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8)
2023(14862)
2022(12177)
2021(11124)
2020(9208)
2019(20501)
2018(20423)
2017(38726)
2016(21054)
2015(24094)
2014(24048)
2013(23842)
2012(22001)
2011(19528)
2010(20369)
2009(19097)
2008(19260)
2007(17928)
2006(16315)
2005(15208)
作者
(60876)
(50323)
(50056)
(47169)
(32091)
(23795)
(22686)
(19250)
(18885)
(18445)
(17033)
(16779)
(16200)
(16188)
(15450)
(15275)
(14801)
(14687)
(14638)
(14456)
(12765)
(12368)
(12168)
(11583)
(11537)
(11269)
(11155)
(11113)
(10048)
(10013)
学科
(95515)
经济(95409)
(88296)
(78602)
企业(78602)
管理(77679)
方法(34408)
业经(32032)
中国(31109)
(30702)
(28833)
数学(25378)
数学方法(25174)
技术(24509)
地方(22977)
(21503)
农业(21479)
(20586)
财务(20527)
财务管理(20489)
企业财务(19232)
理论(18219)
(17658)
贸易(17637)
(17293)
银行(17268)
(17174)
(17133)
(16695)
(16209)
机构
学院(309184)
大学(300210)
(130879)
经济(128142)
管理(121076)
理学(101405)
理学院(100392)
研究(100192)
管理学(99156)
管理学院(98549)
中国(81399)
(64804)
(64126)
科学(56437)
(51209)
(50237)
财经(49081)
(46647)
中心(46173)
(44157)
研究所(44062)
北京(42138)
(41325)
业大(39544)
(39311)
师范(38971)
经济学(38551)
(36258)
农业(35844)
财经大学(35590)
基金
项目(184708)
科学(146230)
研究(144797)
基金(129584)
(109589)
国家(108473)
科学基金(94641)
社会(91848)
社会科(87168)
社会科学(87151)
(76391)
基金项目(67980)
教育(66279)
(61047)
编号(60335)
自然(56828)
自然科(55473)
自然科学(55461)
自然科学基金(54508)
资助(51784)
成果(49236)
(45368)
(44431)
课题(43039)
重点(41211)
创新(40536)
(40174)
(39789)
发展(37648)
国家社会(37050)
期刊
(161571)
经济(161571)
研究(99741)
中国(71643)
管理(53304)
(52934)
(44902)
教育(40948)
科学(37666)
学报(36979)
技术(35478)
(34290)
金融(34290)
农业(30848)
业经(29676)
大学(29645)
学学(27398)
经济研究(24920)
财经(24766)
(21526)
问题(20759)
技术经济(19078)
(18579)
(17127)
商业(16765)
现代(16005)
科技(15712)
(15117)
论坛(15117)
国际(14682)
共检索到500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攀科  
本文基于物流技术创新,对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及不同物流环节技术创新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对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和技术创新是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基础。物流技术创新会通过区域内、外渠道的内驱和外溢两大机制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不同物流环节技术创新总体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物流业不同环节的技术创新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比较而言,物流流通加工环节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效应并不显著。因此政府急需制定有利于物流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特别是紧紧围绕物流装卸搬运、物流运输、物流仓储、分拣包装配送系统和物流信息技术环节的创新,不断促进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淑雯  王莎  尹梦瑜  朱帅红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撑,而创新产生高适应性农业供应链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还可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此,文章以农业供应链创新协同的视角利用我国2011-20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四个区域为切入点,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现代农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出数字化转型、构建农业物流生态圈、创新农业供应链模式、深化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建议,以赋能两者关联性更强,整体协同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守德  
我国现代物流业经历了漫长的成长期,即将迈入成熟期并进入蓄力转型、提质增效关键阶段。对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速度、需求与成本结构、运行质量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消费升级等外生因素正持续推动物流服务质量提升,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公路货运组织化程度偏低、仓储设施结构失衡、储运一体化运作不协调等问题严重阻碍物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而技术创新将在我国物流业发展中产生重要引领作用。2011年以来,我国物流业增速明显放缓,但物流技术创新集中爆发,专利数量年均增速超过两位数。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2011年以来物流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对物流业运行质量改善贡献显著,平均来看,物流技术专利每增加一万项,物流业经营绩效提高0.79%,经济总量同比增长2.53%。因此,为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物流装备市场需求差异大、多层次需求并存、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大形势,推动我国物流业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物流主体信息处理能力,构建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体系;加强智能装备制造,大力开发物流机器人;推动物流装备标准化、装载单元化,提升工具衔接、循环共用效率;依托信息技术重塑业务流程,提高仓储智能化作业与管理水平;创新物流业运营模式,政策鼓励业界先试先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包永生  
目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时期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这是一次重要的变革,转变了以往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追求经济总量向重视经济质量转变。为实现目标,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手段,是经济结构变革的重要路径。文章在全面了解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唯杰  
本文围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从发展指标入手,基于发展的逻辑内涵,着眼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方向,重点论述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交互影响所产生的动能,并强调战略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由此,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重塑发展路径,在提高产业创新力、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积极布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双  
商贸流通业关系我国国计民生,涵盖领域多、分布范围广,在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稳定经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提出构建国民经济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基于商贸流通业的独特地位,必须要加快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商贸流通业对金融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如何积极探索金融赋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拓宽金融服务的范围和领域,构建适应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成为现代金融业与商贸流通业共同面对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金融赋能现代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围绕持续营建有利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环境、积极开发适应金融特色产品、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持发展、创新发展互联网融资服务模式、完善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融资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提出金融赋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途径和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君  郭徐青  崔珂珂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数字创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从数字环境赋能、数字创新驱动、农业质效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农民生活向好五个方面,构建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障碍度模型、达古姆(Dagum)基尼系数和α收敛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障碍因子识别和区域差异分析。研究发现:2010—2021年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间差距,呈现东高西低分布格局。单位农业产值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农业人均专利申请数、电子商务采购额、农村居民生活丰富性、移动电话基站密度等与数字创新和数字环境密切相关的指标是影响我国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全国总体差异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V形变化特征,前期差异主要来自超变密度,后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波动幅度最大,与其他地区间的差异也最大,2015年后其内部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存在α收敛趋势;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波动幅度较小,区域间差异也较小,其内部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α收敛趋势。因此,应夯实农村数字基础,加强农业数字创新;重视区域差异,走农业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强区域内外部联系与合作,构建协同发展格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曾晓茹  
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深圳前身的宝安,历经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已发展成产业大区、智能制造强区,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装备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结构,从"世界工厂"蜕变为"产业创新高地",在2019年发布的中国创新百强区中,宝安位列第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君  郭徐青  崔珂珂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数字创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从数字环境赋能、数字创新驱动、农业质效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农民生活向好五个方面,构建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障碍度模型、达古姆(Dagum)基尼系数和α收敛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障碍因子识别和区域差异分析。研究发现:2010—2021年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间差距,呈现东高西低分布格局。单位农业产值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农业人均专利申请数、电子商务采购额、农村居民生活丰富性、移动电话基站密度等与数字创新和数字环境密切相关的指标是影响我国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全国总体差异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V形变化特征,前期差异主要来自超变密度,后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波动幅度最大,与其他地区间的差异也最大,2015年后其内部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存在α收敛趋势;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波动幅度较小,区域间差异也较小,其内部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α收敛趋势。因此,应夯实农村数字基础,加强农业数字创新;重视区域差异,走农业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强区域内外部联系与合作,构建协同发展格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简冠群   郑希雅  
探索更具适用性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是企业在国家新发展阶段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数字技术与创新要素的有效协同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以格力电器为典型案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展开研究,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以及选择式编码,分析数字技术、创新要素在格力电器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试图构建数字技术协同创新要素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穆晓央  王力  黄巧艺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的关口,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也进入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而能否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新疆为例,从经济环境、规模水平、投入水平、产出效应4个维度构建物流业内部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双维角度对2007年~2017年新疆14地州市物流业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年间新疆物流业发展水平持续优化但耦合协调度不高且呈现空间异质性,14地州市物流业协调发展差距并未缩小且各地州在滞后系统及阻力因素上均有差异,新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腾  蒋伏心  
文章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提升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技术创新也发挥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协同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可以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与市场运行效率、社会福利水平与共享经济成果、自然资源利用率与生态环境污染三个维度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作用于经济结构与市场体系、国民经济素质与人力资本两个维度抑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对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影响并不显著。分区域观察,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融合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却抑制了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阳   牛子正   段淏文   冯银虎  
当前,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正逐渐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以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衡量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在全国层面,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均能对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产生中介效应。(2)受到地区发展基础、发展阶段迥异等因素影响,数字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和维度异质性。其中,分地区来看,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呈现显著正向激励作用,而在中部地区则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分维度来看,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均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开放在现阶段的促进作用尚不显著。(3)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能够在数字经济促进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磊  蒋菲  
本文利用2009-2020年我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基于熵权法对技术创新与物流业水平的综合值进行测算,通过构建一般线性面板数据模型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分析技术创新驱动物流业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2009-2020年我国技术创新与物流业高质量水平整体上都在不断提升,两者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关系;静态层面来看,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物流业发展;动态层面来看,技术创新对物流业的积极作用表现出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并存,同时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长期积极作用相对更大。另外,经济水平、人口规模也是驱动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而财政支出对物流业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浩强  胡苏敏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如何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2008~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均能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且技术创新具有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会对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强化效应进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并会对渐进性技术创新产生替代效应进而弱化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企业规模越大,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促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越弱;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也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与构建竞争新优势提供了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