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64)
2023(24749)
2022(20996)
2021(19436)
2020(16411)
2019(37441)
2018(37084)
2017(70334)
2016(38827)
2015(43444)
2014(43421)
2013(43011)
2012(39945)
2011(36115)
2010(36364)
2009(33864)
2008(33994)
2007(30781)
2006(27302)
2005(24682)
作者
(116235)
(97112)
(96640)
(91699)
(61793)
(46606)
(43719)
(37945)
(36796)
(34986)
(33138)
(32708)
(31145)
(30976)
(30384)
(29878)
(29160)
(28866)
(28056)
(27955)
(24353)
(24101)
(23868)
(22100)
(21859)
(21761)
(21720)
(21617)
(19776)
(19332)
学科
(157884)
经济(157683)
(120934)
管理(120200)
(103544)
企业(103544)
方法(68608)
数学(56931)
数学方法(56194)
(46093)
(45933)
中国(44227)
业经(40549)
(34817)
(33835)
地方(33617)
农业(31206)
(30128)
财务(30027)
财务管理(29962)
(29147)
贸易(29124)
企业财务(28440)
(28214)
理论(28040)
技术(27557)
(27083)
银行(26985)
(26034)
(25735)
机构
学院(558229)
大学(557542)
(220810)
经济(215897)
管理(212873)
研究(191293)
理学(181933)
理学院(179813)
管理学(176526)
管理学院(175505)
中国(146042)
科学(120599)
(120528)
(106226)
(103089)
(99007)
研究所(89475)
业大(87409)
中心(87312)
(87003)
财经(83111)
农业(81027)
北京(76422)
(75351)
(72792)
师范(71915)
(69314)
(69173)
经济学(66060)
技术(61911)
基金
项目(369399)
科学(288071)
基金(265106)
研究(264988)
(233801)
国家(231790)
科学基金(197072)
社会(165054)
社会科(156336)
社会科学(156293)
(146411)
基金项目(139579)
自然(129919)
自然科(126876)
自然科学(126838)
自然科学基金(124579)
(123353)
教育(122889)
资助(109849)
编号(107577)
成果(87926)
重点(83728)
(80458)
(80390)
(77889)
课题(75723)
创新(72504)
科研(70957)
计划(68255)
教育部(68154)
期刊
(251306)
经济(251306)
研究(164277)
中国(117623)
学报(95696)
(94750)
(85270)
科学(84766)
管理(82834)
大学(71586)
学学(67595)
教育(64702)
农业(64015)
(53728)
金融(53728)
技术(51081)
业经(42049)
财经(41586)
经济研究(38883)
(35833)
(35736)
问题(32828)
技术经济(28431)
(28252)
科技(27329)
图书(26866)
(25561)
统计(25502)
理论(25199)
现代(24805)
共检索到848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武军  刘凡  薛朝改  
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助力制造业支撑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本文基于2005-2019年27个细分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自主创新、国内技术引进和国外技术引进三条不同技术创新路径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线性及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强于国内技术引进,而国外技术引进则表现出反向的抑制作用,且三种创新路径在高技术、中高技术和低技术三类制造行业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晓书  胡祥和  周吉峙  向宽虎  
制造业集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08~2020年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制造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验证了威廉姆森假说,并且绿色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此外,将总样本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分析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且各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均有待提升。因此,仍需鼓励制造业集聚和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璇  杨旭  蒋佳霖  
探究了能源消费结构对制造业结构的技术效应、价格效应和空间效应等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工具变量法等做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结论稳健。机制检验表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空间负向溢出效应,也会通过技术溢出和技术研发对制造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但价格效应的作用机制不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降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能够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而提升新能源消费比重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微弱;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时段层面上体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趋势;通过优化人力资本水平、能源价格等外部环境,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卫红  
采用索洛剩余法对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七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资本贡献率与技术贡献率具有可替代性,技术创新路径有待改善;外资参与度较高,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制度变迁的滞后,使得政府调控体系与政策环境有待健全。最后,提出了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良玉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中国制造业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水平,并基于2003-2013年制造业二分位数行业数据,实证研究不同技术创新路径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集约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且近1/2的制造业行业实现了集约化增长,但细分行业的集约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自主创新对制造业的集约化发展尚无明显作用,而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创新则能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集约化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良玉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中国制造业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水平,并基于2003-2013年制造业二分位数行业数据,实证研究不同技术创新路径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集约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且近1/2的制造业行业实现了集约化增长,但细分行业的集约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自主创新对制造业的集约化发展尚无明显作用,而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创新则能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集约化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旭升  李云峰  
创新引领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制造业技术创新可以形成具有带动作用的新动能。基于1995-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制造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我国创新引领下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实证发现两者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并存在长期均衡。在此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明确不同因素的作用机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千里  
本文实证分析表明依靠外商投资来发展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不是根本出路,必须以国内制造企业为主,科学选择优先发展领域,着力营造有利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技术路线图工程,培育高端人才,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阳立高  谢锐  贺正楚  韩峰  孙玉磊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分别为显著为负、显著为正、为正但不显著;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为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手;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传统优势日渐消失,且通过大量的劳动、资本与R&D投入同样难以维系其可持续发展;当前应有机融合资本与劳动要素,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同时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力扶持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傅京燕  冯会芳  
碳市场形成的碳价格会影响制造业各分行业成本的变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水平、能源消费量及要素市场价格的改变。采用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GDP水平、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等数据,以每吨60元碳价水平为基准测算碳价冲击对制造业总体及各分行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价冲击有助于提高制造业整体的增长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要素的需求,并可能改变要素市场上各要素的相对价格。为进一步研究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异质性,将27个目标行业划分为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研究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行业组在受到气候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东华  胡亚男  
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内在要求,将对制造业技术路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视角,解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路径选择的内在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路径选择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中能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适宜性技术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服务化产生了创新效应、反馈效应和成本效应,对制造业技术路径的转换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服务型要素的嵌入,自主研发和原始创新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适宜性技术路径。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及时转换产业技术路径,能够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鑫鑫  惠宁  
本文从技术创新模式视角切入,基于2006-2018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多维度考察了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甚。同时,互联网能够通过引进高端技术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间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模仿创新却不能成为互联网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另外,互联网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正向的"N"型非线性特征,而且两者之间的非线性特征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门槛约束,在技术引进、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影响下,两者分别呈现倒"U"型、倒"U"型和边际效率递增的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星  惠宁  崔若冰  韩先锋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的特征,是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目前,关于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已然成为学术热点。本文以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与技术创新地理溢出的双重视角出发,分析了数字技术作为产业共性技术、短周期技术与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存在的耦合效应,阐述了数字技术的知识性、可封装性通过促进邻近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集聚和专业化分工,形成技术创新地理溢出的空间效应。基于2012—2021年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关中四大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先行区,省域层面关键指标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上述影响效应的存在。本文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作为“知识经济”,应当注重对于数字技术类型的选择,形成与制造业自身核心技术融合创新后的“共振效应”,同时有效推动社会各层面的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另外,在先行区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网络、数字产业园区,发挥数字经济在空间维度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彬  孙孟  
本文首先选用相关指数对中国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解和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分别对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总体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相同,都与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外资影响和要素禀赋呈显著正相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呈显著负相关,与产品差异程度、规模经济、外资影响和研发费用呈显著正相关。最后,文章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胡杰  刘思婧  
制造业的技术创新需要金融的支持,金融发展也需要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提供支撑,金融如何支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并最终实现自身发展值得深入研究。以外部融资依赖度高、技术密集度高的9个制造业子行业为样本,实证研究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对制造业高技术密集度子行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资本市场对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而信贷市场对其无显著促进作用。为此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等途径,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