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0)
2023(12271)
2022(10609)
2021(9822)
2020(8338)
2019(18820)
2018(18790)
2017(35020)
2016(18924)
2015(21202)
2014(21153)
2013(20591)
2012(19033)
2011(17175)
2010(17621)
2009(16534)
2008(16381)
2007(15272)
2006(13067)
2005(11698)
作者
(54468)
(45559)
(45212)
(43374)
(28907)
(21946)
(20804)
(17605)
(16918)
(16380)
(15310)
(15301)
(14536)
(14288)
(14215)
(14147)
(14066)
(13443)
(13342)
(13064)
(11411)
(11310)
(10919)
(10447)
(10362)
(10279)
(10121)
(10069)
(9214)
(9164)
学科
(74494)
经济(74431)
管理(59120)
(57953)
(48780)
企业(48780)
方法(32943)
数学(27964)
数学方法(27685)
技术(21709)
(20772)
中国(20361)
(18925)
(18863)
业经(16926)
理论(14570)
(14532)
贸易(14522)
(14145)
(14106)
农业(13918)
地方(13848)
技术管理(13687)
(12085)
银行(12048)
(11972)
(11869)
财务(11831)
财务管理(11793)
(11456)
机构
学院(270909)
大学(268207)
(108274)
经济(105813)
管理(102634)
理学(87619)
研究(87369)
理学院(86663)
管理学(85152)
管理学院(84617)
中国(65772)
(56261)
科学(54615)
(49146)
(44413)
(44149)
(43489)
中心(41261)
研究所(40084)
业大(39574)
财经(38883)
(36329)
师范(35941)
北京(35205)
(34980)
农业(34777)
(34574)
经济学(33555)
技术(32796)
(31352)
基金
项目(175007)
科学(136960)
研究(131389)
基金(123048)
(106684)
国家(105750)
科学基金(90361)
社会(81381)
社会科(77016)
社会科学(76996)
(72071)
基金项目(64942)
教育(62307)
(59374)
自然(57167)
自然科(55865)
自然科学(55851)
编号(55301)
自然科学基金(54865)
资助(49355)
成果(44918)
(41921)
重点(39837)
课题(38678)
(38529)
创新(38311)
(38068)
项目编号(33786)
大学(33172)
科研(33166)
期刊
(121864)
经济(121864)
研究(78550)
中国(57097)
学报(41202)
(40543)
(39919)
管理(38875)
科学(37677)
教育(37621)
大学(30562)
技术(28586)
学学(28298)
农业(27009)
(22302)
金融(22302)
业经(21196)
经济研究(19834)
财经(19185)
(16639)
技术经济(15863)
图书(15619)
(15480)
科技(15425)
问题(15363)
(13369)
论坛(13369)
(13223)
商业(13115)
(12654)
共检索到405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佳楠  
文章基于当前技术哲学政策转向的趋势以及创造力在科学技术进步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对创造力本身蕴含的主体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性进行分析,对当前不同科学技术领域中对创造力最近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阐明了当前创造力在促进科技进步以及科技政策转向中的现状,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相关的研究方法,对创造力在技术哲学中的本质含义进行了考量,进一步提出"创造"在当前和未来的技术政策中所潜藏的哲学意蕴。在对创造力哲学本质进行追本溯源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创造力的发展涉及到人之为人的本性,反映出人类未来应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宏伟  庞学光  
技术哲学具有"技术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特性。基于技术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职业教育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育评价方面的"技术性"与"人文性"未能均衡发展。技术哲学对技术全面而深刻的反思为职业教育以上问题提供了思路,同时为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确立了应然指向,即培养目标应指向"技术性"与"人文性"兼备的人才,课程内容应该确立技术知识的核心地位并引入技术伦理教育内容,教育评价应该实现技术能力评价与技术伦理评价的有机结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立峰  
职业精神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并取得一批开创性成果,然而有关其基本问题的阐述仍有探讨余地。技术哲学立足现实、关照理论,为职业精神的内涵、要素和特征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技术哲学视野下,职业精神的理论内涵表现为:职业活动中个体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理想境界和现实境遇的三重统一;实践内涵体现为:敬业乐群的至善关照与诚信守德的理实合一。由职业精神的内涵剖白,引申出其主要构成要素为:个体对职业认知的体悟与理解、职业情感的专注与执守、职业认同的评判与悦纳、职业理想的热爱与追求。沿循职业精神的内涵阐扬和要素归纳,其基本特征彰显为:政治性的本质言说、民族性的地域表达、公共性的普适功用、推变性的生成构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尹效国  
创新更加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营管理机制,是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主要经营者不懈努力的方向。企业在搞好"有形"的基础管理过程中,更要注重内化于企业基础管理之中"无形"的企业文化的修炼,用企业文化赋予企业管理一种生命和"正道"。而从管理哲学出发实现企业文化的建构,有助于从纷繁复杂、多样变化的企业文化建构路径中寻求"不变的存在",实现企业管理的简单统一。拥有优秀管理哲学思想的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应通过广泛的沟通与交流及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不断促进管理哲学向企业文化转化,进而达到以企业文化为根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初晓琳  敖祖辉  
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在社会政治构建现实的需求下,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哲学研究在当今乃至未来的学术界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甚至排在了学术研究的首位,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从文化视角下研究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其关键点在于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与把握。在中国特有的文化环境与历史环境影响下,我国社会政治与政治文化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是我们进行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真正对象。在多元的文化视角下,以自我反省的方式来实现现实的政治构建,对现有的研究原则与前提进行必要的检讨与反省,并对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进行诠释与反思,为学术界达成共识提供理论基础,以期为各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安涛  李艺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理论的建构需要两个前提条件,即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教育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技术形态"的判断,技术哲学为教育技术理论的建构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在技术哲学的视野下运用演绎逻辑的方法,从教育技术本质观、认识观、价值观、实践观和审美观等维度,可以勾勒一幅较为完整的教育技术理论图景:从关系思维的认识角度审视教育技术,认为教育技术本质上是生成的,教育和技术相通相融;应克服单一的价值取向,守护"手段"和"目的"相结合的教育技术价值观,摒弃"效率至上"的审美取向,形成教育技术的艺术化审美观;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还应践行本土化实践观,塑造教育技术的中国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宜康  吴倩  
现代技术的本质是解蔽,技术能够使人的本质力量获得提升。技术作为对象、过程,决定了技术教育的实践和行动导向;技术作为知识、意志,决定了技术教育的技术思维和技术素养养成的教学理念;技术的存在方式决定了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态。技术教育的技术实践教学必须基于产品生产的技术流程进行教学流程再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勇民  王凤华  
人的自觉性存在和主体性存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人所固有的开放性、创造性和超越性为生命的完善奠定了现实基础。终身教育正是基于有限生命的无限发展,关注生命超越性的存在,体现生命全面性的发展,实现生命的可持续性,从而回归教育的本真,实现人的生命意义,凸显生命的主体性,促进人的生命完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正>哲学与技术,是两座学术高峰。攀爬其中的任何一座,都足以耗尽攀登者所有的心力。对于教育技术研究而言,这两座“高山”可能都需要攀爬,才可能登上学术的“尖峰”。教育技术研究的这种特殊性,在于它的研究涉及“人”。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学习分析、思维发展、合作学习等,都是人(学生或教师)在学和教、在使用。因此,教育技术研究就不得不要考虑人的很多“属性”,比如学生的身心特征、心智发展等。特别是心智发展,涉及认知、思维、自尊、主体性、欲望等,极为复杂。教育技术研究如果仅停留于对技术的驾驭,那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就需要哲学。
关键词: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正>哲学与技术,是两座学术高峰。攀爬其中的任何一座,都足以耗尽攀登者所有的心力。对于教育技术研究而言,这两座“高山”可能都需要攀爬,才可能登上学术的“尖峰”。教育技术研究的这种特殊性,在于它的研究涉及“人”。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学习分析、思维发展、合作学习等,都是人(学生或教师)在学和教、在使用。因此,教育技术研究就不得不要考虑人的很多“属性”,比如学生的身心特征、心智发展等。特别是心智发展,涉及认知、思维、自尊、主体性、欲望等,极为复杂。教育技术研究如果仅停留于对技术的驾驭,那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就需要哲学。
关键词: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翻转课堂、微课程、MOOCs的热潮犹在,"红气球项目"已闪亮登场。祝智庭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技术变革教育的大潜力。毫无疑问,技术将继续为教育提供各种难以想象的可能,我们也很好奇,技术还将为人类教育打开什么样更惊奇的大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屠瑞旭  
作为"立体人",在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时,势必受到与之相关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及时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德育的实效性研究是一个考虑内外因素及关键因素的多变量的综合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志刚  
传统德育教学话语体系对于话语描述的忽视消解了教师的话语力量,使其陷于悖论性的话语困境。现代生命哲学重心在于促使德育话语在批判性、反思性和引导性方面转变,通过哲学属性话语范畴的描述性挖掘,不断完善德育教学话语逻辑架构意义生成与路径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贺武华  方展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振宇  
如何将源于西方的儿童哲学项目本土化是过去三十年以来教育者们普遍关注的关键问题,而从中国智慧传统的奠基者及其教学实践出发来重思和发展儿童哲学的既有模式,则是化解此问题的必由之路。孔子的对话教学在"无知"精神的秉持、对主动与独立思考的强调、对相互学习的重视,均可表明它与基于苏格拉底对话的儿童哲学存在相通之处,据此可将探究团体的目标、取向和策略予以重构和创新,从而为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哲学话语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