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36)
- 2023(20623)
- 2022(17861)
- 2021(16426)
- 2020(14204)
- 2019(32122)
- 2018(31838)
- 2017(60449)
- 2016(33484)
- 2015(37680)
- 2014(37074)
- 2013(36408)
- 2012(33597)
- 2011(30244)
- 2010(30059)
- 2009(27611)
- 2008(27196)
- 2007(24324)
- 2006(20972)
- 2005(18107)
- 学科
- 济(128900)
- 经济(128763)
- 管理(96275)
- 业(93220)
- 企(77710)
- 企业(77710)
- 方法(62455)
- 数学(54327)
- 数学方法(53606)
- 农(35404)
- 财(34155)
- 中国(33641)
- 学(30129)
- 业经(29380)
- 地方(26457)
- 技术(25253)
- 贸(24603)
- 贸易(24592)
- 农业(23970)
- 易(23844)
- 制(22804)
- 理论(22343)
- 务(22105)
- 财务(22019)
- 财务管理(21970)
- 企业财务(20804)
- 和(19888)
- 环境(19771)
- 银(19406)
- 银行(19310)
- 机构
- 大学(471254)
- 学院(470358)
- 管理(182584)
- 济(181477)
- 经济(177445)
- 理学(158933)
- 理学院(157112)
- 研究(156880)
- 管理学(153982)
- 管理学院(153150)
- 中国(114977)
- 科学(103000)
- 京(99893)
- 农(87575)
- 财(81731)
- 所(80387)
- 业大(78143)
- 研究所(73929)
- 中心(72612)
- 江(69912)
- 农业(69390)
- 财经(66136)
- 北京(62260)
- 范(61274)
- 师范(60497)
- 经(60199)
- 院(56800)
- 州(56203)
- 经济学(54353)
- 技术(53708)
- 基金
- 项目(328527)
- 科学(255870)
- 基金(236115)
- 研究(231218)
- 家(209587)
- 国家(207870)
- 科学基金(176886)
- 社会(143406)
- 社会科(135859)
- 社会科学(135818)
- 省(131479)
- 基金项目(125357)
- 自然(118977)
- 自然科(116263)
- 自然科学(116224)
- 自然科学基金(114135)
- 划(110527)
- 教育(107718)
- 资助(97818)
- 编号(93371)
- 成果(74534)
- 重点(74343)
- 部(70913)
- 创(70102)
- 发(69545)
- 创新(65161)
- 课题(65058)
- 科研(63856)
- 计划(62788)
- 大学(60547)
- 期刊
- 济(190268)
- 经济(190268)
- 研究(128255)
- 中国(90062)
- 学报(85829)
- 农(78064)
- 科学(74227)
- 管理(65161)
- 大学(63392)
- 财(63127)
- 学学(59869)
- 农业(53538)
- 教育(52863)
- 技术(42871)
- 融(36982)
- 金融(36982)
- 业经(32251)
- 财经(31580)
- 经济研究(30746)
- 业(28993)
- 经(27031)
- 科技(25059)
- 问题(24853)
- 图书(24664)
- 版(24318)
- 技术经济(23653)
- 业大(22617)
- 统计(22274)
- 理论(21289)
- 策(20886)
共检索到674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国峰 温军伟 孙保营
人力资本(主要是高科技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制度创新能够极大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技术产出效率。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中部六省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科研机构、企业对中部地区科技进步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大学对区域技术进步不但没有贡献,反而反作用十分明显。中部崛起战略有赖于中部六省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投入,吸引高科技人才,大力开展制度创新。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生产函数 实证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基伟 于中鑫
技术创新是经济与贸易内生型增长的核心环节。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对我国30省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市场开放程度、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和经费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都有正向影响,只不过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增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必须从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等环节上下功夫。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宗和 彭昌奇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是理论界尚未系统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阐明技术创新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经过改进的格瑞里茨和杰菲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2005—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三大技术创新主体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进行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并把市场化因素首次设为虚拟变量引入模型考察其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技术创新二次产出存在多样化差异,R&D在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和内部的配置,以及创新主体内外制度性因素对技术创新的绩效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优化R&D配置和进行技术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陶静
基于区域经济的视角,通过对我国中部六个省份2005-2014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引入FDI溢出效应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交叉项,实证分析了FDI溢出效应、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二者的交叉项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未考虑自主创新能力时,FDI的溢出效应对中部六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弱化的效果。在考虑了自主创新能力,引入FDI的溢出效应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交叉项之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了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陶静
基于区域经济的视角,通过对我国中部六个省份2005-2014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引入FDI溢出效应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交叉项,实证分析了FDI溢出效应、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二者的交叉项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未考虑自主创新能力时,FDI的溢出效应对中部六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弱化的效果。在考虑了自主创新能力,引入FDI的溢出效应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交叉项之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了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东红
笔者利用2004年~2007年河南省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创新的积累效应以及R&D支出和国外技术引进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是R&D支出和科研人员数量,而技术引进和创新积累效应的作用都不明显。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在增加R&D支出和科研人员数量的同时,还应该制定长期的创新规划,并将技术引进的重点集中于核心技术。
关键词:
自主创新 R&D支出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振林
吸引外资是中部六省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对中部六省吸引外资影响因素进行一般分析的基础上,采用1995年~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对其吸引外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一期的人均消费支出、外商投资总额、制造业职工人数及固定资产投资对本期外资流入具有正效应,而上一期的出口额及制造业平均工资对本期外资流入具有负效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徐国祥 陈燃萍
我国各省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水平存在很强的空间相关性,且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本文选取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水平、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政府扩张能力这五个影响因素,选择带有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省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水平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研发投入增加将会显著提升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水平,而且其他空间相关省市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水平和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也能够促使本地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丽琴 卢进勇 马锦忠
目前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十二五"重点发展产业。通过对1996~2008年的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过程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了FDI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结果表明FDI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人力资本在产品开发阶段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产品应用阶段起到了阻碍作用;研发支出在产品开发阶段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应用阶段入世前后表现有所差异。
关键词:
FDI 高技术产业 创新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佳 宿晓翩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内在联系。采用中国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可行性广义最小二乘法(F G L S)进行模型估计。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同时,本文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省级层面上对三者之间的直接、间接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从东到西,两种效应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全国层面上鼓励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以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要考虑到地区差异,因地、因时制宜。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余伟 陈强 陈华
利用2004-201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将环境政策工具分为直接管制、经济手段和"软"手段,并分别以"三同时"环保投资、人均排污费收费和环境新闻报道量作为度量指标,并控制工业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贸易开放、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分析不同类型环境政策工具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直接管制和经济手段对R&D投入都有效果不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软"手段对R&D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区域看,直接管制对东部和内陆地区R&D投入都有效果不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手段对东部R&D投入具有效果不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内陆地区R&D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软"手段对东部R&D投入具有显著的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鹏 李鑫 张剑 薛雅伟
在传统经济学下,环境规制往往会带来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进而降低企业利润。然而,波特则提出环境规制对企业的影响并不都是负面的,可能会推动技术创新。本文利用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引入技术密集度的门槛效应对影响的区域异质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技术创新水平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2)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中西部地区则不明显;(3)存在技术密集度门槛,当某地区(省份)的技术密集程度达到一定门槛值以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波特假说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技术密集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博
使用1999~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技术创新能力对人均碳排放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区人均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该相关性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强;某一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会对降低其自身的碳排放水平产生积极影响,而且会对其邻近地区产生积极的空间外溢效应。因此,中国应当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并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激活良性互动,从而较好地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碳排放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东 汪敏 沈春苗
利用2002~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各省市金融中介发展指数,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其对技术创新能力及分解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发展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总体影响为正,但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其对中等水平和低水平创新力度的影响大于高水平创新力度。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中介发展对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水平创新的正向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回归结果显示,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规模、城市化水平、市场化指数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则起着反向作用。
关键词:
金融中介发展 技术创新能力 分解指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宇 沈坤荣
采用中国省级层面2002-2006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对技术创新不同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信任对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两项技术创新投入指标都具有正面影响;信任对两个技术创新产出指标影响不同,信任对专利申请数没有影响,但对技术市场成交额具有显著正面影响;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民间组织密度对技术创新不同指标的影响是不同的,民间组织密度对技术创新人员投入和专利申请数量表现出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对技术市场成交额表现出显著的正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FDI对本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实证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空间、门限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
FDI、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口结构转变如何影响技术创新——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智慧城市技术创新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三大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差异与影响因素——基于随机边界模型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区域创新产出影响因素与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
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东部15个省(市)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