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9)
2023(14340)
2022(12513)
2021(11638)
2020(9883)
2019(22457)
2018(22428)
2017(42789)
2016(22684)
2015(25370)
2014(24673)
2013(24414)
2012(22297)
2011(20277)
2010(20236)
2009(18166)
2008(17762)
2007(15581)
2006(13699)
2005(12039)
作者
(64019)
(53411)
(52880)
(50157)
(33995)
(25488)
(23982)
(20836)
(20172)
(19067)
(18093)
(17875)
(16939)
(16931)
(16404)
(16188)
(15874)
(15573)
(15272)
(15239)
(13200)
(13067)
(12765)
(12225)
(11857)
(11797)
(11760)
(11613)
(10712)
(10407)
学科
(91009)
经济(90922)
管理(67719)
(65736)
(56155)
企业(56155)
方法(41732)
数学(35125)
数学方法(34694)
(24267)
中国(24260)
贸易(24249)
(23497)
(23182)
技术(22632)
(21297)
业经(20770)
(19605)
地方(18763)
理论(17193)
农业(15571)
(15297)
(14653)
技术管理(14186)
环境(13483)
(13264)
(13233)
财务(13190)
银行(13187)
财务管理(13171)
机构
大学(318567)
学院(315192)
(129271)
管理(127983)
经济(126588)
理学(111243)
理学院(110067)
管理学(108199)
管理学院(107625)
研究(105928)
中国(76869)
(67747)
科学(64344)
(56379)
(52242)
(47663)
研究所(47476)
中心(47213)
业大(46160)
(45881)
财经(45364)
北京(42854)
(41894)
师范(41544)
(41341)
(39028)
经济学(38377)
(37124)
农业(37097)
经济学院(34747)
基金
项目(218267)
科学(172218)
研究(162047)
基金(158044)
(137318)
国家(136185)
科学基金(117508)
社会(101961)
社会科(96830)
社会科学(96806)
(85533)
基金项目(84170)
自然(75676)
教育(74161)
自然科(73976)
自然科学(73961)
自然科学基金(72622)
(71276)
编号(65762)
资助(64087)
成果(52807)
(49445)
重点(48571)
(48042)
(46538)
创新(45406)
课题(45123)
国家社会(41912)
教育部(41559)
科研(41191)
期刊
(137865)
经济(137865)
研究(95397)
中国(62708)
管理(48843)
学报(48604)
科学(44858)
(42236)
(41363)
教育(39675)
大学(37193)
学学(34167)
技术(30462)
农业(29955)
(24370)
金融(24370)
经济研究(23166)
业经(22488)
财经(21388)
图书(20394)
(18354)
问题(18275)
(18263)
科技(17933)
技术经济(17175)
(16702)
国际(15341)
理论(15274)
商业(14415)
(14194)
共检索到467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道先  刘海云  
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过程中,技术要素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表现形式及重要性被强调的程度不同。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贸易利益和贸易模式,贸易的发展也影响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创新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通过技术的扩散和动态学习效应的作用,逐步培育起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某些领域的自主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寅  菅宇环  
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梳理了社会网络、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言之,社会网络的各个维度与企业的资源整合行为都是正相关的,资源整合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而社会网络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福凯  狄盈馨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20年来技术创新产权制度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以下4项共识:(1)技术创新产权是创新经济学的基础范畴;(2)技术创新产权及其所有制性质影响着企业股权资本配置;(3)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化是实现技术创新的社会基础;(4)技术创新产权保护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律基础。进一步,从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实现技术资本转化两个视角,对未来研究给出理论展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项本武  
随着公司创新活动调查的全面深入,微观视角的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是近年来创新经济学的研究热点。西方学者们在实证检验企业R&D、创新与生产率的关系时,虽然使用的样本不同、模型具体设定及计量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互异,但研究范式趋于一致。虽然知识管理并不等同于创新,但两者紧密相关,许多学者探讨了企业知识管理活动对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对其中一些代表性文献的研究逻辑、实证方法及主要结论作了初步梳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章成帅  
本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方法和指标、效率水平、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结果发现,无论整体还是分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呈缓慢提高趋势,但处于较低水平;效率提升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未明显改善;成果转化阶段效率普遍较低,"高投入、低效益"矛盾依旧;竞争市场结构、大规模企业和出口有利于创新效率提高,国有成分起抑制作用,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效应模棱两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晶  苏国宝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产业内贸易逐渐取代传统的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中新的贸易型态。如何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谋求福利最大化?这再次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产业内贸易的动态衡量以及其与调整成本之间的关系。文章疏理了产业内贸易与调整成本的研究成果,发现既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发达国家的工业领域;检验平滑调整假说的方法存在弊端;农业贸易调整成本的研究维度较单一等。为此,建议学者可以引入非参数估算和展开多维度的方法来探讨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的调整成本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丽  施建军  邓宏  夏传信  
颠覆式创新近来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颠覆式创新的研究很多,文献研究的方面呈现分散、矛盾的现状,对我们理解颠覆式创新造成阻碍。文章首先阐述了和颠覆式创新相关的基础概念和支撑理论,澄清了对颠覆式创新概念的误解,然后总结和批判性地提出如何从企业外部、内部、市场营销和技术等方面发现和启用颠覆式创新;然后总结了抑制和推动颠覆式创新的因素,为管理者提供参考;最后提出了关于颠覆式创新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晓芳  
组织创新对一个组织乃至整个社会至关重要,其变革型领导则是影响组织创新的关键所在。从变革型领导和组织创新的概念与维度入手,梳理了相关资料,对两者的相互关联乃至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主要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予以分类汇总,揭示这些变量产生作用的机理,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晓芳  
组织创新对一个组织乃至整个社会至关重要,其变革型领导则是影响组织创新的关键所在。从变革型领导和组织创新的概念与维度入手,梳理了相关资料,对两者的相互关联乃至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主要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予以分类汇总,揭示这些变量产生作用的机理,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勇兵  赵羊  汪婷  
探寻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是国际贸易学科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异质企业框架,对现有理论和经验文献进行归纳与梳理,全面细致地总结了企业进口投入品、企业间和企业内的资源再配置以及降低价格成本加成这三个方面所带来的福利效应,并试图从已有相关文献中发现不足并发掘未来的研究方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有利于厘清贸易自由化福利效应的来源渠道且为福利增进型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微观基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樊瑛  
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将"产业"作为研究单位,企业则因被认为具有同质性而不予考虑。由Melitz等领军的"新新贸易理论"研究,则将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企业层面,提出了国际贸易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从而开拓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新的前沿。本文围绕企业异质性这个焦点,就国际贸易异质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之间的关系,贸易政策与异质性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出口与企业FDI选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晓薇  梁玥颖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文化因素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术界展开了关于文化距离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研究,主要体现在从文化距离的概念及测度出发,以文化距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为主要脉络,分析文化距离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文化产品进出口的影响。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当前的研究在文化距离对货物贸易影响的研究视角、关于文化距离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的系统分析以及文化距离对分类型文化产品进出口影响等方面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群  张曙霄  吴石磊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第一大出口国,但不是贸易强国。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推动中国贸易强国进程的战略举措。在对外贸易中,我国的货物贸易占据绝大部分比重,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强大的拉动作用。从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结构问题的解释、货物贸易结构优化的意义、货物贸易结构优化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货物贸易进口结构优化与技术外溢、货物贸易结构优化的评价等几个方面归纳和评述已有货物贸易结构优化的研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总结,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货物贸易结构优化的研究方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琳  
贸易和FDI是企业国际化选择的两条主要路径,而将"异质性企业"引入进来,分析异质性企业的贸易和FDI选择,已成为新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对这一研究成果从企业管理和贸易理论两个角度综合进行评述,厘清其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企业边界,分析企业生产组织模式的选择,即垂直一体化与外包的选择。文章涵盖了该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现有文献进行简要评述,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和平  祁春节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不能完全解释"贸易丢失之谜",需要从制度因素去寻找答案。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较高的制度质量降低国际交易成本,糟糕的制度质量就像无形的贸易壁垒阻碍贸易的发展,制度质量差异是比较优势的源泉。文化传统、社会信任等非正式制度同样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正式制度,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较为薄弱。未来应拓展和深化非正式制度对国际贸易影响方面的研究,构建一个包含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总体制度分析框架,系统地探讨总体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及影响机制,以便更全面地刻画制度质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