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88)
2023(19217)
2022(15825)
2021(14633)
2020(12168)
2019(27082)
2018(26974)
2017(50897)
2016(28143)
2015(31617)
2014(31087)
2013(29991)
2012(27159)
2011(24410)
2010(24242)
2009(21960)
2008(21264)
2007(18817)
2006(16312)
2005(14137)
作者
(81645)
(67954)
(67793)
(64149)
(43205)
(32730)
(30477)
(26693)
(25768)
(24190)
(22959)
(22908)
(21752)
(21382)
(20916)
(20854)
(20537)
(20273)
(19645)
(19517)
(17096)
(16603)
(16578)
(15439)
(15326)
(15125)
(15088)
(15055)
(13730)
(13591)
学科
(108723)
经济(108613)
管理(80436)
(78701)
(65706)
企业(65706)
方法(50835)
数学(44201)
数学方法(43506)
中国(30476)
(29498)
业经(27101)
(25826)
(23945)
技术(23892)
地方(20740)
理论(20648)
农业(20290)
(19256)
贸易(19244)
(18681)
(18208)
(16425)
环境(16425)
(16341)
银行(16269)
(16256)
财务(16166)
财务管理(16145)
产业(15833)
机构
大学(393283)
学院(392757)
管理(152806)
(150212)
经济(146990)
理学(133745)
理学院(132218)
研究(130089)
管理学(129323)
管理学院(128635)
中国(93075)
科学(85143)
(83372)
(69414)
(65705)
(65467)
业大(63860)
研究所(60418)
中心(58675)
(56958)
农业(54810)
(54104)
财经(53664)
师范(53450)
北京(52157)
(49022)
(47138)
(46363)
技术(45324)
经济学(45230)
基金
项目(277801)
科学(217565)
基金(199447)
研究(198684)
(176636)
国家(175152)
科学基金(149803)
社会(124039)
社会科(117677)
社会科学(117648)
(110826)
基金项目(105517)
自然(99126)
自然科(96929)
自然科学(96904)
自然科学基金(95147)
教育(93622)
(93372)
资助(81564)
编号(80106)
成果(64019)
重点(62921)
(60934)
(59688)
(58946)
课题(56456)
创新(56340)
科研(52976)
计划(51609)
大学(51561)
期刊
(155870)
经济(155870)
研究(110372)
中国(77367)
学报(69644)
(62412)
科学(61029)
管理(56753)
教育(54949)
大学(52048)
学学(48900)
(48543)
农业(43310)
技术(37546)
(29241)
金融(29241)
业经(26470)
经济研究(25987)
财经(25636)
(23698)
(22014)
科技(21969)
图书(20903)
问题(20401)
技术经济(19967)
(19388)
业大(18757)
统计(17505)
理论(17090)
商业(16959)
共检索到559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冯仰存  吴佳琦  曹凡  王帅  
随着技术嵌入教育教学活动的程度加深,技术压力成为教师数字化教学和专业发展的新挑战,亟须探寻解决之道。为此,本研究对江浙沪基础教育领域的744名教师展开调查,通过路径分析、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技术压力对教师教学创新和工作表现的影响,以及TPACK和成长型思维的作用路径。结果显示:技术压力对教师数字化教学创新行为与工作表现均有显著负向影响;TPACK能力对教师教学创新行为与工作表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教师TPACK能力、成长型思维对其技术压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教师TPACK能力能够显著抑制技术压力对其教学创新行为的负向影响,当教师TPACK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时技术压力对其教学创新行为的影响不再显著。成长型思维能够显著抑制技术压力对教师工作表现的负向影响,当教师成长型思维达到较高水平时,技术压力对其工作表现的影响不再显著。本研究对于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学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宁  李怡  张谦  于玲玲  
在数字化、快节奏组织情境中,寻求反馈作为一种主动性自我调节策略对于促进员工创新行为意义重大。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寻求反馈频率对传统创新行为的影响,较少探究寻求反馈多样性以及“求深”(寻求频率)与“求宽”(寻求多样性)组合对员工不同程度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特质激发理论和JD-R模型构建成长型思维模式通过寻求反馈频率与多样性影响员工双元创新行为的双路径模型,剖析时间压力与团队活力交互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成长型思维模式通过促进员工寻求反馈多样性推进探索式创新,通过促进员工寻求反馈频率强化利用式创新;(2)时间压力与团队活力交互正向调节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寻求反馈频率间的关系;(3)时间压力与团队活力交互对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寻求反馈多样性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广宁  泄玉珍  孟庆娜  
为探究思维模式对潜在创业者认知能力的影响,帮助其提升实施创业行为的可能性,解决潜在创业者创业时的犹豫,将内隐理论引入创业领域,结合社会认知理论,检验成长型思维、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行为倾向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将创业失败恐惧作为多维度调节变量进行研究。以辽宁省潜在创业者作为调研对象,利用SPSS24.0软件对171份有效样本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发现:成长型思维对创业行为倾向具有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成长型思维与创业行为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对商业理念的恐惧和对社会尊严威胁的恐惧负向调节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个体正确认识并克服失败恐惧,激发创业欲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伟丽  陈腾鹏  
作为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融合的重要战略,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助力城市绿色转型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部署。本文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在智慧城市建设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智慧城市建设分别通过“新基建”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企业内部治理效应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为增强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构建智能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应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城市治理相结合、新型信息技术与低碳环保型技术相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对企业生产、管理、研发、节能减排等各环节的渗透,支持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头部企业成为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领头羊;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通过城市大数据平台缓解企业信息约束问题,通过智慧金融平台引导金融资源向具备绿色研发条件的企业流动;建立统一技术标准,协调试点范围内各城市智慧化转型进程,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考核评价指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洪宇  
数字化是数字经济时代我国零售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对零售企业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8-2022年A股109家零售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就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和机制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推动零售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消费需求、开展个性化营销、帮助零售企业拓宽销售渠道、促进零售企业效率提升和供应链的优化等方式,直接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产生正向赋能作用,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地,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存在,具有进一步增强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正向赋能作用。同时,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会由于零售企业规模异质性、权属异质性和所处区位异质性而产生显著的差异性。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对规模较大零售企业、非国有性质零售企业和东部地区零售企业的成长能力具有更强的正向赋能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零售企业如何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实现成长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白晓晶  张铁道  
数字化正在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对教师能力发展提出新要求。通过分析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案例,从国家标准引领、学校培训与应用、教师个体任务驱动、社会力量推动四个方面总结了不同主体推动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所采取的举措。当前主要共识与经验为: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需兼顾通识性、专业性与特色化,培训与实践要回归真实课堂与理实结合,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针对教师能力差异分级分层培训与指导等。此外,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面临明确相关标准融入职业教育,基于情境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设计,发挥行业企业作用,系统化规划与支持保障以及挖掘示范案例所面临的需求与挑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桂军  李成明  张辉  
技术创新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产业数字化的技术创新效应值得关注。基于此,文章首先拓展了异质性企业技术选择模型,通过数理分析揭示产业数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机器学习和文本量化构建起中国传统产业上市公司的数字化指数,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发现:第一,产业数字化可以显著地促进企业创新,且以提高研发资金供给效率和使用效率为主要路径;第二,对于数字经济发展高水平地区的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产业数字化具有更强的技术创新效应;第三,产业数字化通过促进企业创新不仅激发了国内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而且提高了企业的产品出口质量,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不仅有效补充了产业数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研究,而且为数字经济通过与实体经济融合进而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矿伟   俞立平   张宏如   苏光耀  
以数字技术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引发产业变革,而高技术产业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研究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综合采用面板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及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数字化转型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线性关系、非线性关系及两者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创新产出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从区域看,数字化转型对创新产出的正向影响在东、西部地区比较显著;当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时其对创新产出的正向影响更大;数字化转型对创新产出的正向影响随着创新产出的提高逐渐变小;当研发资本较低时数字化转型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不显著;数字化转型与创新产出具有稳定的正向互动关系,就长期来看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文建议因地制宜制定数字化发展策略,推动数字化转型区域协调发展;注重数字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强化数字化转型对创新产出的驱动作用;加大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力度,以科技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文建  
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和传统流通业深度融合,实现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流通业生产效率。本文在空间经济学视角下分析技术创新溢出对流通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并研究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异质性。实证检验分析发现技术创新溢出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流通业数字化转型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技术创新溢出的路径中人才溢出推动流通业数字化转型的直接效应高于产业溢出,而产业溢出推动流通业数字化转型的间接效应则高于人才溢出。因此,流通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溢出的驱动作用,发挥本地区人才优势,同时积极招商引资,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滕明明  申明浩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能够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梳理数字化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以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数字化同群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并通过加剧行业竞争实现;企业管理者能力抑制数字化同群效应对相关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效应,而融资约束会放大数字化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欧阳晨慧  马志强  朱永跃  
厘清如何在企业工作场所数字化进程中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特质激活理论,引入员工职业敏捷性、组织创新文化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工作场所数字化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通过三阶段跟踪调查收集473份有效样本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场所数字化通过激发员工职业敏捷性,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组织创新文化正向调节员工职业敏捷性与创新行为间正相关关系,并且正向调节职业敏捷性在工作场所数字化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屠兴勇  刘雷洁  彭娅娅  林琤璐  江静  
根本性创新行为因使员工在组织中最大化实现自我价值而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思维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虽然理论上可以推导出思维有助于提升员工根本性创新行为,但批判创造思维通过何种机制来驱动根本性创新行为在学界并没有得到系统的阐发与检验。本文依托认知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通过分析两个时点数据,回归结果显示:创新工作参与在两种不同思维与员工根本性创新行为关系间具有中介效应,目标清晰度正向调节了批判创造思维和创新工作参与之间正向关系,进一步,这种调节关系通过创新工作参与来驱动根本性创新行为。研究结果对于两种不同思维如何影响员工根本性创新行为的内在机理提供新证据和新阐发,同时对提升员工创新管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敬   陈良华   叶涛  
基于文本分析法刻画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政府环境关注度和组织冗余资源强化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效应得益于降低绿色代理成本和提升绿色投资效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宁   张迪   李孝琪   郑方  
数字经济时代,厘清管理者特质与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内在逻辑关系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以2010-2021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机器学习和文本分析方法构建管理者长期主义指标,进而探究管理者长期主义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管理者长期主义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主要通过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与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两条中介路径实现;数字化转型力度越大,管理者长期主义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即数字化转型对管理者长期主义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且该效应在企业给予管理层股权激励以及外部市场竞争程度高的情境下更加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少甫   叶宁   詹闻喆  
文章采用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深入探究了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以及数字化转型在两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经营绩效机制、信息机制和治理机制削弱企业金融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异质性检验表明,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在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上,展现出更为显著的“倒U”型特征;相对于中小企业,大规模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倒U”型作用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