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1)
2023(5984)
2022(4984)
2021(4770)
2020(3976)
2019(8426)
2018(8280)
2017(14749)
2016(7812)
2015(8633)
2014(8043)
2013(7840)
2012(7097)
2011(5971)
2010(6206)
2009(5671)
2008(5821)
2007(5285)
2006(4453)
2005(3789)
作者
(20135)
(16895)
(16766)
(15875)
(10802)
(7899)
(7339)
(6444)
(6106)
(6082)
(5654)
(5535)
(5425)
(5394)
(5243)
(5073)
(5031)
(4833)
(4815)
(4756)
(4116)
(4087)
(3897)
(3844)
(3821)
(3779)
(3707)
(3622)
(3447)
(3279)
学科
管理(36842)
(36386)
(33513)
企业(33513)
(25539)
经济(25520)
(22534)
技术(18813)
技术管理(12925)
财政(12134)
方法(10448)
(10038)
财务(10029)
财务管理(9989)
(9819)
企业财务(9587)
中国(9571)
数学(8439)
数学方法(8375)
(8045)
业经(7480)
(7323)
(6474)
理论(5968)
地方(5800)
(5778)
(5387)
银行(5369)
体制(5157)
(5028)
机构
学院(102199)
大学(100247)
管理(43088)
(42812)
经济(42011)
理学(37179)
理学院(36876)
管理学(36499)
管理学院(36283)
研究(31517)
(28090)
中国(24578)
(20305)
科学(18188)
财经(18050)
(16716)
(16328)
(15197)
中心(14698)
研究所(13154)
技术(13070)
财经大学(13060)
业大(12974)
经济学(12748)
北京(12657)
(12586)
(12558)
商学(12305)
商学院(12187)
(11574)
基金
项目(67707)
科学(54799)
研究(52445)
基金(48569)
(41567)
国家(41203)
科学基金(36885)
社会(34109)
社会科(32534)
社会科学(32526)
(28643)
基金项目(25932)
教育(24295)
(22611)
自然(22577)
自然科(22182)
自然科学(22179)
(21920)
自然科学基金(21827)
编号(20345)
创新(19310)
资助(17987)
成果(16270)
重点(15253)
(14840)
课题(14750)
(14691)
(14407)
国家社会(14346)
(14306)
期刊
(47833)
经济(47833)
研究(33664)
(27785)
中国(27260)
管理(19620)
教育(14030)
科学(13025)
技术(12846)
学报(12694)
(10764)
大学(10456)
学学(9831)
财经(9574)
科技(9288)
(8519)
金融(8519)
经济研究(8479)
(8264)
技术经济(7902)
会计(7565)
农业(7529)
财会(7188)
业经(7080)
(6986)
财政(6986)
(6107)
论坛(6107)
问题(5113)
(5080)
共检索到163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蔡承彬  
技术创新是国际竞争中主导成败的关键因素。利用财政制度推动技术创新,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必需从政府采购制度、税收优惠政策、财政公共投资、财政补贴与合作等角度,做出现阶段激励技术创新的财政制度安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捷   郭文  
财政收入划分是政府间权力分配的主要体现,财政收入分成比例变化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财力和积极性。研究发现,提高地级市财政收入分成比例对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在增加财政收入分成与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交乘项后,相较于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分成比例的提升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更大的正向作用,即提高省级以下财政收入分成比例能够扩大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间的技术创新差距。机制检验表明,提高财政收入分成比例将激励地级市政府增加科技支出,进而提升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同时,财政收入分成比例对财政科技支出、财政科技支出对城市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在较发达地区更为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捷   郭文  
财政收入划分是政府间权力分配的主要体现,财政收入分成比例变化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财力和积极性。研究发现,提高地级市财政收入分成比例对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在增加财政收入分成与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交乘项后,相较于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分成比例的提升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更大的正向作用,即提高省级以下财政收入分成比例能够扩大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间的技术创新差距。机制检验表明,提高财政收入分成比例将激励地级市政府增加科技支出,进而提升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同时,财政收入分成比例对财政科技支出、财政科技支出对城市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在较发达地区更为明显。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岑树田  葛扬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要求发生了改变,从产出激励转变为创新激励。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科技战略和政策要求而产生的创新激励,通过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直接嵌入到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循环中,从而对地区技术进步产生显著影响。在稳态经济中,地方政府的创新激励实际上进一步增强了地区财政科技投入对技术进步的正向影响效应,而面板回归也验证了该效应的存在。研究结论揭示,党中央、国务院的科技战略任务,因创新激励的存在,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并取得明显成效。当前,正值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期,地方政府应更好地发挥创新激励作用,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促进地区技术进步的能力和能级,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地区力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敏   洪亚军  
财政定向激励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定向激励不仅直接推动共同富裕,还可通过促进技术融合式创新对共同富裕产生间接推动作用;在人力资本赋能下,财政定向激励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财政定向激励与人力资本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表现出门槛效应;财政定向激励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为了稳步推进共同富裕,应完善财政定向激励机制,建立技术融合式创新平台,构建人力资本长期投资体系,并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从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国家财政优惠政策和企业自身融资方式作为当前企业技术研发的关键驱动因素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的激励效应。基于企业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2013—2017年922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财政激励和融资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阶段影响,结果表明:在研发创新的不同阶段,财政激励效应和融资激励效应存在差异。其中,财政补贴激励效应集中在研发投入阶段,并随着创新流程的推进呈现下降趋势;税收优惠激励效应则随着创新流程的推进不断上升,并在成果转化阶段集中凸显;股权激励和债权激励在研发投入阶段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研发产出和成果转化阶段激励效应显著,并且股权激励效应大于债权激励效应。同时,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财政激励在各周期保持了正向激励效应,其中财政补贴效应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变化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税收优惠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效果更显著;融资激励中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效应一致,但股权融资在企业衰退期各阶段展现了创新抑制作用,并且债权融资在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激励作用略强于股权激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金湘  
本文采用我国2009—2017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对财税激励、现金持有以及企业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经过研究发现:现金持有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财税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财税激励能够显著增强现金持有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宇恒  孙健夫  
基于2013—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构建计量模型、中介模型和调节模型,研究财税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财政支持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内源创新的促进作用强于外源创新;(2)财政支持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在规模较小的企业、非国有企业、非高技术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更显著;(3)借助人力资本集聚和融资约束两个中介机制,财政支持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4)税收激励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研发创新成本,进而实现财政支持助推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有关部门应不断凝聚财政支持与税收激励的企业创新政策合力,充分考虑财税支持在企业与区域层面的异质性影响,高度关注人力资本集聚和融资约束机制作用,推动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思慧  赵曙东  
利用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对政府财政激励、资源能力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激励、资源能力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减免类政策激励效果优于补贴类政策效果,并且这种影响效应在"国有企业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强化企业自身竞争力,调整和完善财政激励方式和激励对象,这将是增强企业创新行为的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台航  张凯强  孙瑞  
(2018年第1期)企业的创新行为是经济实现稳定持续增长、实现增长动能转换的重要基础,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服务、采取特定的财税措施来激励企业的创新行为。因此,国家关于财政分权的制度安排能够通过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来对企业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财政分权对企业创新激励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地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台航  张凯强  孙瑞  
企业的创新行为是经济实现稳定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而国家关于财政分权的制度安排能够对企业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内生增长框架下将财政分权变量引入到政府的预算约束方程当中,并通过最优化求解分析了财政分权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促使地方政府增加生产性服务的供给,进而通过提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边际生产率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比例。在实证方面,本文以县级的财政数据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分析,并采取多种指标衡量财政分权和企业的研发强度;最终的回归结果和稳健性分析表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志安  邱国庆  
以财政分权改革为视角,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说明深化财政分权体制改革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将有助于激励区域创新产出。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会因地区差异而表现出不同效应,在东部地区,财政分权能够提高区域创新水平,但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车德欣  吴传清  任晓怡  吴非  
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背景下,本文利用2007—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及宏观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财政科技支出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本文不仅考虑"财政科技支出—企业技术创新"间的关系,还将地方政府激励结构引入上述框架。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是驱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区分企业属性差异、地区差异的条件下,财政科技支出有着明显的异质性创新驱动效果。想要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动能,要考虑财政科技支出传导机制是否通畅,更应该在调整政府激励结构上倾注努力,以增强财政科技支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传宏,杨长桂,吴永波,徐建红  
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财税激励政策简论陈传宏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杨长桂,吴永波,徐建红华中理工大学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有直接和间接投资两种方式。直接投入是指政府以财政拨款的方式直接资助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间接投入则是指由政府制定并实施有助于技术创新的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晓红  孔令辉  赵烁  
以45家清洁能源上市企业2011—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创新财税政策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财政补贴政策对清洁能源企业绩效的直接激励效应不显著,税收优惠政策对清洁能源企业绩效与技术创新绩效都起到了正向的激励作用。同时将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引入财税政策和企业绩效之间,通过中介检验分析发现针对清洁能源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种政策和企业绩效之间确实存在中介效应,但有差异:技术创新在财政补贴政策与企业绩效之间完全中介效应显著,在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绩效之间部分中介效应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