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1)
2023(9402)
2022(7847)
2021(7487)
2020(6299)
2019(14128)
2018(14096)
2017(25221)
2016(13449)
2015(15100)
2014(14406)
2013(14110)
2012(12621)
2011(11473)
2010(12028)
2009(11000)
2008(11229)
2007(10647)
2006(9588)
2005(8687)
作者
(36759)
(30698)
(30300)
(28699)
(19770)
(14365)
(13684)
(11854)
(11384)
(11122)
(10349)
(10209)
(9836)
(9756)
(9358)
(9327)
(9088)
(8930)
(8852)
(8765)
(7721)
(7345)
(7337)
(7011)
(7003)
(6860)
(6678)
(6624)
(6251)
(6007)
学科
管理(54185)
(50137)
(48403)
经济(48355)
(47161)
企业(47161)
技术(20397)
方法(18851)
(15906)
中国(14432)
理论(14069)
业经(13639)
数学(13547)
技术管理(13307)
数学方法(13277)
(11637)
(11353)
(10696)
财务(10654)
(10649)
财务管理(10628)
企业财务(10092)
(9853)
(9841)
(9748)
银行(9728)
(9176)
(9090)
教学(8941)
教育(8337)
机构
大学(183749)
学院(182647)
管理(75880)
(72116)
经济(70321)
理学(63033)
理学院(62357)
管理学(61436)
管理学院(61037)
研究(59170)
中国(46880)
(39890)
(36756)
科学(33732)
(30664)
(28640)
中心(28052)
财经(27149)
北京(25533)
研究所(25446)
(25243)
师范(25027)
(24503)
(24381)
(23668)
技术(23190)
业大(22804)
(21618)
经济学(20830)
商学(20335)
基金
项目(115737)
科学(92619)
研究(90986)
基金(81745)
(70198)
国家(69548)
科学基金(60846)
社会(56773)
社会科(53843)
社会科学(53828)
(47027)
教育(43987)
基金项目(42695)
(39075)
编号(37888)
自然(37106)
自然科(36333)
自然科学(36326)
自然科学基金(35717)
成果(32027)
资助(31577)
(30680)
创新(27538)
课题(27494)
重点(26348)
(25465)
(24564)
项目编号(24184)
国家社会(23393)
(22869)
期刊
(86523)
经济(86523)
研究(57877)
中国(50316)
管理(35847)
教育(33928)
(32367)
科学(24162)
学报(23415)
技术(22407)
(20671)
大学(18896)
(17617)
金融(17617)
学学(17012)
财经(14022)
农业(13684)
经济研究(13157)
业经(12868)
(12334)
科技(12114)
技术经济(11701)
图书(11411)
(10757)
论坛(10757)
(10441)
职业(9925)
会计(9818)
问题(9793)
财会(8931)
共检索到300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彪  刘益  
从技术创新联盟的特定情境出发,分析并强调了联盟双元学习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基于多重理论视角,识别并分析了三对合作悖论对于建立联盟双元学习能力的挑战,并提出两种组合来管理这种挑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素璋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为了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主要形式,而对创新联盟以及创新联盟网络的管理能力也因此成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文章超越了现有大多数联盟能力研究所采取的单一分析层面的做法,着重探索了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企业联盟能力的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的多因素互动机制。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联盟能力的多维动态框架,包括组织维度的战略和结构以及个体维度的能力等因素,分别从战略锚定、支持结构和联盟思维等方面阐述了企业联盟能力构建的途径和方法,强调组织层面的因素与个体层面的因素之间的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晟  
基于知识联盟的企业技术创新在联盟的创建、组织、协调、运行,乃至成果的产生和收益的分配等方面都充满矛盾与挑战,文章通过对某大型国企内部参控股子公司之间组织的"技术创新平台"形式的知识联盟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得出知识联盟对于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的一个实证,并在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一些方向性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胜利  李迎春  张伟  
当前,加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发展战略,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也逐渐成为科技创新趋势,而技术创新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集中、过程复杂等特点,使得构建创新主体间的深层次合作很有必要。采用扎根理论对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影响因素进行挖掘,提炼相应范畴,进而构建技术创新联盟的"动机—过程—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模型。结果表明,联盟建设影响因素中,资源投入是开展创新合作的重要前提条件,协作动机是促进技术创新联盟构建的内在驱动,组织环境是实施创新合作的基础性条件,技术创新协同过程则是联盟运行的重要支撑条件。在联盟构建过程中,协同过程起部分中介桥梁作用,资源投入因素与组织环境因素起调节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保胜  
知识源、学习和创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是技术学习向创新转换的前提,内部条件的支持和外部条件的保证是这种转换的基础。从技术学习到创新的转换需要经过外部知识的学习、内部知识的积累和新知识的产生、依赖型创新以及自主创新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技术学习与创新能力的积累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在创新能力提高基础上的依赖型工艺的创新、隐性知识的外显化以及独立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陈  孙金花  
隐性知识差异化对技术创新型战略联盟演化过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基于联盟合作网络嵌入视角,构建了两阶段技术创新联盟隐性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双元隐性知识与关系嵌入等参数变化对联盟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联盟实施阶段,降低联盟主体间信任的不对称性有利于增进浅隐性知识外生溢出,促进联盟主体选择协同合作策略,且投机收益对联盟主体选择协同合作策略具有负向影响;在联盟进化阶段,联盟主体间关系连带和获取深隐性知识转移收益的期望对联盟主体选择并购策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数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盛楠  范德成  
系统识别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厘清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有针对性地制定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编码分析方法,对中国知网中检索到的2000-201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进行编码与提炼,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综合研究框架。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创新要素质量、产业组织因素、产业集聚水平、产业开放程度、产业创新导向、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错综复杂,共同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水平。最后,提出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相关策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岳建明  
想要提高企业内的技术创新联盟中的知识共享的效率,就应着眼于建立完善利益的公平分配统计方法和统计制度。本文对于企业技术联盟这一概念及其原则进行了深入分析及解释。同时,又从相互竞争与合作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如何才能使相互合作的双方成员间的个人利益得到平衡,并确立出合理的利益互惠平衡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武  王学军  
本文从理论上全面透彻分析了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运用组织智力资本理论将区域智力资本划分为三个要素(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和区域结构资本),并分别从三个方面逐一分析研究了它们各自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诠释了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依赖关系。通过研究认为,区域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区域关系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双向作用关系,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结构资本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互为因果、共同进化的"互动"因果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朝晖  易朝辉  
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然而,欠发达地区存在着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有限、技术创新人才缺乏、高新技术研发落后、战略性和长期性的产学研合作缺乏、政府有效支持不力等不足。因此,本文就欠发达地区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来加快技术进步,并从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企业资源整合与合作、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加强学习能力培养、发挥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效应等方面,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对策与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兢业  
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企业乃至整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一个关键。依靠单一企业的技术创新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技术竞争发展的需要。鉴于我国企业目前的技术创新基础与条件,为尽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间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就成为了我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生延超  
从共生学的角度而言,技术联盟是一个利益共生体,也包括共生学的三要素,共生单元是联盟企业,共生模式是联盟的合作和运作模式,共生环境是联盟所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因此,从共生学的角度出发考虑中国目前技术联盟共生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它显得非常有意义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正楚  潘红玉  张蜜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技术创新。考量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构成情况,按照技术创新难易程度以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不同的主导力量,构建为政府推动型、学研驱动型和市场导向型三类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模式。政府推动型模式适用于市场前景不明朗、创新风险大、政府直接或间接介入的重大技术创新领域;学研驱动型模式适用于科技含量较高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市场导向型模式适用于企业有技术创新需求但需要合作研发才能实现的一般性技术创新领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彭坚  
法制保障、精准布局、通力合作、协同支撑是日本技术研究组合的四大成功要素,既体现时代因素,又反映出规律因素。我国需要立足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现实条件,系统把握好精准布局、通力合作、协同支撑等关键成功要素,以"弱化国家背景"和接轨国际惯例的方式发挥政府强引导作用,近期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择优培育一批先导性试点战略联盟,当好"卡脖子"技术攻关的突破尖兵。中远期,面向未来科技布局和组织模式、运行制度层面的创新,推动先导性试点战略联盟发展成为更具可持续性和更彰显中国制度优势的顶级联盟,形成全球最佳实践平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殷群  胡大伟  
文章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中存在的三大问题:政府引导不够、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研究开发投入偏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健康发展,应当明确激励政策、选好联盟模式、加强沟通引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