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0)
- 2023(11747)
- 2022(9897)
- 2021(9132)
- 2020(7673)
- 2019(17405)
- 2018(16827)
- 2017(32333)
- 2016(16704)
- 2015(18606)
- 2014(18002)
- 2013(17346)
- 2012(15631)
- 2011(13970)
- 2010(13383)
- 2009(11701)
- 2008(11026)
- 2007(9183)
- 2006(7574)
- 2005(6403)
- 学科
- 济(73194)
- 经济(73138)
- 管理(48713)
- 业(48493)
- 企(39189)
- 企业(39189)
- 方法(39159)
- 数学(35140)
- 数学方法(34744)
- 贸(26444)
- 贸易(26436)
- 易(25780)
- 农(18297)
- 财(17735)
- 中国(17006)
- 技术(16305)
- 业经(14523)
- 出(14398)
- 地方(13399)
- 农业(12247)
- 学(11037)
- 环境(10788)
- 务(10515)
- 口(10476)
- 财务(10475)
- 出口(10453)
- 出口贸易(10452)
- 财务管理(10449)
- 企业财务(9821)
- 理论(9798)
- 机构
- 学院(231971)
- 大学(231432)
- 济(106946)
- 经济(105335)
- 管理(94603)
- 理学(83729)
- 理学院(82929)
- 管理学(81515)
- 管理学院(81107)
- 研究(74689)
- 中国(54333)
- 京(46222)
- 财(43676)
- 科学(43200)
- 财经(36812)
- 中心(35504)
- 农(35137)
- 所(34913)
- 经济学(34482)
- 业大(34279)
- 经(33903)
- 研究所(32019)
- 江(31749)
- 经济学院(31740)
- 院(28272)
- 财经大学(27880)
- 农业(27814)
- 范(27683)
- 北京(27541)
- 师范(27404)
- 基金
- 项目(170863)
- 科学(137727)
- 基金(129375)
- 研究(122330)
- 家(113321)
- 国家(112553)
- 科学基金(98711)
- 社会(82468)
- 社会科(78883)
- 社会科学(78867)
- 基金项目(68686)
- 省(64988)
- 自然(64191)
- 自然科(62902)
- 自然科学(62892)
- 自然科学基金(61782)
- 教育(56568)
- 划(54621)
- 资助(52654)
- 编号(46649)
- 部(39171)
- 重点(38313)
- 创(36934)
- 国家社会(36387)
- 发(36280)
- 创新(34713)
- 教育部(34347)
- 成果(33974)
- 人文(33618)
- 科研(33488)
共检索到320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能 李富有
本文利用我国1992-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实证分析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及其技术势差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在我国存在显著的技术势差的双门槛效应。在技术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由于技术势差较小使得进口贸易的溢出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但相对的自主创新弹性很高;在中等技术水平地区,由于技术势差的增强,这些地区正处在由模仿向创新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在技术落后地区,则需要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增强国际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才能实现技术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
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 技术差距 双门槛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漫天 赵曙东
文章使用全国制造业各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进口贸易对于内资企业生产率的水平和前向溢出效应。经分析发现,在样本期间,进口贸易对内资企业的生产率的前向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而水平溢出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研发强度 进口贸易 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谢子远 项燕
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的传导机制对我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而这种溢出效应的发生又依赖于国内的技术吸收能力,这一结论已得到很多研究的证实。但现有研究多仅用人力资本反映国内技术吸收能力,而忽略了国内研发支出这一重要因素对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用人力资本和研发支出两个因素反映技术吸收能力,实证检验了通过进口贸易导入的国际R&D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国际R&D显著提高了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在这一过程中,人力资本与国内研发支出交互作用下的技术吸收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力资本水平与研发支出的共同提高是促进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最佳途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吴建新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一阶差分广义距方法结合1985至2005年我国28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进口贸易对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结果发现:进口贸易不但提高了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水平,还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在吸收能力变量中,只有作为综合技术水平的TFP促进了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此外还发现,人力资本构成中只有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TFP及收入水平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效应 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孙元元
本文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将进口贸易和FDI的技术溢出视为内生,对比研究人力资本水平、国内研发投入、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4个因素对进口贸易和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只有进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进口贸易仍然是国外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全国仅有东部地区的研发、人力资本、制度的完善以及经济的发展才能显著促进FDI的技术溢出,而东部及中部地区上述4个因素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西部地区除了研发水平外,其他3个因素也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成国 李达耀 黄伟新
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鼓励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的促进进口政策,但其与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协同影响尚未受到关注。本文基于PVAR模型,利用2009—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进口贸易、国内研发活动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一个短暂的消化外来技术的吸收时滞,同时对国内研发投入产生一个挤出效应,而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在短期内对技术创新呈现负向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长期则具有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对策建议:重塑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进口贸易政策,构建协同、高效的自主创新体系,强化财税激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郝晓燕 张益 韩一军
采用时变衰减SFA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模型分别检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额增加均能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但随着人均GDP增长,农产品贸易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在减弱;此外,相对于进口贸易来说,增加出口贸易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郝晓燕 张益 韩一军
采用时变衰减SFA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模型分别检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额增加均能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但随着人均GDP增长,农产品贸易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在减弱;此外,相对于进口贸易来说,增加出口贸易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丽
文章选取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关联的门槛模型分析方法,在贸易开放的视角下,对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集聚促进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有门槛效应的存在,随着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将愈发显著。同时,在贸易开放水平较高时,产业集聚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上,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反而有负面影响,这可能与集聚水平过高所导致的负外部性有关。
关键词:
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贸易开放 门槛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艺 杨高升 谢秋皓
为了探讨省际间贸易壁垒对环境规制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利用SE-SBM模型测得各省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四位一体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价格对比法度量省际间贸易壁垒程度,并将环境规制工具分为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三种,最终构建了普通面板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以及门槛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飞 吴解生 王会龙
本研究选取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程度、以及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第二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等构成因子,作为度量东道国区域FDI技术创新溢出"门槛"效应的关联因素;并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外资研发强度作为门槛效应因子代理变量,进行两两子样本间的内生门限回归。结果证实:我国区域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文化教育程度构成我国FDI技术创新溢出的主要"门槛"效应关联因子,各区域不同的"门槛"阀值跨越决定了各区域FDI技术创新溢出吸收的成效;中国作为东道国对于FDI的技术创新溢出吸收仅在其发展水平低于两者互动阀值时有效,且这一消化吸收关联效应随着其自主创新水平提升过程中的相对FDI技术优势及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金鹤 王雅莉
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新常态下能源需求与资源约束增强的现实要求,而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波特假说"与"污染天堂"检验学界仍莫衷一是。在利用SBM模型测得各省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首先在环境规制视角下分析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间接效应;其次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波特假说"与"污染天堂假说"进行检验;最后进行空间溢出效应探索。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波特假说"成立而"污染天堂假说"不成立;(2)在中等水平的外商投资省市,环境规制的"污染天堂效应"大于"污染光环效应"。在高水平的外商直接投资省份,环境规制的"污染光环效应"大于"污染天堂效应";(3)在中等水平环境规制下的省市,技术创新的补偿效应大于遵循成本的负效应,验证了"波特假说"。在高水平环境规制省市,"波特假说"不成立;(4)环境规制、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交乘项对周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表明地区污染企业只是转移而不是转型,局部污染改善将会殃及"池鱼"。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玲
文章在运用包络数据方法测度Malmquist指数的基础上,采用VAR模型研究上海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上海主要集中体现了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对纯技术效率的小幅、长时期提升,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还主要体现为负向影响效应。同时,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上海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要素中来自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的信息逐渐增多,即加快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有利于科技企业技术进步,其中要以纯技术效率的提升为突破口。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梅 谭力文
本文利用1998~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对FDI在不同地区引发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证实了FDI对我国创新能力的溢出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状况、金融发展程度和经济结构四个方面对能够引发积极的创新溢出效应的各因素的门槛水平进行了具体测算。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创新能力 门槛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启斐 刘志彪
本文基于2000—2011年47个国家25 944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测算了进口服务贸易的技术溢出强度,并分析进口服务贸易的技术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在控制服务偏好之后,进口服务贸易的研发溢出可以显著提升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该促进作用主要源于对技术效率的改善。第二,发达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引致的溢出效应高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溢出,这说明服务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与货物贸易技术溢出存在异质性。第三,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溢出主要体现在对技术进步率的提升上,这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溢出效应。由于产权制度不完善以及人力资本相对不足,进口服务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并不...
关键词:
进口服务贸易 技术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