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3)
2023(5064)
2022(4253)
2021(3962)
2020(3276)
2019(7254)
2018(7287)
2017(12888)
2016(6565)
2015(7149)
2014(7062)
2013(6933)
2012(6170)
2011(5407)
2010(5524)
2009(5062)
2008(4874)
2007(4604)
2006(3904)
2005(3303)
作者
(18610)
(15633)
(15596)
(14607)
(10018)
(7352)
(6797)
(6038)
(5820)
(5452)
(5220)
(5214)
(5065)
(4973)
(4774)
(4694)
(4617)
(4602)
(4471)
(4461)
(3847)
(3785)
(3771)
(3585)
(3499)
(3480)
(3442)
(3440)
(3190)
(3060)
学科
(32190)
管理(30156)
(29794)
企业(29794)
(26212)
经济(26200)
技术(18992)
技术管理(12999)
方法(12154)
数学(10064)
数学方法(9976)
业经(7202)
(6987)
中国(6899)
(5875)
(5845)
理论(5273)
(5070)
(4887)
(4821)
财务(4805)
财务管理(4798)
企业财务(4577)
农业(4499)
经营(4480)
(4372)
产业(4285)
人事(4227)
人事管理(4227)
(4172)
机构
学院(93529)
大学(92652)
管理(42590)
(39114)
经济(38338)
理学(37334)
理学院(37019)
管理学(36509)
管理学院(36304)
研究(28335)
中国(21133)
(19058)
科学(17118)
(16541)
(14618)
中心(13783)
(13295)
财经(13166)
业大(13071)
技术(12348)
研究所(12075)
(12048)
(11913)
北京(11802)
商学(11801)
商学院(11691)
(11248)
经济管理(11024)
经济学(10998)
(10817)
基金
项目(66599)
科学(54519)
研究(50306)
基金(48172)
(41980)
国家(41631)
科学基金(37135)
社会(32699)
社会科(31202)
社会科学(31198)
(28124)
基金项目(25752)
自然(23784)
教育(23460)
自然科(23320)
自然科学(23318)
自然科学基金(22939)
(22905)
(21599)
创新(19016)
编号(18915)
资助(18265)
(15086)
重点(15037)
(14624)
成果(14363)
(14330)
课题(13939)
国家社会(13614)
(13275)
期刊
(40055)
经济(40055)
研究(26565)
中国(22501)
管理(19020)
(13599)
科学(13027)
教育(12984)
技术(12954)
学报(11009)
(9581)
科技(9569)
大学(8861)
学学(8210)
技术经济(8087)
农业(6894)
(6814)
经济研究(6618)
业经(6578)
(6174)
金融(6174)
财经(6096)
(6038)
论坛(6038)
统计(5657)
(5330)
(4969)
决策(4594)
职业(4424)
财会(4369)
共检索到137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新严  吴添祖  
一、技术创新绩效评估指标的作用 1、有利于创新决策合理化。在企业决定是否要进行创新以及进行何种创新时,事前的创新绩效评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不会进行没有绩效或具有负绩效的创新活动,也不会挑选不能使其绩效最大化的创新方案,合理的创新绩效评估指标有利于作出合理化的创新决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仲英,胡实秋,宋化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要家  唐春晖  
技术创新合约是一个不完全合约,创新所有权配置影响各方的专用性投资激励。本文采用不完全合约理论分析显示:技术创新的所有权应该配置给对投资激励和产出贡献重要的一方;建立多元化技术创新融资体系和在创新资源分配中引入竞标体制,会增加创新的社会总盈余;技术创新资源的平均分配和资源配置中的寻租行为会降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盈余,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持续改善要求建立效率导向的创新所有权安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官建成  钟蜀明  
采用DEA两阶段模型来分析产业创新活动在各阶段的转换效率及其演化规律。结果显示我国产业整体技术转换效率较高,经济转换效率偏低,单纯增加科研投入并不一定能增加科研产出和提高经济效益,创新能力高也并不意味着就能够带来经济的竞争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子晨  戚巍  吴丹丹  
文章从经济规模、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者间关联的角度构建若干标度无关性指标,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0年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对绩效进行评价,充分考虑并验证了非线性规模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非线性作用,企业研发经费与GDP和主营业务收入间均存在标度关系且由GDP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更强;绝大多数省份企业专利申请数、新产品销售收入与GDP存在不同程度的"马太效应";传统的研发强度指标由于未考虑规模效应带来的非线性影响,对于各区域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宛青  邵慧敏  卜臣  
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责任审计是评价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技术创新能力的一项全面、系统的审计方法。技术创新绩效责任审计模式能有效改变国有企业只注重科技创新短期效果的错误观念,对促进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责任审计以路径依赖理论为基础,将技术创新绩效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对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分析结果将成为评价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依据。其中,隐性绩效和显性绩效分别代表不同含义,隐性绩效是针对管理层的一个重要审计元素,主要由技术积累和外部效益组成,显性绩效主要由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组成。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季鹏  
本文立足于我国制造业的现状,综合运用高阶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观理论,通过理论和逻辑推演构建了"高管政治关联——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用我国深交所316家中小板上市的民营制造业企业2012-2014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了高管政治关联影响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并解释了技术创新战略在其中扮演的中介性作用。研究表明: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此,文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一定要在鼓励和激励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上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庚春  徐策中  侯玲  
技术创新理论与技术创新绩效□朱庚春徐策中侯玲产业和企业的创新活动引起各国的关注始于本世纪70年代末期,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先后开展了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在此基础上,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促进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政策、法律,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季鹏  
本文立足于我国制造业的现状,综合运用高阶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观理论,通过理论和逻辑推演构建了"高管政治关联——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用我国深交所316家中小板上市的民营制造业企业2012-2014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了高管政治关联影响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并解释了技术创新战略在其中扮演的中介性作用。研究表明: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此,文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一定要在鼓励和激励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上多下工夫;民营企业要对创新有不断追求,要注重从政治战略向市场战略的转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荐其  霍保世  
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风险及其评价模型,并以实例作了说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成刚  吴涛  
分别用两位码层面的大类样本和三位码层面的中类样本较系统地研究我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投入强度结构对创新绩效影响最大;技术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在中类样本中显著,而在大类样本中不显著;技术创新投入应用源结构在中类样本中不显著,而在大类样本中显著。企业规模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而行业规模在中类样本中影响显著而在大类样本中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安琪  
当前全球竞争环境中开放式创新日益突出,研究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对于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文章通过理论分析网络关系、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内在联系,建构网络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模型。以中国技术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开发网络关系测量量表,对355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结论认为:网络关系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在网络关系各维度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过程中具有部分或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安琪  
当前全球竞争环境中开放式创新日益突出,研究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对于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文章通过理论分析网络关系、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内在联系,建构网络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模型。以中国技术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开发网络关系测量量表,对355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结论认为:网络关系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在网络关系各维度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过程中具有部分或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远东  彭纪生  
我们采用社会认知论的能动观点,将自我效能感概念拓展到技术创新活动领域,提出了"技术创新效能感"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结合领域相关自我效能感实证研究成果,大胆推论技术创新效能感可以作为技术创新绩效的预测指标,并从选择过程、思维过程、动机过程和情感过程四个中介过程探讨了技术创新效能感的作用机制,最终构建了技术创新效能感的作用机制概念模型。这为解释和分析"消极被动地依赖外国技术"这一时弊和"创新信念的重要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技术创新管理实践和后续的实证研究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青  周绍妮  
选择2009—2017年中国高科技产业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以技术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为视角,考察技术并购对收购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同时检验技术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是否受到收购公司成长潜力的调节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并购能够显著提升收购公司的盈余持续性;技术并购显著提升了两维度的技术创新绩效,且通过技术创新绩效中介效应的传导,进而提升收购公司的盈余持续性。技术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还受到收购公司成长潜力的调节,收购公司的成长潜力越大,技术创新绩效与盈余持续性的关系也越强。研究揭示了技术并购通过技术创新绩效路径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机制及作用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