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14)
2023(12625)
2022(10807)
2021(9817)
2020(8489)
2019(19529)
2018(19308)
2017(36996)
2016(20362)
2015(23072)
2014(23174)
2013(22824)
2012(21092)
2011(19179)
2010(19492)
2009(18081)
2008(17920)
2007(16226)
2006(14055)
2005(12411)
作者
(64905)
(54029)
(53995)
(51143)
(34422)
(26159)
(24504)
(21381)
(20404)
(19207)
(18339)
(18180)
(17457)
(17069)
(17008)
(16965)
(16773)
(16179)
(15658)
(15650)
(13832)
(13507)
(13095)
(12371)
(12351)
(11995)
(11992)
(11929)
(11000)
(10912)
学科
(87893)
经济(87799)
管理(59382)
(57724)
(46808)
企业(46808)
方法(44100)
数学(39724)
数学方法(39099)
中国(23162)
(22434)
(20201)
(19711)
技术(17446)
业经(17266)
(17084)
贸易(17080)
(16587)
地方(16382)
农业(15113)
(14025)
理论(13589)
环境(12879)
(12605)
财务(12558)
财务管理(12524)
(12236)
企业财务(11805)
(11803)
银行(11737)
机构
大学(304242)
学院(303250)
(121309)
经济(118621)
管理(115898)
研究(104580)
理学(100946)
理学院(99743)
管理学(97598)
管理学院(97072)
中国(76073)
科学(69988)
(65291)
(61975)
(55492)
业大(53364)
(51306)
研究所(51086)
农业(49798)
中心(47773)
(45347)
财经(41805)
北京(40653)
(38226)
(37972)
师范(37633)
(37604)
经济学(36990)
(35751)
技术(34705)
基金
项目(209911)
科学(163511)
基金(152263)
研究(141739)
(137234)
国家(136169)
科学基金(115071)
社会(89135)
社会科(84610)
社会科学(84581)
(83198)
基金项目(80888)
自然(79177)
自然科(77426)
自然科学(77400)
自然科学基金(75986)
(71155)
教育(65916)
资助(63370)
编号(55340)
重点(48009)
(45428)
(44564)
(43915)
成果(42795)
计划(42498)
科研(41411)
创新(41237)
课题(38916)
教育部(37842)
期刊
(124999)
经济(124999)
研究(81466)
学报(57465)
中国(56050)
(54101)
科学(50887)
大学(41597)
管理(40173)
学学(39781)
(39451)
农业(36556)
技术(28389)
教育(27772)
(22447)
金融(22447)
经济研究(21055)
(20568)
业经(20342)
财经(20318)
问题(18081)
(17437)
技术经济(17075)
统计(16758)
科技(16184)
(16108)
(15590)
业大(15536)
商业(14247)
决策(13718)
共检索到431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喜艳  刘伟  
城市规模一直是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究竟什么规模的城市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文章从城市化过程中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入手对城市规模进行比较静态分析,为城市发展战略中城市规模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当城市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达到均衡的时候,城市规模也达到均衡。技术和城市地价会对均衡的城市规模产生影响,其影响方向经过比较静态分析之后,得出两个结论:技术对城市规模的影响是反向的;城市房价对城市规模的影响是正向的。文章利用北京市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两个结论,并针对这两个结论给出简单的经济解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文武  左飞  
基于我国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GMM和门槛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对我国城市贫困的协同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城市贫困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城市规模在达到"最优规模"之前,通过"规模红利"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贫困问题;产业结构与城市贫困的关系在不同地区不尽相同,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贫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的转移有利于改善城市贫困,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贫困之间呈现出U型关系;城市中过高的服务业比重将妨碍"规模红利"的发挥,对城市贫困具有消极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鸿鹰  武康平  
本文用OLS方法测算我国各省、三大区域以及全国的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和经济规模分布Pareto指数(1997年、2000年和2003年),对Pareto指数进行跨区域和跨时间的对比分析,并实证分析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我国的城市规模分布显著地服从Pareto分布,并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工业化、产业结构以及运输能力对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具有显著影响,而工业化和运输能力则是影响城市经济规模分布的重要因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兴辉  马雪筠  
摩天大楼的发展与城市规模有关吗?为回答该问题,本文首先设计一种与现有城市摩天指数算法不同的方法,即基于城市中的摩天大楼群体的规模与结构,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出城市摩天指数;然后基于中国34个主要城市相关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城市规模及产业结构对城市摩天指数的影响,进而推断出:城市规模及产业结构对城市摩天大楼的发展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森圣  张宗益  
采用我国1994-2011年的地级市数据,在多维度测算城市规模分布的基础上,使用联立方程考察了城市规模分布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城市规模分布趋向大城市集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恶化,这一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趋向大城市集聚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缓解,但是在西部地区却恶化了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和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缓解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认为地方政府应考虑区域差异及自身禀赋,依此选择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孔爱国  郭秋杰  
本文着重分析城市里面空气和水的污染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在一个城市中,一些企业一定要投入一部分资源来生产产品,比如投入煤和石油,在生产过程中会向空气和水中散发出SO_2、CO等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在考虑这一问题时,一般认为工厂本身产生的污染对它自身的生产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它们生产的地点是处在特定的条件下,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青玉  陈逸  陈志刚  
随着当前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乡~城"转移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城市居民对住宅和公共基础设施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在高需求的拉动下,不仅住宅地价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住宅地价的变化也会对城市规模的扩张产生一定程度的引致效应。本文基于城市规模扩张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反映住宅地价变化与城市规模扩张间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中国大陆48个典型大中城市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住宅地价的上涨会显著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张,但随着住宅地价的持续上升,其对城市规模扩张的作用将呈现"倒U型"的变化规律。此外,在处于不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城市中,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住宅地价上涨对城市规模扩张的影响弹性越大: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住宅地价持续上涨对城市规模扩张的负向抑制作用也会越明显。最后论文从完善城市土地市场尤其是住宅地价管控的角度,提出了引导城市规模有序扩张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青玉  陈逸  陈志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久文  张超磊  闫昊生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关键发展时期,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但与此同时也衍生出很多城市问题,中国是否应该限制大城市的发展成为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包含异质性个体的城市内生性理论框架下,重点分析中国城市的最优城市规模和均衡城市规模的差异,并衡量差异带来的经济效率损失。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均衡规模均超过其最优规模,但规模差异所带来的经济效率损失较小。从经济效率的角度考虑,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中国应该继续鼓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效龙  张世全  冯长春  
综合运用分形、马尔科夫转移矩阵、等级钟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等级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①城市规模等级分布趋于"扁平化",首位城市郑州的垄断性较弱;城市在不同规模类型间的转移过程中,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转移概率低,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转移概率高,中等规模城市数量增长缓慢;城市个体位序的变化相对较小,城市规模发展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和连续性;②城市规模分布依然以省辖市为基础,在省辖市与周围县市的空间互动上,开封和平顶山对周围县市有显著的极化作用,郑州和新乡对周围县市产生了极化作用但不显著,其余省辖市与周围县市未形成紧密的空间互动关系。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文  
研究城市规模分布,有益于正确认识现有的城市数量和规模,为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以市辖区年末总人口为指标计算,2008年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帕累托系数为1.2169,基本符合位序—规模法则;而以市辖区非农业人口为指标计算的城市规模分布的帕累托系数为1.0061,城市规模分布的均匀程度降低。除了极少数例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城市规模分布的帕累托系数相对较高,而经济发展落后的省区相对较低;与省区层面比较,国家层面的城市规模分布更均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斌栋  王言言  张志强  李琬  
鉴于以往研究较少关注城市规模分布形态的规模差异性和城市规模分布演化与城市增长模式之间的关联,论文基于1953—2010年中国6次人口普查数据,选择了全部城市(包含地级市市区和县级市)和地级市(地级市市区)2种样本组,对中国城市位序规模分布的形态特征、演变趋势及其与Gibrat定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主体符合Zipf定律的线性分布,但两端即小城市和超大城市因规模不足而偏离线性分布,这一现象也得到全球各国证据的支持;从演化角度来看,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在早期逐渐分散化并偏离Zipf定律,但从2000年开始转而向符合Zipf定律的方向回归,其中大城市率先在1990年就开始了转向,与这一阶段城市人口随机增长表现出耦合性,从而验证了Zipf定律和Gibrat定律的逻辑一致性。该发现对于促进中国城市规模分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丽群  张少华  
性别工资差距是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常见现象,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张给劳动者带来了规模工资溢价,但不同劳动者获得城市规模工资溢价存在差异,那么,城市规模是否有助于缩小性别工资差距呢?基于最新的2017年中国247个城市的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构建两步回归计量模型来检验城市规模是否影响了性别工资差距。实证结果显示,233个城市中的男性劳动力拥有更高的薪资水平,但女性劳动力获得城市规模工资溢价比男性高,从增量上缩小了与男性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城市规模每增大1%,女性获得的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比男性高0.097%。可见,性别工资差距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减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桂新  武俊奎  
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本文利用数据包络(DEA)分析方法测算我国227个地级市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并建立分析模型,验证城市规模、空间结构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土地财政推动土地非农化导致城市规模扩张,户籍制度阻碍劳动城市化导致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这降低了城市空间利用效率,进而使得碳排放强度上升。我国可以通过纠正这种扭曲,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强度从而达到减排目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超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中国的城市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劳动力需求越发强烈,而非正规就业作为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是改善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关注城市规模变化后非正规就业者的实际收入情况,有利于非正规就业者进一步融入城市,推动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我国城市规模和非正规就业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模与非正规就业收入正相关;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在行业类型、户口类型以及技能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市规模提高了拥挤效应,但其知识溢出效应、厚劳动力市场效应及减贫效应显著,非正规就业者来到大城市就业利大于弊。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非正规就业者权衡城市就业做以指导,对政府培育非正规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等提供借鉴及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