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1)
- 2023(15262)
- 2022(13077)
- 2021(12332)
- 2020(10139)
- 2019(23248)
- 2018(23141)
- 2017(44147)
- 2016(23669)
- 2015(26127)
- 2014(26099)
- 2013(25544)
- 2012(23313)
- 2011(20938)
- 2010(20792)
- 2009(18829)
- 2008(18325)
- 2007(16106)
- 2006(13895)
- 2005(12086)
- 学科
- 济(91382)
- 经济(91278)
- 管理(73529)
- 业(71558)
- 企(62034)
- 企业(62034)
- 方法(43089)
- 数学(35766)
- 数学方法(35337)
- 中国(24297)
- 技术(23695)
- 农(23359)
- 财(23283)
- 业经(22530)
- 学(22335)
- 理论(19232)
- 地方(17106)
- 制(16418)
- 贸(16350)
- 贸易(16340)
- 农业(16170)
- 易(15886)
- 和(15680)
- 务(15085)
- 财务(15015)
- 财务管理(14993)
- 技术管理(14793)
- 企业财务(14302)
- 银(14290)
- 银行(14248)
- 机构
- 大学(337469)
- 学院(334110)
- 管理(135893)
- 济(129939)
- 经济(127047)
- 理学(118614)
- 理学院(117305)
- 管理学(115334)
- 管理学院(114706)
- 研究(108155)
- 中国(78038)
- 京(71230)
- 科学(68147)
- 财(58978)
- 所(53055)
- 农(50476)
- 业大(49453)
- 中心(48959)
- 研究所(48753)
- 财经(48190)
- 江(47522)
- 范(45109)
- 师范(44697)
- 北京(44480)
- 经(43972)
- 农业(39594)
- 院(39589)
- 经济学(39247)
- 州(39060)
- 技术(36390)
- 基金
- 项目(234778)
- 科学(186148)
- 研究(172746)
- 基金(171106)
- 家(149094)
- 国家(147857)
- 科学基金(127998)
- 社会(109255)
- 社会科(103522)
- 社会科学(103499)
- 省(91865)
- 基金项目(91170)
- 自然(83278)
- 自然科(81393)
- 自然科学(81375)
- 自然科学基金(79959)
- 教育(79578)
- 划(77301)
- 编号(69821)
- 资助(69005)
- 成果(56710)
- 创(52732)
- 重点(52276)
- 部(51610)
- 发(49371)
- 创新(48509)
- 课题(47766)
- 国家社会(44985)
- 教育部(44649)
- 科研(44564)
- 期刊
- 济(136984)
- 经济(136984)
- 研究(96104)
- 中国(62636)
- 学报(53513)
- 管理(50269)
- 科学(49696)
- 农(44834)
- 财(43983)
- 教育(42391)
- 大学(40633)
- 学学(37974)
- 农业(31671)
- 技术(30788)
- 融(25121)
- 金融(25121)
- 财经(23360)
- 业经(22599)
- 经济研究(22139)
- 经(20028)
- 图书(19988)
- 科技(18992)
- 技术经济(17467)
- 问题(17435)
- 业(16720)
- 理论(16237)
- 版(15256)
- 实践(14967)
- 践(14967)
- 现代(14959)
共检索到474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卫峰 楼旭明 党兴华
随着研发网络化环境的形成,技术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知识流动对网络结构演变的影响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同时,技术创新网络的本质体现为其自身就是一种知识流动的复杂适应系统。因此,从复杂适应系统(CAS)视角分析知识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节点间的不同流动方式,以及在技术扩散过程中知识流动特征与核心节点形成过程,从节点的初始状态、节点间知识流动和节点状态变化等3个方面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知识流动规则,分析了网络中企业间知识流动过程对节点企业核心地位形成的影响,为下一步的仿真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坤 胡斌 石明虹
回顾已有文献,国内外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分布式创新、创新网络、知识共享及知识管理的相关机理及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亦成为本文的重要借鉴。但是对分布式创新中节点间的知识流动问题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梳理与研究框架构建,使得进一步的深化研究缺乏相关理论支撑。在参考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先界定研究对象的内涵、范围以及研究假设,进而探析分布式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的多种关系机制,并分析讨论节点间知识分布与流动的特征及其转化机制,以期探索形成分布式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知识流动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供后续理论及实证研究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军锋 党兴华 刘兰建
本文利用图论对技术创新网络进行描述,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的组成,以产品为顶点,给定知识的维度特征;在提出知识能量概念的基础上,分别由给定知识的动能与势能来描述知识在知识时空中的明晰性和模糊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场理论构造模型研究既定知识明晰性和模糊性之间的互动变化。以此为工具进一步分析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创新阶段与扩散阶段的知识测度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知识测度模型。
关键词:
知识时空 知识动能 知识动能 测度
[期刊] 预测
[作者]
吉迎东 党兴华 弓志刚
知识权力在技术创新网络结点间多呈非对称分布,这一特征容易导致知识共享不足、知识泄漏风险加大。本文构建了知识共享主从博弈模型,分析了知识权力强弱方知识共享贡献率、创新绩效分配系数、组织间信任、已有知识基础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发现各方创新绩效分配系数与知识共享贡献率正相关,知识共享稳定系数对知识共享总量与创新收益均有积极影响,网络中知识共享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知识权力强势方绩效分配系数与弱势方绩效分配系数之和的比值大于知识转化系数+1,绩效分配对知识权力强势方激励效应的敏感度低于对知识权力弱势方的敏感度。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蒋军锋
基于分形的技术创新网络的数学描述,解决研究方法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在此基础上,将技术创新网络中不同结点间的相互作用抽象为对应的主丛联络,分别建立技术创新网络知识时空在不同结点处的时空曲率和时空温标的数学结构,并进一步对其进行经验解释。研究表明,对技术创新网络的分形描述可以克服不同层次技术创新网络研究中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引入知识规范可以形成知识时空,研究知识时空可以决定真实世界的技术创新活动;知识时空是对应技术创新过程中信息场与其上面特定的结构形成的,可以与信息流结合研究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企业之间的交互作用;知识时空的曲率特征刻画技术创新网络中特定知识对外部信息(不确定性)的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冰 姚洪涛
在构建环境不确定性程度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战略导向理论,分析不同环境状态下的企业行为模式,进而研究创新网络演化模式。
关键词:
环境不确定性 创新网络 战略导向 演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党兴华 刘立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资源已成为企业间合作创新的关键因素,企业间知识资源依赖不对称产生知识权力。因此,基于知识权力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网络更能体现出企业间合作创新的本质性关系,测度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权力作为分析网络发展和治理的基础,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资源依赖理论的基础上,界定和分析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权力的概念内涵和构成特性,构建网络中企业知识权力测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推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知识权力受企业间知识结构依赖和知识过程依赖所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育晓,张明亲,邵亚虹
基于嵌入性理论,运用因子分析与统计回归法,提炼出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网络负效应表现形式,检验了网络整体嵌入性、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对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网络负效应的外在表现主要有信息锁定效应、路径依赖效应和认知趋同效应;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网络嵌入性和负效应之间呈U型关系,并据此识别出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网络中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的适度嵌入点。
[期刊] 预测
[作者]
孔晓丹 张丹
本文从网络嵌入性视角出发,以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专利数据为样本,使用多元分层回归方法实证检验网络结构嵌入性(中心度、结构洞)对知识流动和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网络关系嵌入性(联系强度)对这一调节效用的进一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网络中知识流动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中心度正向调节知识流动和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结构洞倒U型调节知识流动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企业间的联系强度能正向调节结构嵌入性对知识流动和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阮平南,王文丽,刘晓燕
研究技术创新网络多维邻近性是否伴随创新网络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而呈现出不同演化特征,对创新网络内部伙伴选择、关系治理和创新绩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BM专利合作网络数据,运用Feature Selection方法,从地理邻近、社会邻近、技术邻近、组织邻近和制度邻近5个维度分析技术创新网络多维邻近性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生命周期视角下,在创新网络创生阶段,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时主要考虑技术邻近性和组织邻近性,成长阶段主要考虑地理邻近性,成熟和衰退阶段主要考虑社会邻近性;②演化视角下,地理邻近性与技术邻近性曲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金玉 胡斌 杨坤
构建知识协同概念模型用以描述概括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协同创新机制启动的条件。如何将复杂抽象的经济环境因素转化为可测量的参量,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参量之间的关系是构建该模型的两大难点。以协同学的核心指标序参量分析网络的知识和结构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的过程;以共生度作为模型的调节参量。创新性地提出知识协同是知识、组织能力熵变过程与节点共生关系演化过程相互融合的结果;进而提出知识协同的三维概念模型。
关键词:
知识协同 概念模型 序参量 共生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党兴华 张首魁
将技术创新网络中的结点企业看做模块化组织,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网络化合作创新的特点要求结点间采用松散的耦合关系。结合价值网络的分析方法,将模块化组织之间耦合的要素分为依赖要素、联系要素和激励要素,建立了技术创新网络结点组织间的三要素(DCS)耦合模型,应用DCS耦合模型研究了核心模块协调型和分散型网络结点组织间的耦合关系,从理论上界定了控制耦合、信息耦合和关系耦合三种耦合方式,为创新网络的有效运作提供了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惠青 邹艳
以产学研合作企业为研究对象,从过程的角度对知识整合进行了界定,并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知识整合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整合在网络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过程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在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过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创新网络 知识整合 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玲 孙国强 张宝建
知识共享机制设定对组织间创新合作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是技术创新网络的核心研究对象。从网络整体优化和网络成员利益角度,探讨技术创新网络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六大核心问题;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针对每个问题构建系统基模,解析每一问题的反馈环并给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网络 知识共享 系统动力学 基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坚 杜兰英
在分析影响企业创新网络知识流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知识流动的企业创新网络运行系统动力学(SD)模型。研究了企业知识整合吸收能力和网络关系能力对核心企业知识转移以及知识获取的影响,并验证了不同类型的创新市场结构对知识流动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移知识量随着知识整合吸收能力的提高具有边际递增的特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移知识量随着网络关系能力参数的提高不断递增,但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性;平衡型的创新市场结构(知识源方和知识接收方创新率接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利于企业隐性知
关键词:
创新网络 知识流动 知识管理 网络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