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4)
- 2023(11339)
- 2022(9116)
- 2021(8646)
- 2020(7084)
- 2019(15688)
- 2018(15713)
- 2017(28557)
- 2016(15696)
- 2015(18017)
- 2014(17723)
- 2013(16494)
- 2012(14629)
- 2011(13093)
- 2010(13644)
- 2009(12452)
- 2008(12005)
- 2007(11079)
- 2006(9629)
- 2005(8317)
- 学科
- 济(55570)
- 经济(55531)
- 管理(43730)
- 业(39024)
- 企(33085)
- 企业(33085)
- 方法(23908)
- 数学(20507)
- 数学方法(19958)
- 中国(17257)
- 农(16525)
- 技术(15509)
- 学(14396)
- 理论(14332)
- 业经(13687)
- 教育(12341)
- 教学(12092)
- 财(11168)
- 农业(11050)
- 地方(10814)
- 贸(9709)
- 贸易(9701)
- 易(9426)
- 制(9373)
- 和(9003)
- 环境(8631)
- 银(8299)
- 银行(8282)
- 技术管理(8022)
- 行(7877)
- 机构
- 学院(209364)
- 大学(207558)
- 管理(75944)
- 济(72854)
- 经济(70865)
- 研究(66813)
- 理学(64521)
- 理学院(63778)
- 管理学(61949)
- 管理学院(61574)
- 中国(48437)
- 京(44435)
- 科学(42790)
- 江(33522)
- 财(32959)
- 所(32916)
- 范(32523)
- 师范(32196)
- 农(31804)
- 中心(31546)
- 业大(30459)
- 技术(29818)
- 研究所(29804)
- 北京(28071)
- 州(27484)
- 财经(25654)
- 师范大学(25066)
- 农业(24860)
- 院(24690)
- 职业(23881)
- 基金
- 项目(138068)
- 研究(107100)
- 科学(107046)
- 基金(93032)
- 家(80394)
- 国家(79667)
- 科学基金(67938)
- 社会(63509)
- 社会科(59969)
- 社会科学(59955)
- 省(58752)
- 教育(53765)
- 划(48376)
- 基金项目(47586)
- 编号(47441)
- 自然(42275)
- 自然科(41339)
- 自然科学(41333)
- 自然科学基金(40461)
- 成果(39637)
- 资助(38090)
- 课题(34658)
- 重点(32106)
- 创(30447)
- 发(30431)
- 年(29945)
- 项目编号(29127)
- 部(28886)
- 创新(28127)
- 大学(27668)
- 期刊
- 济(84804)
- 经济(84804)
- 研究(61676)
- 中国(51365)
- 教育(47013)
- 学报(32024)
- 农(30305)
- 管理(29603)
- 科学(28181)
- 财(26114)
- 技术(26089)
- 大学(25344)
- 学学(21927)
- 农业(21650)
- 图书(16101)
- 业经(15645)
- 融(15297)
- 金融(15297)
- 职业(14679)
- 经济研究(13661)
- 财经(12005)
- 科技(11822)
- 业(11620)
- 书馆(11598)
- 图书馆(11598)
- 坛(11416)
- 论坛(11416)
- 技术经济(11304)
- 统计(10530)
- 经(10490)
共检索到321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楠
应用型大学的出现源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应用型大学的重要特征是应用,应用的对象是技术,技术的载体是职业。技术是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更为宏大的技术学学科群则是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的依据。在科学技术发展和职业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应在确定不变因素和变化因素的基础上,加强其场域功能的开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华鹏 闫智勇 刘国宾
针对实习企业与学校合作关系不稳定、部分实习计划难以落实、实习内容设计质量欠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应用型本科企业实习基地建设路径。以PDCA质量环为主体架构,实习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进行设计,采用BAG工作分析法进行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能力分析,针对每个典型过程设置三个难易程度逐步迁移的学习情境,并在各个学习情境中采用六步教学法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实践证明,该方案在企业实习实施中,能够提高企业实习质量,取得良好的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科蓉 周华 吴晓红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课程建设是关键抓手。与学术型本科课程相比,应用型本科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工作体系来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课程实施以任务驱动和做中学为主,课程评价强调可视化的成果导向。北京联合大学主要通过专家进课堂、基地变教室、项目转任务、跨界编教材、考核看作品等路径来加强应用型本科课程的建设。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面临着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师能力不匹配、产教融合不深入、政策机制不支持等困境,需要进一步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课程 特征 建设路径 困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应用型高校是一个层次、类别、水平多样的高等教育机构群体。很多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既定目标在于应用型高校。历史地看,这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为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再到普及化奠定了组织制度基础。它存在的逻辑和办学组织机制有其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实用、实际和实践上,其办学体系一般包括应用性学科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导向的功能平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等五个方面,但不同的时空环境对应用型高校办学的需要是不同的,由此也塑造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品性。应用型高校建设不能一刀切,应当一校一案,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办学理念 建设 路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艳
课程建设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实现路径,对有效提升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物流管理 课程建设 一体化建设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伟 闫智勇
当前,我国应用型大学课程的目标、结构、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文章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理论精髓,提出了课程标准突出应用特征、课程模式依托工作过程、课程结构强调学科交叉、教学评价注重完整人格等创新思路。认为应围绕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标准,依托系统化的工作过程确定课程内容和结构,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依据完形心理学建构整体职业素质测评机制,面向创新驱动促进应用型师资队伍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良影 蔡晓卫
随着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到来,社会对技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院校如何回应需求?为此,从社会需求切入,结合创业型大学内涵及改革实践经验,给出了建设技术创业型大学的命题,阐述了技术创业型大学的内涵,提出了由校政企社为建设主体,"技术创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技术应用为导向的学术研究、技术技能为基础的产业开发、技术传授为重点的创业培训、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社会服务、技术创业为侧重的校园文化"为建设内容,以及高效顺畅运转的运行结构组成的建设路径构想,打造技术创业型大学,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高职院校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术创业型大学 技术创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瞿敬平
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范式的改革至关重要。本文从分析传统教学范式存在的弊端入手,提出应加强应用型大学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大胆创新,从而构建适合应用型高校的教学范式,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教学范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童夏雨
本文首先探讨了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定位和核心概念内涵;然后从组织特征、办学定位、基本职能、办学模式、师资队伍、组织文化等维度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特征进行梳理;并针对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背景,从办学理念、组织目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资源配置和组织文化等角度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提出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晓蕾 林妍梅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跨越,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更加显著,国家将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作为发展主线,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基于对应用型课程内涵和基本原则的理论分析,对我国转型高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取得的进展进行分析发现,国内应用型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趋向能力为本,课程开发体现多元协同,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应用性特色。针对转型中需关注的问题,从构建与专业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立可持续性的校企合作机制,推进学生中心教学范式方面给出了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 高校转型 课程建设 能力为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项仲平
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开始了由"集结号"迈向"冲锋号"的全新历史阶段。"国际通行标准"建构了一流大学的"形","中国特色"则建构了一流大学的"神"。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着眼于最终建成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冷雪艳
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目标是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和普遍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双师双能” 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建波 张纪轩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适应经济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才能为新时代培养大国工匠做准备。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精准建设的价值与标准,通过对个案J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精准调研,如"双师"证书调研、挂职锻炼调研、面对面访谈调研三方面,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精准建设的路径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云慈
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联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应用性为特征的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定位和理性选择。地方本科院校应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及其需求出发,明晰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办学定位,通过校地互动、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构建具有地方产业特征与地方文化特色的应用性学科专业,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面向地方开展应用性科研与服务。
关键词:
应用型 教学服务型大学 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时伟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师生共同积淀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不同类型大学的文化客观上会有质的不同。相对学术型大学来说,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最终会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方面呈现自身的特色,为了避免不同类型大学错位与误解,需要进一步分析应用型大学的由来,厘清应用型大学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通过形成决策理念、凝聚改革共识以及完善激励制度等方面,塑造应用型大学文化。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文化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