社会(53708)
- 业(53080)
- 教育部(52846)
- 期刊
- 济(188787)
- 经济(188787)
- 研究(116545)
- 中国(79590)
- 管理(67227)
- 财(65844)
- 农(65590)
- 学报(61880)
- 科学(58744)
- 大学(48012)
- 学学(45872)
- 农业(44548)
- 教育(41430)
- 技术(39903)
- 融(39867)
- 金融(39867)
- 业经(33011)
- 财经(32350)
- 经济研究(30243)
- 经(27867)
- 业(26209)
- 问题(24691)
- 技术经济(22675)
- 贸(20569)
- 科技(20467)
- 商业(19591)
- 版(19377)
- 现代(19339)
- 统计(19323)
- 策(18951)
共检索到610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仲鸣 陈宇航
本文以美对华实施的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为场景,分析技术封锁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美对华实施的技术封锁显著影响中国企业的创新策略选择,即抑制企业的策略性创新,但促进企业的实质性创新。在民营企业、高投资者关注度企业、高政府补助企业和南方地区的企业,技术封锁更能促进其实质性创新。机制检验表明,非效率投资是技术封锁影响企业实质性创新的主要渠道,融资约束是技术封锁影响企业策略性创新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实质性创新有利于缓解技术封锁加剧的企业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相关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价和破解美对华的技术封锁,为关键技术的自主突破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滕莉莉 李任龙
大国博弈影响全球发展格局,科技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竞争力。以2017—2022年1 216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中美博弈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发现:在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冲击下,中国上市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且呈现滞后性和短期性;渠道分析发现,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通过储备无形资产、增强成长能力、拓展价值发现渠道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民营企业以及获得政府补贴、代理成本较低、承担适中和较少社会责任、控制管理层基础薪酬的企业,其创新能力受“实体清单”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被列入“实体清单”能够提升企业创新效率,但未显著影响创新持续性。原因在于创新绩效的周期效应,而组织韧性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的潜在动因。结论基于企业创新视角,可丰富大国博弈与贸易战相关研究,为推动中国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东风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策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培育技术创新理念;二是明确技术创新定位;三是健全技术创新机制;四是构建外部创新服务体系。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策略研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薛耀文 杨大高 王文利
在“实体清单”的基础上,确定与被打压核心企业契合的4类产业,结合投入产出模型与社会网络模型,分析4类产业在产业链中地位以及技术封锁对4类产业发展独立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居战略地位,就业吸纳能力强,但产业附加价值率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实体清单”影响最大,其它3个产业则处产业发展初始阶段;(2)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居结构洞位置,自我网络规模大但密度低,结构优势未得到充分利用;(3)美国实施技术封锁后,中国基础产业研究投入明显增多,产业自立自强发展趋势显著。最后,提出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高产业劳动报酬,提升核心技术自给率,加快数字化进程,实现产业发展“弯道超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昱晓 余江 李博
外部知识搜索属于开放式创新范畴,当制造业企业难以满足新产品生产所需时,将与供应商、客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竞争对手等外部知识源建立联系,寻求外部合作,这些知识源对企业实现价值创造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识别与界定制造业企业外部知识搜索策略,构建企业创新活动(技术创新与流程创新)与外部知识获取策略选择关系框架,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知识获取策略可划分为最小化搜索、沿供应链搜索、多途径搜索、特定科学搜索、特定技术搜索和全面均衡搜索等6种;制造业企业知识搜索策略呈现多样化特征,并在技术创新与流程创新活动中呈现出显著差异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世友
本文在借鉴博弈论和网络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复合实物期权理论,构建了具有自组织特性的创新网络模型,分析了不确定条件下企业合作创新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学习特性 正式合作 复合期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龙 詹惠蓉 文文
本文以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均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滞后性和持续性,但该负面影响在企业所属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企业技术依存度、管理层激励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盈余持续性效应、资金蓄水池效应与投融资期限错配效应在金融化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其中,盈余持续性与投融资期限错配表现为中介效应,而资金蓄水池则表现为遮掩效应。本文的研究为金融化影响实体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为缓解资金“脱实向虚”问题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田原 王宗军 王山慧
从微观层面的企业出发,以2002-2010年沪深两市非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度竞争会挫伤企业创新积极性,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提高,而过度的垄断使得企业容易产生自满自足从而减少技术创新,因此,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此外,企业特征变量及公司治理变量均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技术创新 中国上市公司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龙子午 张晓菲
本文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利用华证ESG评分刻画企业ESG表现,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ESG表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ESG表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这种促进效应呈现出异质性效果,对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环境规制强度低的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第二,ESG表现通过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价值两个作用机制,进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第三,ESG表现有助于促进企业开展实质性创新,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比较显著。上述结论的启示:一是引导企业增强ESG信息披露意识,将ESG理念有效运用于公司治理全流程,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实效性;二是引导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处于环境规制强度高地区的企业,在积极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企业ESG实践,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建立健全强制性ESG信息披露体系,强化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同时致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支持国内企业开展ESG实践和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军 张伯伟 朱春礼
论文通过构建技术创新倾向指标,对中国工业行业技术研发策略的理论实证分析发现: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企业规模、政府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是影响各行业技术创新倾向与规模的主要因素;政府在进行财政补贴时,主要倾向于技术水平高、企业规模大以及技术研发投资规模高的行业,而对于产业特征、银行融资规模这两项指标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产业特征,企业规模对行业技术创新竞争力和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企业规模 产业特征 技术创新 宏观调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首陈霄 谈振林
本文使用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美国BIS施行的实体清单形式的出口管制政策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实体清单政策显著抑制企业的投资水平并通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在PSM-DID和工具变量回归分析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实体清单政策对非国有企业、高固定资产比例企业和高资本密集度企业的影响更大,主要通过削弱企业绩效、增加企业融资难度两个渠道影响企业的投资水平;实体清单政策风险显著降低同行业非受限企业的投资水平,而企业的绩效和融资约束的作用机制在实体清单政策风险的影响中仍然成立。最后,本文针对如何应对出口管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宁 胡莹 陈乐
各地政府正加快建设一批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以促进各类创新主体融合发展。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初期,政府补贴监管是影响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基于平台中企业的两种主要技术创新模式——技术合作研发和技术转移,考虑技术值、技术转移费、技术收益转化系数及政策工具等因素,构建市场机制和政府补贴监管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政府补贴监管的作用效果,并通过仿真分析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监管在促进企业选择合作研发策略中具有一定作用,且政府监管更能促进企业选择合作研发策略;技术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与技术值的组合提高更能促进平台中企业向合作研发策略演化,合作研发原始成本和合作成本的组合降低会显著促进企业向合作研发策略演化。最后,从优化补贴监管政策、培育良好合作研发环境和优化平台运行机制视角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圣强
文章基于博弈视角,探讨了企业在技术获取上的"自制"与"外购"策略性行为。首先构建一个基础性的博弈矩阵;其后在技术供给约束条件下,构建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古诺模型,求解纳什均衡;最后进一步放松假设,构建了以交替研发为特征的模型,考察企业存在产品更新背景下的策略性行为选择。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并不存在孰优孰劣问题,企业策略选择具有阶段性特征,短期内技术引进具有优势,而长期来看自主研发是占优策略。文章还发现企业决策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知识溢出、创新价值、竞争者研发投入、技术周期、利率等。通过联系实际,研
关键词: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企业决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圣强
文章基于博弈视角,探讨了企业在技术获取上的"自制"与"外购"策略性行为。首先构建一个基础性的博弈矩阵;其后在技术供给约束条件下,构建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古诺模型,求解纳什均衡;最后进一步放松假设,构建了以交替研发为特征的模型,考察企业存在产品更新背景下的策略性行为选择。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并不存在孰优孰劣问题,企业策略选择具有阶段性特征,短期内技术引进具有优势,而长期来看自主研发是占优策略。文章还发现企业决策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知识溢出、创新价值、竞争者研发投入、技术周期、利率等。通过联系实际,研
关键词: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企业决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圣强
文章基于博弈视角,探讨了企业在技术获取上的"自制"与"外购"策略性行为。首先构建一个基础性的博弈矩阵;其后在技术供给约束条件下,构建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古诺模型,求解纳什均衡;最后进一步放松假设,构建了以交替研发为特征的模型,考察企业存在产品更新背景下的策略性行为选择。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并不存在孰优孰劣问题,企业策略选择具有阶段性特征,短期内技术引进具有优势,而长期来看自主研发是占优策略。文章还发现企业决策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知识溢出、创新价值、竞争者研发投入、技术周期、利率等。通过联系实际,研究试图解释国内技术引进怪圈现象,认为企业只有在不同阶段转变技术获取策略才能赢得竞争。
关键词: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企业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