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28)
2023(19063)
2022(16280)
2021(15222)
2020(12919)
2019(29398)
2018(29307)
2017(56713)
2016(30800)
2015(34567)
2014(34046)
2013(33510)
2012(30620)
2011(27362)
2010(27665)
2009(25754)
2008(25558)
2007(22866)
2006(20223)
2005(18285)
作者
(87120)
(72687)
(72296)
(68813)
(46488)
(34855)
(32643)
(28170)
(27530)
(26160)
(24692)
(24581)
(23252)
(23096)
(22367)
(22135)
(21731)
(21219)
(20846)
(20825)
(18008)
(17868)
(17547)
(16709)
(16180)
(16164)
(16101)
(16055)
(14532)
(14253)
学科
(127054)
经济(126887)
(109107)
管理(103984)
(97389)
企业(97389)
方法(57278)
数学(46869)
数学方法(46124)
(38807)
(37123)
业经(36584)
中国(32047)
(28640)
(26703)
财务(26608)
财务管理(26572)
技术(25692)
农业(25549)
企业财务(25185)
地方(24164)
理论(24152)
(23853)
(21558)
(21221)
贸易(21204)
(20704)
(20568)
(20453)
(19693)
机构
学院(436008)
大学(433986)
管理(175973)
(175574)
经济(171784)
理学(151453)
理学院(149808)
管理学(147184)
管理学院(146356)
研究(139717)
中国(107966)
(92829)
科学(85320)
(84310)
(69373)
(69146)
财经(66367)
(66096)
中心(63799)
业大(63322)
研究所(62467)
(60246)
北京(58518)
(55198)
师范(54688)
农业(53830)
(52844)
经济学(52465)
(51108)
财经大学(49081)
基金
项目(290313)
科学(230009)
研究(214438)
基金(211035)
(182331)
国家(180783)
科学基金(157556)
社会(135850)
社会科(128788)
社会科学(128754)
(114425)
基金项目(111448)
自然(102178)
自然科(99846)
自然科学(99825)
教育(98768)
自然科学基金(98085)
(94610)
编号(87508)
资助(87040)
成果(70344)
重点(64603)
(63726)
(63193)
(61232)
课题(60201)
创新(58429)
国家社会(55656)
(55506)
教育部(55134)
期刊
(198223)
经济(198223)
研究(129749)
中国(86838)
管理(70308)
(68554)
学报(63912)
(63556)
科学(60962)
大学(49753)
教育(49092)
学学(46790)
农业(43829)
技术(42203)
(38774)
金融(38774)
业经(34143)
财经(32997)
经济研究(30884)
(28398)
问题(25605)
(25178)
技术经济(23978)
科技(21613)
图书(20850)
现代(20828)
理论(20045)
(19789)
商业(19780)
统计(19703)
共检索到650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砚峰  李宇  
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企业规模系统进行结构分析,构建了仿真模型并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对技术创新加以衡量,以销售收入、职工总数和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规模的水平变量,设计了大企业——技术推动模式、中小企业网络——市场拉动模式和企业集群式——推拉结合模式三种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对参数进行相应调整,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企业集群式——推拉结合模式是辽宁装备制造业中长期理想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绍东  
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层面上决定了众多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而大企业又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本文利用1995—200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14个3位数产业的面板数据,分别考察了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1)R&D经费支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与企业规模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2)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以专利度量的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3)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4)不论是对技术创新投入还是产出,国有企业比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军  马亚静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标志性产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在阐述提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意义基础上,分析提高我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宇  张瑶  
企业规模作为类别自变量,能够更有效地揭示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化和产业政策在特定情境下的有效性。本文基于我国2007—201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公司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明显的阈值,并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市场集中度、行业特征、政府补助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研究认为门槛回归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公司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和跃迁过程,相应的研究结论在产业组织结构、企业成长和产业创新投入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邵俊岗  
企业规模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技术创新 ,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产业、战略、组织、方式、环境和效率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姝  姜春海  
近年来,作为辽宁传统优势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趋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本文在综述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综合运用横向比较法和纵向比较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加以系统分析,探究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允卫  
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各有不同的优、劣势。大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和"规模效益",中小企业则具有明显的"行为优势"和"创新活力"。从企业集群层面看,由于内部结构的不同,大企业主导型集群往往具有一般大企业的技术创新特征,而中小企业集群则能整合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各自的优势,创造出新的技术创新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正中  吴永林  谢朝阳  
本文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1996—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运用密切值法,对比分析了我国大型和中小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出我国大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强于中小型企业的结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陆云航  刘文忻  
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就民营制造业中企业规模对工人工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工资效应在民营制造业中普遍存在,工人工资与企业规模正相关。同时发现,工人素质假说和劳动生产率假说对于该效应的成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对传导机制的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主要通过工人素质、资本密集度、技术水平以及工会组建率等因素间接作用于工人工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令岩  陆朱  郭浩淼  
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辽宁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必须通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集约化模式实现。文章研究了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分析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培育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扩散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宇  
本文在分析引起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关系争议的传统因素及改进方法基础上,以行业分组的非参数回归方法避免行业差异性和实证模型误差,仍然得到中、美制造业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关系的争议性结论。由此表明,行业适用性问题仅是对不同行业差异性的静态比较,未涉及产业演进导致行业本身动态变化对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关系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中、美制造业产业演进的驱动力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美制造业处于不同成长阶段,我国制造业是以传统投入要素和R&D投入为主要驱动要素,客观上要求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因此,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呈现"熊彼特假设"的关系;而美国制造业则是R&D投入和非R&D投入共同驱动模式,在保持甚至收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伦蕊  
近年来,在中国高技术产业内,企业规模结构经历着从集中化到两极化的悄然变化。为了解析企业规模结构的演化动因,本文构建动态面板Sys_GMM模型,对1995—2002年和2003—2010年的两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别回归和比较分析。研究证实了效率竞赛论、政府偏好论、分工深化论、市场容量论、两化融合论的理论解释力,但进入壁垒论和外资导入论未能得到实证支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良谋  李宇  
本文以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为核心概念,通过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倒U关系进行线性分拆,将"熊彼特假设"和倒U关系的争议在同一个分析框架内进行解说。并以中国工业企业1991-200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不仅得到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倒U关系结论,而且得到了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几组线性关系。对实证结果的分析表明大企业的组织惯性对技术范式具有锁定效应,从而有利与企业的定向性技术创新,而竞争性的市场是使得小企业不断进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倒U关系则是企业规模对这两种技术创新影响的综合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后凯  
本文考察了企业规模、产业集中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大型企业和科技型小企业均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而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将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者认为,为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当前很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规模结构,同时通过制定和完善市场竞争政策,促进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雪婷  
本文以我国高技术企业2003-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关系、基于企业规模的研发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并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1)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近似呈"∽"型。(2)企业规模对研发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关系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第一个区间有较显著抑制作用,在第二个区间有明显激励效果,激励力度和持久性强。(3)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主要源于技术效率增长",高技术不高",企业粗放型特征较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