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3)
2023(5528)
2022(4530)
2021(4170)
2020(3702)
2019(8268)
2018(8283)
2017(14673)
2016(7889)
2015(8797)
2014(8908)
2013(8530)
2012(8104)
2011(7481)
2010(7671)
2009(6954)
2008(6907)
2007(6548)
2006(5800)
2005(5342)
作者
(25657)
(21468)
(21170)
(20063)
(13668)
(10098)
(9577)
(8389)
(8125)
(7697)
(7401)
(7197)
(7193)
(6936)
(6866)
(6565)
(6409)
(6357)
(6229)
(6110)
(5691)
(5383)
(5381)
(4975)
(4920)
(4857)
(4715)
(4598)
(4589)
(4508)
学科
(28195)
经济(28159)
管理(25673)
(23252)
(20409)
企业(20409)
技术(13503)
(10433)
方法(10086)
中国(8700)
(7801)
技术管理(7788)
数学(7689)
数学方法(7528)
理论(7515)
(7276)
业经(6402)
(6394)
(6367)
教育(5622)
(5251)
(5150)
银行(5117)
农业(5072)
(4969)
(4840)
金融(4833)
(4797)
贸易(4794)
(4656)
机构
大学(115547)
学院(113013)
研究(44399)
管理(41099)
(41024)
经济(39903)
理学(34268)
理学院(33857)
管理学(33098)
管理学院(32866)
中国(31797)
科学(29253)
(26332)
(24097)
(24011)
研究所(21914)
业大(19919)
(19750)
中心(19672)
农业(18991)
(18874)
技术(17100)
北京(16689)
(16650)
(16347)
师范(16097)
(15590)
(15185)
财经(14115)
研究院(13077)
基金
项目(76333)
科学(58496)
研究(55333)
基金(52743)
(48275)
国家(47899)
科学基金(39136)
社会(32558)
(30956)
社会科(30834)
社会科学(30828)
基金项目(27265)
(26064)
教育(25611)
自然(25170)
自然科(24643)
自然科学(24629)
自然科学基金(24179)
编号(22930)
资助(21167)
成果(20162)
重点(17608)
(16908)
课题(16625)
(16266)
(16044)
创新(15880)
计划(15010)
项目编号(14615)
科技(14464)
期刊
(48205)
经济(48205)
研究(34791)
中国(30717)
学报(24360)
(21808)
科学(20614)
教育(19922)
大学(17751)
管理(16959)
学学(16340)
(15261)
农业(14657)
技术(13858)
图书(9300)
(8593)
金融(8593)
科技(8592)
(8097)
经济研究(7720)
业经(7381)
财经(7200)
技术经济(7169)
业大(7053)
(7031)
论坛(7031)
(6601)
情报(6538)
(6310)
书馆(6246)
共检索到185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晓保  夏建国  
文章介绍了技术、技术知识、技术科学和技术学科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技术学科的基本特征,进而提出了发展技术学科的重要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雯雯  夏建国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是技术型人才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型人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人才类型,但在认识领域,还存在着对这一观点的质疑。文章就在探究技术型人才客观独立地位丧失根源的基础上,从历史、现实与国际的角度论证技术型人才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人才类型的合理性,进而在知识、能力与情感上分析技术型人才的特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乐明  张晓晶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全国高校,以及广东省政府等21位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中国经济·知识体系·学科发展"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该论坛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胡乐明研究员和张晓晶研究员主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巴信武  李素琴  
介绍了河北大学依托一级学科学位点,以立项的形式,进行基于一级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生拓展课程建设的实践及成效。拓展课程以专题讲座为主,采用团队授课,受到了教师的肯定和研究生的追捧,活跃了校园的学术氛围,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开阔了研究生的知识视野,具有较高的示范价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财政学在世界各国有共性的一面,也有特色的一面,这与不同国家的底层逻辑相关。要形成中国特色的财政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必须从财政学的底层逻辑入手:树立不确定性是世界的基本性质的世界观,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观,构建促进公共风险最小化的风险国家观。只有从世界观、发展观和国家观三个基本问题来创新财政学的底层逻辑,才能回答好“财政究竟是什么”“财政应该干什么”“财政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以及央地关系”等问题,为构建财政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打好基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思洛   吴丽娟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亟需走出一条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特色之路。文章结合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现状、时代环境和使命担当,分析其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基础和制约因素,进而提出把握关键特征、坚守建构原则、明晰建构路径的三步策略,尝试回答该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何必要”“以何基础”“有何挑战”“如何推进”四大关键问题,助力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加快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忠华  
学科的“开放性”对高等教育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自主性”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开放性”为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自主性”发展提供了外部动力和资源,使其能不断吸收新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从而保持活力和创新性。而知识体系“自主性”则是高等教育学“开放性”学科属性得以实现的基础。只有具备“自主性”,高等教育学才能有效地筛选、整合和应用外部信息,进而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创新。在学科“开放性”视角下,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自主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自主性”的基本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保  
随着科技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美国、英国和日本都各自建立了完整而又前后衔接的技术教育体系。根据现代技术的发展特点,借鉴英国、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我国也应构建包括初中等、专科、本科乃至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技术教育体系,大力培养社会所需的不同层次的技术型人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黄郁成  
本文通过对旅游服务起源的追溯,论证了旅游业是为人们出行提供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通过对这种商业模式的解剖,总结了旅游学科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旅游学科知识体系与行业发展变化的关系,从而梳理出旅游课程建设的思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帅   陈定权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更名完成后,学科知识体系重构是一项亟需完成的任务。文章梳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知识体系“自下而上”的演化过程,分析传统二级学科之间的隔阂及其症结,并提出一种“自上而下”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思路;基于“信息=数据+意义”观点,提出一种以数据为基座的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整合逻辑和基本策略。文章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应以数据为基座,响应国家数据发展战略和时代需求,为众多二级学科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加宽阔的平台;呼吁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各级各类政策文件中的表述统一,便于全社会认识和接纳信息资源管理学科。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明杰  王琬琳  
[目的/意义]我国古籍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在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从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建设和发展古籍保护学势在必行。[研究设计/方法]对当前开办古籍保护专业(或研究方向)的26所院校的学科建制及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从该学科的概念内涵、学科边界和学科建制三方面对古籍保护的学科范畴进行了理论梳理;以新文科融合发展的思路,建构古籍保护学的知识体系和课程框架。[结论/发现]古籍保护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古籍实体和内容,传承古籍知识及版本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学科;其知识体系主要由古籍本体、古籍鉴定、古籍编目与分类、古籍保护理论、古籍保护方法及技术组成;其课程设置在原生性保护、再生性保护和传承性保护三个层次上,实现文献学、文字学、印刷学、装帧学、材料学、生物学、化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创新/价值]对古籍保护学学科范畴的界定,所构建的古籍保护学知识体系和课程框架,对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古籍保护学的多学科融合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绪松  曹平  龙虎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倪国栋  杜月  黄付帅  杜斌  张利忠  
立足于知识管理视角,根据代建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在现有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从项目阶段、知识领域和组织层级三个维度,对代建单位所需的工程管理知识进行分类,通过分析知识体系的内部结构,构建三维知识结构图,并提出代建单位知识体系的系统模型,为代建单位更好地进行知识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孙冉  
文章通过对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多样化复杂性、开放化容纳性、层次化结构性、交叉化联系性等特点的分析和论述,研究了网络环境下知识体系的结构特点和要求,探讨了知识体系的网络性结构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俊文  高华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对建立统一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框架的研究,然后提出了建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并对建立统一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框架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