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42)
2023(19205)
2022(15921)
2021(14608)
2020(12118)
2019(27192)
2018(27002)
2017(51329)
2016(28171)
2015(31363)
2014(31352)
2013(30946)
2012(28579)
2011(25965)
2010(25856)
2009(23547)
2008(22878)
2007(20381)
2006(18056)
2005(16136)
作者
(84232)
(70048)
(69682)
(65913)
(44664)
(33562)
(31319)
(27553)
(26719)
(25090)
(23770)
(23723)
(22489)
(22093)
(21633)
(21616)
(20880)
(20856)
(20130)
(20041)
(17636)
(17297)
(17097)
(15889)
(15791)
(15535)
(15532)
(15513)
(14103)
(13846)
学科
(120770)
经济(120650)
管理(79313)
(78790)
(62853)
企业(62853)
方法(50850)
数学(43832)
数学方法(43418)
中国(35099)
(33960)
地方(29294)
业经(28486)
(26832)
(25294)
农业(23435)
技术(22384)
(21988)
贸易(21973)
(21236)
(20363)
环境(18767)
理论(18598)
(18311)
银行(18236)
(17958)
金融(17957)
(17873)
(17490)
产业(17178)
机构
大学(404419)
学院(402968)
(162620)
经济(159258)
管理(156163)
研究(141227)
理学(135109)
理学院(133543)
管理学(131237)
管理学院(130520)
中国(103278)
科学(88845)
(87488)
(73531)
(71981)
(71848)
研究所(65756)
业大(64378)
中心(63273)
(59981)
农业(57793)
财经(57765)
北京(55419)
(54623)
师范(53976)
(52653)
(50953)
经济学(49005)
(48642)
经济学院(44352)
基金
项目(277612)
科学(217583)
基金(200096)
研究(199877)
(176679)
国家(175183)
科学基金(149171)
社会(126310)
社会科(119816)
社会科学(119787)
(109328)
基金项目(106315)
自然(97317)
自然科(95053)
自然科学(95029)
自然科学基金(93348)
(92484)
教育(91707)
资助(81701)
编号(80489)
成果(64540)
(62957)
重点(62944)
(60494)
(58158)
课题(56471)
创新(54294)
科研(52792)
国家社会(52211)
教育部(51466)
期刊
(179524)
经济(179524)
研究(118586)
中国(81385)
学报(69528)
(67337)
科学(62082)
管理(57679)
(52119)
大学(51876)
学学(48934)
教育(48249)
农业(46417)
技术(36259)
(35742)
金融(35742)
业经(30787)
经济研究(28934)
财经(28117)
(24399)
(24143)
问题(23950)
科技(21278)
图书(20739)
技术经济(20651)
(19246)
商业(18555)
理论(18222)
业大(18033)
现代(17885)
共检索到596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一  王婷  柳春  高夏玫  
通过构建深度学习技术“企业—专利—论文”数据库,从空间认知视角研究了深度学习技术对其产业化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深度学习技术确实能促进本地和周边地区技术产业化;(2)就影响机制而言,深度学习技术主要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来推动技术产业化;(3)深度学习技术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沿海地区及技术高关联行业中,深度学习技术对其产业化作用更大;在技术发展前期,深度学习技术对其产业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本地,但在技术发展后期,深度学习技术对其产业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周边地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伟   王子豪  
探究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缓解城乡消费不平等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08—2021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将“宽带乡村”试点工程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考察了乡村数字技术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缓解城乡消费不平等。机制在于,乡村数字技术发展通过提高收入水平与改善收入分配、改变消费观念、降低信息获取成本缓解城乡消费差距。乡村数字技术具备时间累积效应与强外部性特征的双重属性,不仅随时间累积对本地产生影响效应愈加强烈,而且对相邻地区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对缓解我国城乡消费不平等具有重要贡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易子榆  魏龙  王磊  
全球经济正在步入以数字和绿色发展为特征的新时代。基于OECD国际投入产出表2005~2018年66个国家的数据,文章将数字产业技术发展影响碳排放强度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纳入同一框架,并采用PVAR模型对综合效应做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1)数字产业自身技术发展的过程会增加碳排放强度,但能通过赋能上下游产业技术革新实现碳减排,整体上有效推动国家低碳转型发展。(2)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是数字产业技术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的主要路径。(3)相比于数字制造部门,数字服务部门技术水平提升会引致更多的碳排放,但技术赋能的碳减排效应也更显著。(4)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降低数字产业技术发展中产生的碳排放,还能进一步释放数字产业技术赋能的碳减排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鲁兴启  
区域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特色经济,其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能使整个区域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在区域发展中,技术预见推动区域产业技术发展,它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导航器,对区域技术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查啸虎  
当代高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趋势对高等学校的召唤查啸虎(安徽师大教育系)(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X射线、铀的天然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物理学领域发生了一场重大的革命,导致了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创立。此后,其它自然科学领域也相继发生了一连串的重要变革,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春  陈海东  
基于“生产率悖论”研究视角,利用中国地级市层面数据,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定量分析了信息技术发展对我国地级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周期内,信息技术发展显著促进了我国地级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信息技术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消费水平,推动了要素合理配置和消费结构升级,最终提高了生产率水平;在模型中引入城市地理区位和人口规模等虚拟变量,结果表明中西部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要显著大于东部地区,且中小城市的提升效应也要高于大城市,以上均证明“生产率悖论”并不符合中国地级城市发展的现实情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模块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内分工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扩展Hausmann和Klinger提出的产品空间结构模型,深入分析了模块化技术发展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微观作用机理。并进一步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揭示了中国模块化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给出了如何更好利用模块化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茂初  马新  
中国入世过渡期已经结束。本文分析了WTO后过渡期WTO相关条款将对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制约,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应对入世过渡期结束后对产业技术发展的对策: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作为重要目标、强化自主创新作为根本手段、调整利用外资促进产业技术发展的策略、营造有利于产业创新的政策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婧雯  
我国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弊端凸显,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生极大变化,为提升农业竞争力,必须依靠农业生物技术。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农业领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增收、改善了生态环境,保障了粮食安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主体竞争力不足、发展资金不足、技术人才匮乏、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为实现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必须培育技术创新主体,推动产学研一体化;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持续增强技术研发实力;发挥多个主体作用,扩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宫淑红  王春华  
本文通过考察早期传播理论、创新推广理论、麦克卢汉传播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终身教育的需求,传播领域的研究还将持续对教育技术领域产生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营营  白东北  高煜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文章系统考察了技术市场发展这一重要科技体制改革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研究发现:技术市场发展会显著促进企业出口DVAR的提高,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从地区划分看,技术市场发展对东部企业出口DVAR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中西部企业;从行业要素密集度看,相对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DVAR受到技术市场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大。传导机制检验表明,技术市场发展会通过成本加成渠道和相对价格渠道促进企业出口DVAR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市场发展对企业出口DVAR的促进作用,并未以牺牲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为代价,更多地是通过引发企业贸易方式的结构转变为具体实现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纪珍  
产业共性技术为多项其它技术提供基础,具有宽广的应用范围和众多的技术使用者,由此决定了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存在双重失灵: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政府在共性技术供给过程中要同时解决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的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辽  杨成林  
本文运用我国1998-2012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金融发展、技术能力和外贸增长质量三者间存在的长期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整体来看我国外贸增长质量的时间序列变化呈现"下降—上升"交替进行的变化趋势,且不同省区的外贸增长质量参差不齐;实证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投入增加和技术创新组织建设水平提升对地区外贸增长质量均呈现明显的正向作用,但是技术创新资源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金融发展规模提高1个百分点,引致外贸增长质量指数提升0.116个百分点,但是金融发展效率提升却带来相反的作用;技术能力的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东中西区域外贸增长质量,但利用金融发展改善外贸增长质量的理论假说并没有在三大区域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耀军  
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新熊彼特增长模型,金融发展能够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推动长期经济增长。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对金融中介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对银行信贷决策自主性程度的考虑,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被用来度量金融中介发展水平。在控制了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专利保护水平以及证券化水平之后,本文发现金融中介发展对技术进步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解释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