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0)
2023(5171)
2022(3906)
2021(3953)
2020(2804)
2019(6498)
2018(6647)
2017(9907)
2016(6483)
2015(7368)
2014(7423)
2013(6373)
2012(5966)
2011(5397)
2010(5789)
2009(4681)
2008(4556)
2007(4233)
2006(3742)
2005(3571)
作者
(15365)
(12749)
(12606)
(12276)
(8024)
(6009)
(5892)
(5089)
(4972)
(4746)
(4304)
(4284)
(4162)
(4122)
(4108)
(4056)
(3966)
(3910)
(3846)
(3738)
(3504)
(3199)
(3150)
(3105)
(2982)
(2955)
(2904)
(2776)
(2690)
(2579)
学科
教育(20009)
管理(14317)
(13947)
经济(13929)
(13816)
技术(12047)
(11555)
企业(11555)
中国(11333)
理论(8651)
教学(8448)
(5986)
技术管理(5734)
方法(4924)
(4922)
政治(4843)
学法(4627)
教学法(4627)
(4624)
思想(4313)
发展(4215)
研究(4097)
(4093)
学理(3986)
学理论(3986)
数学(3970)
数学方法(3875)
思想政治(3845)
政治教育(3845)
治教(3845)
机构
大学(81534)
学院(77232)
研究(30690)
教育(27881)
(22131)
(22003)
师范(21892)
管理(21701)
经济(21284)
(19427)
师范大学(18212)
理学(18067)
理学院(17756)
科学(17391)
管理学(17282)
管理学院(17089)
中国(16271)
技术(15899)
职业(15240)
(14723)
(14558)
北京(13469)
研究所(13339)
中心(12982)
(11256)
(11138)
职业技术(10768)
教育学(10666)
(10097)
技术学院(9752)
基金
项目(48186)
研究(45340)
科学(38637)
教育(30561)
基金(29147)
社会(25047)
(24490)
国家(24107)
社会科(23347)
社会科学(23342)
编号(21697)
(20941)
成果(20629)
科学基金(19584)
(19436)
课题(19004)
(16770)
基金项目(14050)
规划(13698)
项目编号(13020)
重点(12785)
(12520)
(12249)
(11846)
(11683)
教育部(11536)
(11489)
研究成果(11210)
资助(10910)
(10781)
期刊
教育(51128)
研究(34318)
中国(30604)
(25163)
经济(25163)
技术(15918)
职业(14065)
学报(10060)
技术教育(9573)
职业技术(9573)
职业技术教育(9573)
科学(9393)
大学(9301)
管理(8894)
(8165)
(7949)
(7766)
论坛(7766)
学学(6767)
农业(6147)
高等(6040)
图书(5337)
成人(5268)
成人教育(5268)
高等教育(5136)
(4872)
科技(4842)
技术经济(4526)
职教(4403)
发展(4067)
共检索到133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琳川  
【目的/意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深度发展与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置身于技术包围中,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融合势在必行。【设计/方法】通过从不同视角探寻技术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可以看到,技术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改革和创新,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有效性,提高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有积极的助力作用。技术助力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价值性和方向性相统一的原则、科技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主体性与载体性相协调的原则。【结论/发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融合的实践中要从更新教育理念、把握融合规律、提升教育者技术素养、着力内容建设以及加强教育对象媒介素养和道德建设等方面来加以把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梁富  甄晨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新时代的教学,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不断创新,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个基础上,张耀灿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给广大教师带来了启发,让广大教师能够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来更好地教学,把好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关。在进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与时俱进,高校政治思想教育要体现我党的教育方针,要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促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郝琳琳  付泽利  
新常态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青年学子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健康成长,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重要的阵地是学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所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必须积极推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创新。吴潜涛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这本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毅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发展与历史变迁的进程加快,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由传统走向现代。在这个历史发展机遇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尤其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是思政理论课追求的永恒主题和检验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衡量标准。由吴潜涛等人合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对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思颖  
<正>“认识你自己”的希腊余音回响至今。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谋新事、求新意、创新高,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提升能否切中、适应和引领新时代的变化。因此,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开展“自镜式”研究极具时代性与现实感。学科创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问题虽备受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关注,但诸如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现状究竟如何、应拥有何种素质、判定拥有这些素质的根据以及如何培育等问题多是表层经验性的工作总结或逻辑思辨性的理论演绎,尚未得到一个成熟学科意义上的研究聚焦。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志刚  康建琴  
加强和改进高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时代的要求。班级是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形式,笔者就班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目标的制定、管理思想的确立和方法的选择进行阐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红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并把体验和感受积极地外化为实际行动,投身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教育模式。为保证实践育人实现预期的效果,必须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运行机制。只有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状,并探索其背后的归因,坚持领导是核心、保障是基础、激励是手段、考评是关键,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目标要求,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杜利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灵魂塑造的过程,其实效性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与培育。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武装大学生头脑,使其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程。依托红色资源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基础性环节;发挥教师主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关键性环节;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决定性环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钟初森  
本文对如何开发和应用以校园物质环境、学校制度建设、学校精神为载体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从而提高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了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桂华  
实践育人工作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积极探索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认知观念存在形式化与功利化倾向、运行模式相对单一、课程设置老化、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实践育人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评估和考核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对此,应该更新观念,加强实践育人工作重要性认识;统筹联动,建立实践育人工作新机制;创新模式,探索实践育人分类机制;紧跟形势,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整合资源,加强实践育人队伍建设;加强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建亚  
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目标管理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包括目标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评价与考核三个过程。在实施中,应当将目标管理置于开放的循环系统中;注重目标之间的转换,提高目标的可行性;使"分目标"服务于"总目标",并保持"分目标"内部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进一步对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强化灵活性、明确目标的设定的反思,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庆  
"互联网+"代表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有大数据对师生关系的消解与重构,网络话语偏离引发师生对话分歧,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和对经典叙事的"污名化",以及育人功能面临被弱化的危险。文章梳理了高校以"互联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实践;并进一步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主动把握新形势新特点,准确剖析新形态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建立常态化的网络应对机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回畅  张春梅  王蕊  
实践锻炼法是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在实践中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在教学中该方法虽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教学方法,但也存在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运用实践教学的素质和能力不足、社会尚未形成辅助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合力作用等现实问题。对此,要从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等方面充分发挥实践锻炼法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丛彬彬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共通性,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文化提供主题和内涵支撑,校园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层次的承载。推动两者在高职教育中进行合理融合并进行良性互动,将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也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秀英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分解落实于学校管理、文化建设、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从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方法等多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系统化,并借助于新媒体信息平台,营造立体化、开放式、接地气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