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4)
- 2023(8548)
- 2022(7087)
- 2021(6524)
- 2020(5691)
- 2019(12148)
- 2018(11938)
- 2017(21844)
- 2016(11615)
- 2015(13017)
- 2014(12228)
- 2013(12012)
- 2012(11096)
- 2011(9916)
- 2010(9918)
- 2009(8949)
- 2008(8852)
- 2007(8072)
- 2006(7037)
- 2005(6219)
- 学科
- 济(45668)
- 经济(45599)
- 业(39489)
- 管理(37339)
- 企(34067)
- 企业(34067)
- 技术(20208)
- 方法(16576)
- 数学(13362)
- 数学方法(13203)
- 技术管理(13140)
- 中国(13019)
- 业经(12748)
- 农(12474)
- 产业(11045)
- 学(10709)
- 地方(10655)
- 制(10502)
- 财(10333)
- 农业(8421)
- 理论(7833)
- 银(7617)
- 银行(7595)
- 体(7471)
- 行(7325)
- 融(7141)
- 金融(7141)
- 贸(6789)
- 贸易(6779)
- 划(6761)
- 机构
- 学院(162342)
- 大学(160607)
- 济(66996)
- 经济(65732)
- 管理(63107)
- 研究(57117)
- 理学(54476)
- 理学院(53840)
- 管理学(52991)
- 管理学院(52656)
- 中国(42002)
- 科学(36189)
- 京(33661)
- 财(29749)
- 所(28822)
- 农(27631)
- 中心(26261)
- 研究所(26259)
- 江(25811)
- 业大(24750)
- 财经(23148)
- 农业(21626)
- 院(21146)
- 北京(20941)
- 经(20893)
- 范(20839)
- 师范(20566)
- 经济学(20357)
- 技术(20023)
- 州(19987)
- 基金
- 项目(113629)
- 科学(91488)
- 研究(82499)
- 基金(82400)
- 家(73289)
- 国家(72728)
- 科学基金(62651)
- 社会(53245)
- 社会科(50679)
- 社会科学(50671)
- 省(46816)
- 基金项目(44374)
- 自然(40282)
- 自然科(39382)
- 自然科学(39377)
- 划(39087)
- 自然科学基金(38722)
- 教育(36736)
- 编号(31450)
- 创(30840)
- 资助(30741)
- 创新(27866)
- 重点(26667)
- 发(26357)
- 成果(24597)
- 部(24083)
- 业(22850)
- 课题(22845)
- 国家社会(22589)
- 制(22122)
共检索到245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婷 李继华
产业集聚有利于技术创新,也只有不断创新的产业集群才能获得持续竞争力。如何实现产业集聚并且使集聚区的产业具有创新能力是理论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发现外源集聚和内源集聚方式都不能适应我国发达地区园区的发展,而混合集聚方式才能使园区的集聚产业持续创新。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业集聚 产业经济 园区经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美娟 陈国宏 陈国龙
文章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客观权重,应用改进归一化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用灰色关联度对中国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各个行业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和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评价指标 产业技术 创新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江 张伟科 葛尧
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采用2001~2015年中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呈U型;各地区技术创新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空间上的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人力资本特征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各地区技术创新受其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江 张伟科 葛尧
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采用20012015年中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呈U型;各地区技术创新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空间上的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人力资本特征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各地区技术创新受其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峰
文章通过对新疆各层次财政性教育经费与新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值进行的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出各层次教育投入与新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关联度。通过关联度的比较分析,新疆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关联度中,中等教育最大、基础教育次之、高等教育最末,由高到低的具体排名顺序为:高中、职业中学、初中、小学、普通高等、成人高等、技工学校。与一般性经验认识不同,高等教育和技工教育的关联度排名靠后,关联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文章认为,应加大高等教育发展力度,主要应从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优化教育
关键词:
教育投资 区域技术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邬金鸣 胡智杰 姚茹 林巧 张学福
【目的/意义】通过技术文本挖掘,探测技术创新过程与规律,预测研判未来发展趋势,是情报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如何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表征和描述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构建了一种面向技术创新过程表征和描述的技术要素关联概念模型。【方法/过程】首先梳理了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要素概念,进而基于技术范式与技术轨道模式下技术创新机理的分析,归纳了技术创新要素及其关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了与技术本身直接相关的要素,设计了技术要素关联概念模型,并进行了应用案例分析。【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概念模型,包括4种技术要素、2种要素属性和6种要素关联关系,支持通过分析技术要素及其关联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要素跨领域相互作用等,在微观层面揭示技术创新过程与规律,特别是可以支持揭示前沿交叉领域技术创新过程与规律,为技术融合机会发现奠定基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曲昳
分析金融集聚实现高技术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即通过促进高技术企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以及通过降低高技术企业交易成本推动高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并运用200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探索这一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金融集聚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升级;(2)变更高技术产业高级化替换变量、金融集聚替换变量,这一影响效果依然稳健;(3)金融集聚均通过显著提高高技术企业规模效应和显著降低高技术企业交易成本进而实现技术创新;(4)金融集聚也通过显著提高技术创新实现高技术产业升级。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包括: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动高技术产业集聚;推动金融集聚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多样化聚集模式提供资金支持;不断提升高技术企业生产效率以及培养高层次技术发明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
关键词:
金融集聚 高技术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潭 胡珑瑛
本文在阐述企业选择技术创新合作伙伴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待选企业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方法,解决了技术创新合作伙伴的决策问题。篇末举例说明了灰色关联度的应用,为合作伙伴的决策过程提供了一个更科学、更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
合作技术创新 灰色关联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免 李青清 徐运保
物流产业集聚具有较强正外部性,为居民消费升级带来积极影响。本文利用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物流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并深度考察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直接推动作用,且表现出明显区域异质性,整体呈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分布格局。进一步检验发现,物流产业集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间接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即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未来,需从助力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技术创新高地、构建居民消费新生态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以消费升级驱动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艾莉 孙新宇
本文运用2015—2019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讨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二者关系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在低劳动力成本地区显著,在中、高劳动力成本地区不显著;(2)产业协同集聚在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存在单门槛效应,伴随产业协同集聚跨越门槛值,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由负转正;(3)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其中,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均存在单门槛效应,除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工业机器人应用系数由负转正外,其余行业均由不显著变为显著正向影响。未来中国要加速机器人全行业应用,以产业协同集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云
构建一个基于企业内生创新的具有正反馈效应的城市经济动力系统,旨在阐明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城市经济的关系。产业集聚的确有利于创新的产生,但绝非必然,甚至有时还会由于知识拥挤导致经济停滞。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间的关系。城市提供创新激励,然而因吸收能力不同企业创新绩效也存在差异,这是城市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丹 黄隽
近年来,文化产业成为数字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与此同时,建设产业园区、发挥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也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文章基于2013—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克服内生性的基础上,对数字化、文化产业集聚与文化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能显著提升文化产业技术创新水平,而且在技术含量越高的专利研发领域,这种带动效应越强;在数字化发展背景下,企业知识共享与技术溢出效应不再受到地理区位的限制,文化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有所下降。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数字化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志超 王涛 郭慧文 李相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已成为维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内生动力。以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对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影响经济发展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并根据研究数据测算出中国30个省区市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水平,以此为基础将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进行中介效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省级面板数据下不同省区市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关联,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产生中介效应影响,并以实证结论为依据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爱萍 查发强 陈宝兰
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入手,将中国制造业的28个细分行业分为4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在控制了研发费用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因素和行业规模等后,采用非线性门限模型考察了不同类型制造业行业的产业集聚对本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非单调递增(递减),该影响在不同行业、不同集聚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即随着产业集聚度的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产生先正后负的影响。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切忌走入盲目集聚或降低集聚度的误区,应针对不同行业的要素特征和发展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聂普焱 苏银珊
文章实证研究了珠三角产业集聚与城市技术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珠三角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集聚度,特别地,深圳的产业集聚程度最高,且产业集聚对城市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的结论。并针对目前珠三角产业集聚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珠三角 产业集聚 城市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