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3)
- 2023(14264)
- 2022(12127)
- 2021(11482)
- 2020(9634)
- 2019(21982)
- 2018(22107)
- 2017(41968)
- 2016(22886)
- 2015(25969)
- 2014(25359)
- 2013(24827)
- 2012(22810)
- 2011(20551)
- 2010(20799)
- 2009(18772)
- 2008(18399)
- 2007(16225)
- 2006(14273)
- 2005(12424)
- 学科
- 济(85788)
- 经济(85693)
- 管理(70115)
- 业(68039)
- 企(58835)
- 企业(58835)
- 方法(38741)
- 数学(32191)
- 数学方法(31747)
- 技术(23581)
- 中国(23513)
- 农(23346)
- 业经(21361)
- 学(21113)
- 财(20901)
- 理论(18079)
- 地方(17200)
- 制(16222)
- 农业(15899)
- 贸(15267)
- 贸易(15256)
- 和(15135)
- 易(14793)
- 技术管理(14670)
- 银(13603)
- 银行(13553)
- 务(13472)
- 财务(13400)
- 财务管理(13378)
- 环境(13190)
- 机构
- 大学(323110)
- 学院(321225)
- 管理(129886)
- 济(121677)
- 经济(118836)
- 理学(112559)
- 理学院(111312)
- 管理学(109327)
- 管理学院(108756)
- 研究(105597)
- 中国(77021)
- 京(69451)
- 科学(67289)
- 财(54732)
- 所(52930)
- 农(50305)
- 研究所(48458)
- 业大(48333)
- 中心(47633)
- 江(47611)
- 范(44890)
- 师范(44460)
- 财经(44042)
- 北京(43777)
- 经(40032)
- 农业(39352)
- 州(38842)
- 院(38308)
- 技术(36560)
- 师范大学(35898)
- 基金
- 项目(222001)
- 科学(174705)
- 研究(164376)
- 基金(159225)
- 家(138976)
- 国家(137801)
- 科学基金(118442)
- 社会(101414)
- 社会科(95981)
- 社会科学(95952)
- 省(87906)
- 基金项目(85075)
- 自然(77092)
- 教育(76121)
- 自然科(75331)
- 自然科学(75311)
- 自然科学基金(73984)
- 划(73974)
- 编号(67865)
- 资助(64121)
- 成果(55572)
- 创(50231)
- 重点(49707)
- 部(48244)
- 发(47176)
- 课题(46843)
- 创新(46166)
- 项目编号(42104)
- 科研(41804)
- 教育部(41296)
共检索到467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盛辉
现如今,国际上企业技术创新范式不断更替演进,先后经历了大约六代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范式:技术推动型创新范式、需求拉动型创新范式、技术与市场耦合型创新范式、一体化整合型创新范式、行政推力型创新范式、系统集成与网络化创新范式。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不是技术范畴,开始于技术设想,终止于商业上的成功应用。在整个创新过程中要经过一些不同创新阶段:构想与评估创新阶段、研究与开发(R&D)创新阶段、试验与试产创新阶段、生产与销售创新阶段、信息传播创新阶段以及知识资本管理创新阶段。每个创新阶段都将产生相应的知识产权。现阶段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友金
构建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展技术创新集群。本文从创新理论与群落学的视角,探讨硅谷技术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各阶段的演化特征,总结其一般性的规律,以为我国推进技术创新集群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集群 演进过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科技创新链不能只是从研发和发明开始,应该从科学发现即知识创新开始,其终点是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这样,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上游环节,即知识创新环节,中游环节,即创新的知识孵化为新技术的环节;下游环节,即采用新技术的环节,即创新价值的实现环节,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上游阶段是基础性科技创新,中游阶段是应用性科技创新,即发明阶段。而在下游阶段更多的是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创新成果的总价值是整个创新链的结果,但创新链包含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创新价值形成。从研发出的新技术到最终被采用并进入市场的全过程分析,某项创新成果的价值不能简单理解为其交易价值,需要理解为经过多个阶段的最终价值。科技创业、风险投资、营销都是围绕这个创新成果来运动的。创新创业全过程所有的努力都是要使创新成果价值最大化。创新成果的价值会由于上述创新而叠加。由知识创新阶段进入孵化新技术阶段,关键在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起作用的是知识资本。由孵化新技术转向采用新技术阶段,关键在科技创业,起作用的是风险资本。由采用新技术阶段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关键在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起作用的是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因此科技创新的全过程是科学家的知识资本、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和风险投资家的金融资本的集合。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创新链 价值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科技创新链不能只是从研发和发明开始,应该从科学发现即知识创新开始,其终点是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这样,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上游环节,即知识创新环节,中游环节,即创新的知识孵化为新技术的环节;下游环节,即采用新技术的环节,即创新价值的实现环节,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上游阶段是基础性科技创新,中游阶段是应用性科技创新,即发明阶段。而在下游阶段更多的是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创新成果的总价值是整个创新链的结果,但创新链包含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创新价值形成。从研发出的新技术到最终被采用并进入市场的全过程分析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创新链 价值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晨 朱国军
强化实施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管理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和谐管理理论分析了立项阶段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和”与“谐”负效应构成因素,构建了可操作性的科技产权化“和谐”管理机制,以促进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喜仓 蒋美
基于中国2006—2020年282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知识产权保护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且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城市促进作用越明显,同时也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强化环境规制效果、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增大研发投入等路径,最终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知识产权保护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市及周边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绿色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党国英 刘朝阳 罗明灿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12年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基于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差异视角,对技术创新的门限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存在着明显的技术差异与知识产权保护门槛。不管以知识产权保护还是以技术差异作为门槛变量,加强研发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入均能显著促进我国各省区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汪海粟 韩刚
随着自主创新理念和知识产权战略的普及,对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关联问题的研究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对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国内外重要研究文献予以梳理并进行简要评述,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学术线索。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创新 关联研究 述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文韬 黄宝磊
本文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子系统"中的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匹配,以企业是否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和申请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数量来衡量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能够有效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企业专利数量出现明显增长;企业生产效率、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等都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表现存在差异。因此,如果企业积极主动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利用该制度抵御出口潜在侵权风险,能够激励企业发挥自身知识产权优势获得更多技术专利,从而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得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既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我国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分析了技术创新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也阐述了知识产权制度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大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制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敏
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而自主知识产权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的内涵、技术创新的过程、知识产权的形成与保护,归纳了基于专利权形成的技术创新类型,界定了技术创新的产权关系,并对知识产权制度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创新 自主创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金旺
创新活动的增加会导致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但保护的加强并不导致创新活动的增加,相反,它可能抑制创新。专利保护尤为明显,由此产生的法定垄断从原创发明扩散、官司诉讼、研究工具与材料的公地悲剧等方面阻碍进一步的技术创新;专利的自我垄断效应从巨额前期投入、学习效应、协同效应、技术关联、消费者行为强化等诸方面阻碍进一步的技术创新;此外,保护规则的不当利用又加剧了技术创新困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安同良
技术能力的研究在国际经济、管理学者中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构建了以技术能力的研究范式替代、补充技术创新这一泛化的研究框架。尤为重要的是,技术能力的研究可指明我国企业技术学习行为方向并深刻揭示技术追赶的内在机理,从而为我国整体产业的技术能力跃迁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
关键词:
技术追赶 技术创新 技术能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世龙 缪军翔
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已成为海洋大国利用海洋优势资源,降低煤炭、石油等易造成污染的传统能源使用比例,削减大气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具有多路径的特点,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等方面的技术路径创新。各技术路径的创新成熟程度差异很大,本文从技术创新走在前列国家的实践活动出发,对各个技术创新路径的成熟程度及发展阶段进行评价。
关键词:
海洋可再生能源 技术创新 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华胜,薛澜
面临技术与市场均不确定条件下的竞争环境,集成创新模式被提出。本文首先回顾创新方式的演变历史,理清集成创新思想产生的理论与实践背景,接着从界定集成创新的概念入手,介绍集成创新的理论和研究范式,围绕着集成创新体系的建构,具体分析了集成什么、如何集成、遵循何种原理、采用什么方法集成等重大问题。阐明集成创新在不同层次上的实现模式。最后,本文结尾部分讨论了集成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集成 核心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