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80)
2023(2360)
2022(1996)
2021(1748)
2020(1486)
2019(3201)
2018(3192)
2017(6301)
2016(3240)
2015(3699)
2014(3652)
2013(3816)
2012(3505)
2011(3040)
2010(2995)
2009(2817)
2008(2866)
2007(2671)
2006(2507)
2005(2373)
作者
(9630)
(8141)
(7883)
(7882)
(5058)
(3841)
(3550)
(3079)
(3013)
(2954)
(2855)
(2731)
(2722)
(2645)
(2607)
(2527)
(2499)
(2350)
(2327)
(2248)
(2182)
(2076)
(1942)
(1940)
(1846)
(1845)
(1834)
(1771)
(1661)
(1640)
学科
(21521)
税收(20097)
(19934)
(14739)
管理(13492)
(12464)
企业(12464)
(12042)
经济(12036)
技术(10334)
(7450)
技术管理(5871)
方法(5173)
数学(4592)
数学方法(4567)
财政(4043)
(3671)
贸易(3669)
(3591)
(3571)
(3494)
(3490)
(3147)
财务(3139)
财务管理(3139)
收入(3005)
企业财务(2968)
中国(2681)
农业(2665)
新技术(2552)
机构
学院(47689)
大学(46354)
(20652)
经济(20295)
管理(17978)
(15412)
研究(15403)
理学(15291)
理学院(15177)
管理学(15039)
管理学院(14945)
中国(11534)
(10827)
财经(10537)
(9544)
(9488)
科学(9299)
(8820)
税务(8367)
(8251)
(8184)
财经大学(7575)
(7041)
研究所(6989)
(6974)
(6701)
中心(6500)
经济学(6493)
业大(6469)
技术(6420)
基金
项目(29315)
科学(22876)
研究(21990)
基金(21099)
(18702)
国家(18603)
科学基金(15718)
社会(14078)
社会科(13575)
社会科学(13571)
(11330)
基金项目(10916)
(9404)
自然(9393)
自然科(9206)
自然科学(9205)
编号(9102)
教育(9100)
自然科学基金(9048)
资助(8495)
成果(7360)
(7359)
创新(7062)
重点(6543)
(6445)
(6411)
国家社会(6409)
项目编号(6336)
(6316)
(6249)
期刊
(21758)
经济(21758)
研究(20193)
(14933)
(14245)
税务(13231)
(11788)
中国(9291)
学报(7220)
技术(7000)
管理(6555)
科学(5956)
(5686)
大学(4921)
学学(4791)
财经(4437)
技术经济(4381)
国际(4271)
(4164)
(4164)
涉外(4164)
农业(4140)
经济研究(4138)
科技(3822)
(3749)
(3580)
教育(3511)
财会(2873)
(2790)
论坛(2790)
共检索到79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建华  
第四,知识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它的价值是指凝聚在技术成果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和科研过程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只能在商品的流通和交换领域中表现出来。它的使用价值是能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提供高效率、高效益的生产力,实现大幅度的技术进步,但需要在一定物质技术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霖  
我国税收立法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已初步构筑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框架。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税收法制建设的新要求,税收立法上尚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税收立法在立法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税收立法技术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茱莉亚·德容  张瑛  
一、引言近年来,数字化的发展规模和应用范围十分显著。数字化的处理和计算速度呈指数式增长,微型芯片的进步使数据的存储能力大为提高。这些趋势促使人们将智能设备的大量使用作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户网络不断成长并产生更多的数据,为诸如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的、颠覆性技术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无处不在的技术给政策制定者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企业、个人和政府都在其各自领域发现了互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怀祖  石恒贵  
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技术转让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梳理,深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现行技术转让税收优惠政策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技术转让税收优惠政策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伟  
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催生了新的经济业态,导致产品制造模式、企业组织结构等发生深刻变革,也对税收征管造成显著影响。本文认为新业态加大了税收征管难度,而新技术则为税收征管创造了机遇,税务机关需要通过重塑现代税收征管模式来应对新业态的挑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靖翔  岳树民  
税收法制化进程不仅需要完善税法的结构和内容,更要改善税收法律的立法质量。只有提升税收立法技术,综合利用立法预测、立法规划、立法表述等各立法环节的科学化方法和操作技巧,才能改善税收法律质量,进而完善税法的结构和内容。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声丰  
清代前期,长距离贸易的兴盛,推动了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流,粤海关也由此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商品流通枢纽之一。清代前期粤海关对全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既为全国各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全国各区域之间的商品流通,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推动了广东自身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乾隆朝以后,粤海关税收增长主要依赖其良好的区位条件、发达的交通、优惠的外贸政策以及繁华的商品流通所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旭君  姚玲珍  
分析比较新加坡、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商品住房市场税收政策调控的具体方式,研究发现:房地产转让价值税和房地产转让所得税是最为常用的税收调控工具。针对短期投机行为,两者的税率分别为住房价值的10%~15%和住房转让所得的50%~80%,可见我国针对短期投机行为的税率设置严重偏低。从调控效果看,由于杠杆效应的存在,房地产转让价值税比转让所得税在住房市场调控中更加有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仲芳  李春根  舒成  
提升税收公平有助于促进税收遵从。税收公平既包括税收制度公平,也包括税收执法公平。因此,要实现税收遵从,应推进税制结构优化,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推进税收执法规范化,促进税收执法公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有为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职责功能的调整、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加速,标志着我国改革进入到更全面、更深刻的崭新阶段。在新形势下,各职能部门面临着如何转换职能的问题。就国家税收工作而言,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市场更有效调节经济,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变市场的自发作用为国家对市场的自觉利用,是税收职能调整的大方向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怡  余向荣  
现代税收起源于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与现代议会政治的形成联系在一起的。具体地说,一方面文艺复兴运动使人的价值重新被“发现”,公民意识逐渐萌生;另一方面私人财产权开始得到承认。在此基础上,随着王室开支和战争费用的增加,国王要求增加赋税、支配更多的经济资源,但是支出规模增长如此之快以致拥有财产而负有纳税义务的新贵族和新地主不得不进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潘明星  
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潘明星一税收中性作为一种思想,虽可追溯到十八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关于国家不干预经济,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观点,但税收中性作为一种原则提出,则与现代税收效率原则密不可分。近代西方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的经济效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元伟  
税收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治理中居于基础治理的层面。准确把握税收的本质及其活动规律,是我们完善税收治理体系、提高税收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税收本质的认识分歧、税收研究的结构失衡、税收理论的创新不足、税收分析的应用欠缺等,直接影响着税收实践的顺利进行。因此,从哲学感知、范畴结构、认识方法、历史逻辑、基础理论、学科交叉等多个方面,对税收认知的整体框架进行科学的再梳理,推进税收学框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当今提高税收研究水平的重要路径。本文试图从税收产生的历史逻辑入手,通过对历史变迁中税收现象的特征抽象,描述税收的本质内容;从税收影响的效应范围入手,通过对税收属性的演绎和归纳,描述税收学的研究范畴及范围;从税收研究的方法关系入手,通过对现有税收认知的逐层类推和因果分解,描述税收研究方法的层递适用;从税收实践的求解主题入手,通过对税收理论与税收实践的结合错配分析,描述税收实践的理论渴望和目标追求;从税收认知的科学路径入手,通过对税收学科框架体系的完善及重构,描述税收学整体的框架形态和内恰实质。最终,本研究旨在为我们开展税收研究和税收实践提供必要的哲学基础、理论基础、历史基础和认知基础,以推动税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水平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