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2)
2023(11330)
2022(8725)
2021(8002)
2020(6524)
2019(14434)
2018(14684)
2017(27387)
2016(15193)
2015(16406)
2014(16091)
2013(15338)
2012(13481)
2011(11947)
2010(11594)
2009(10685)
2008(10598)
2007(9149)
2006(8341)
2005(7624)
作者
(43321)
(36190)
(36148)
(34443)
(23045)
(17453)
(16257)
(14174)
(13963)
(12797)
(12567)
(11991)
(11848)
(11471)
(11452)
(11084)
(10835)
(10817)
(10497)
(10401)
(9192)
(8868)
(8860)
(8365)
(8288)
(8068)
(8054)
(7884)
(7206)
(7144)
学科
(58530)
经济(58446)
(44176)
管理(42735)
(34745)
企业(34745)
方法(23527)
中国(20661)
数学(20650)
数学方法(20490)
(19594)
业经(15095)
技术(14966)
(14623)
(14307)
农业(13641)
(11331)
(11326)
贸易(11323)
(11072)
(10562)
地方(10188)
(9670)
银行(9621)
(9267)
金融(9267)
(9207)
技术管理(8795)
人口(8773)
产业(8760)
机构
大学(207770)
学院(206261)
(87781)
经济(86243)
管理(77736)
研究(75253)
理学(67605)
理学院(66868)
管理学(65656)
管理学院(65276)
中国(55053)
科学(46039)
(43913)
(42009)
(39054)
(38696)
研究所(35668)
业大(34796)
中心(33256)
农业(33077)
(30985)
财经(30794)
(28311)
经济学(27520)
北京(27374)
(27051)
师范(26654)
(26378)
经济学院(24843)
(23879)
基金
项目(143439)
科学(113347)
基金(105482)
研究(100640)
(94979)
国家(94181)
科学基金(79893)
社会(66911)
社会科(63482)
社会科学(63464)
基金项目(55953)
(55447)
自然(51727)
自然科(50631)
自然科学(50615)
自然科学基金(49760)
(47351)
教育(46371)
资助(41244)
编号(38621)
重点(32741)
(31684)
(30953)
(30794)
成果(30362)
国家社会(29026)
创新(28918)
科研(27415)
教育部(27084)
课题(27076)
期刊
(94569)
经济(94569)
研究(62162)
中国(46672)
(38315)
学报(38234)
科学(34725)
管理(29233)
(28938)
大学(28664)
学学(27219)
农业(25464)
教育(23429)
技术(18590)
(18526)
金融(18526)
经济研究(16372)
业经(15749)
财经(15559)
(14025)
(13532)
问题(12710)
科技(11243)
技术经济(10976)
(10886)
业大(10534)
商业(9595)
(9491)
现代(9069)
世界(9041)
共检索到309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宁晶  范梓腾  
中国已步入低生育国家行列,并处于经济产业智能化的重要转型期。文章使用2017年CGSS调查数据,构建了反映职业常规任务强度的指标,用以表征劳动者面临的职业自动化替代风险,并且采用二分类逻辑斯蒂回归验证自动化替代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职业的自动化替代会抑制劳动者的二孩生育意愿。与非常规任务群体相比,更容易被自动化替代的常规任务群体的二孩生育意愿更低。自动化替代的抑制效应在社会经济地位较高、住房面积较小的劳动者群体中更加明显。上述发现丰富了学界对二孩生育意愿在经济产业智能化转型时期生成机制的多元理解,拓展了经典生育成本路径在技术变革背景下的应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红丽   张晓慧   盖振睿  
依据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考量基本养老保险对我国已婚青年劳动力生育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养老保险显著促进了已婚青年劳动力的生育意愿;这一影响存在异质性,对35~45岁、男性、农村、家庭收入较低的青年劳动力生育意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基本养老保险对生育意愿的替代效应不明显,而是通过提高生活幸福感和当期消费支出从而提升已婚青年劳动力的生育意愿,表现为显著的收入效应。鉴于此,需要注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其他社会福利政策的配套和协调,从而有效释放生育需求、促进我国育龄劳动力生育意愿的提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惠敏  
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是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如何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对策,但缺乏时效性。对此,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即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取决于政府的意愿和能力,进一步扩展到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组织之间的博奕层面。据此验证改革开放以来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的演进和下降的原因,提出提高我国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继红  苏华山  张成  
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在于探明目前低生育意愿的根本原因。基于机会成本理论,引入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从生育二孩的成本与收益两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并根据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生育过程中的疼痛或危险性、一孩抵触、休闲时间的减少、没人带孩子、经济承受能力、优生少生、更多家庭纠纷这些因素对二孩生育意愿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是制约人们自主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而其中的隐性成本则是导致女性二孩生育意愿普遍低于男性的原因。结合不同地区的人文社会环境考察二孩生育意愿的地区差异,结果发现,地区差异对二孩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人口政策的具体实施也应该把地区差异考虑在内。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赖俊明  徐保红  
农村劳动力迁移首先要看劳动者是否有迁移就业的意愿,就业意愿是研究培训需求和迁移就业决策的基础。地处大城市郊区的农村劳动力,既有一般农村劳动力所具有的个体特征,也具有郊区农民所特有的个体特征,其就业观念更为复杂。因此,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农村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影响其就业意愿的个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改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观念是进行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第一步;(2)无业和务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强烈;(3)通过有效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加强就业培训,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骏   汪伟  
曾被视为生育主力军的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近年来持续走低,因而深入了解他们的生育行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失业风险对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失业风险会降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失业风险对女性和青年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负向影响更明显;失业风险通过感知不确定性效应、预期收入效应和人口回流效应降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失业风险还会显著推迟流动人口生育二孩时间。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就业不确定性与个体生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对促进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望书   孙旭  
人工智能及控制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对劳动者就业具有替代效应。当前国内研究大多以职业的人工智能替代风险作为测算对象,较少直接关注异质劳动者的人工智能就业替代风险。本文基于工作任务方法,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选取劳动者个人特征、工作任务和从事职业特征三方面输入变量,运用机器学习模型测算每一劳动者个体的替代概率。依据个人特征将劳动者划分为12个异质性群体,对比分析异质劳动者群体的就业替代风险。结果表明:(1)我国处于低、中、高替代风险等级的劳动者份额依次为52.9%、24.2%和22.8%;(2)“使用互联网”工作任务、所从事职业的“学历要求”和“培训要求”三个变量对劳动者的替代风险影响较大;(3)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群体的平均替代概率较高,其中处于23~35岁劳动者的替代概率最低;(4)职业流动是化解劳动力市场总体替代风险的有效途径,但其效用对劳动者个体是非对称的;(5)部分高风险劳动者的替代风险倾向于固化,需警惕其替代风险转化为失业风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惠敏  
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能力和意愿是影响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重要因素。无论从理论分析还是从实践考察,我国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能力和意愿都不强,因此,增强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意愿和增强工会组织的谈判空间和谈判能力,能更好地丰富和发展收入分配理论,提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的比重,深化我国工会体制改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弓秀云  
采用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中国不同性别劳动者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抚养或赡养子女老人数量、家庭独立收入来源人数、单位性质、工作状况对男性和女性退休意愿影响显著,但又有较大差异;闲暇消费水平和期望退休年龄影响显著且较为一致。研究结论有助于了解公众的退休意愿,对退休年龄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恒  高中华  徐燕  
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考察了人工智能场景下的AI技术替代感对工作场所人与AI合作意愿的中介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通过对364份员工两阶段匹配的数据检验发现:AI技术替代感对工作场所人与AI合作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AI技术替代感通过引发AI焦虑进而降低人与AI的合作意愿;个体控制感会缓冲AI技术替代感对AI焦虑的正向影响,进而调节AI技术替代感通过AI焦虑对人与AI合作意愿的间接影响。低控制感个体在面临技术替代感时,更会体验到AI焦虑,进而产生较低的人与AI合作意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菊华  
文章在分析了单独二孩政策下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后发现,不足15%的流动人口、约22%的单独人群明确表示要生育二孩。单独(尤其是丈夫为独生子)、已育一女的人二孩生育意愿分别强于双独和双非、已育一子的人;若丈夫为独生子且育有一女,则二孩生育意愿高于其他人群。由此可得出两点初步结论:一是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意愿已成为一种"新常态",政策调整虽可能释放出一定的生育潜能,但难以使生育意愿出现较强反弹;二是对男孩的需求依旧是刚性的,这会使生育数量意愿具有不确定性,进而使中国的生育率不会像韩国或日本那样低。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纪锡坚  
劳动者自动离职,也称擅自离职,是指劳动者未经用人单位同意或未事先告知用人单位,随意或擅自脱离所在工作岗位和所在单位的行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者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更加方便和自由,但仍有许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劳动者不能正确行使权利,不按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解除劳动合同,而采取自动离职方式来随意处置双方劳动关系。实践中,劳动者自动离职后,用人单位一般做法是,停止支付工资,并停止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本期杂志出版发行时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就不妨聊聊"劳动"这个似乎有些过时的话题吧。被誉为"硅谷天使"的美国创业投资家彼得?蒂尔把进步描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水平的广泛进步,重在复制已有经验;另一种是垂直的深入进步,重在创新的探索尝试。而这恐怕也可以用来描述两种不同的劳动形式。一种是相对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劳动,重在数量上从1到n的积累;另一种是非标准化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创造性劳动,重在质量上从0到1的突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无数从事着前一种劳动形式的普通劳动者以难以想象的辛勤付出造就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但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矛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咸金坤  汪伟  兰袁  
经济学理论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从而改变企业的要素结构、通过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应对,但不同类型的企业对老龄化做出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整体来看,人口老龄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资本劳动比,但资本劳动比的上升并不一定表现为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在规模较大、融资约束较轻的企业,老龄化促使其用固定资产投资替代了劳动,但在规模较小和融资约束程度较为严重的企业,人口老龄化并没有显著提高其固定资产投资,只是缩小了其劳动力雇佣规模,说明企业规模和融资约束是影响企业要素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此外,文章还发现人口老龄化主要促使企业利用资本替代低技能劳动力,而人口老龄化的资本替代劳动效应在资本密集型、生产率水平较高和非出口企业中更为显著。文章从微观企业投资视角拓展了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效应的研究范畴,并通过规模效应和融资约束角度分析了制约工业企业提高智能化生产程度的因素,从而对传统的见解提供了有益的补充。文章的研究结论能够为政府制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助力企业要素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提供经验证据的支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宗社  
本文以重庆市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迁移意愿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对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来说,受教育年限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迁移意愿影响显著;对非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来说,性别、年龄、婚姻以及每周工作天数对迁移意愿影响显著;非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迁移意愿显著高于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迁移意愿。基于此,提出了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及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