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01)
2023(12526)
2022(10867)
2021(10250)
2020(8545)
2019(19388)
2018(19502)
2017(37088)
2016(19969)
2015(22476)
2014(21849)
2013(21376)
2012(19546)
2011(17510)
2010(17397)
2009(15822)
2008(15283)
2007(13381)
2006(11614)
2005(9984)
作者
(55883)
(46324)
(46150)
(43661)
(29717)
(22230)
(20721)
(18168)
(17508)
(16471)
(15863)
(15486)
(14635)
(14564)
(14260)
(13956)
(13849)
(13599)
(13277)
(13176)
(11387)
(11352)
(11078)
(10622)
(10309)
(10302)
(10247)
(10177)
(9252)
(9115)
学科
(77868)
经济(77786)
管理(62613)
(61258)
(53477)
企业(53477)
方法(36542)
数学(30367)
数学方法(30013)
技术(22029)
中国(20411)
(19844)
业经(19127)
(18448)
(17672)
理论(16346)
地方(15255)
技术管理(13942)
农业(13701)
(13427)
(13285)
贸易(13276)
(13090)
(12868)
环境(11995)
(11920)
财务(11855)
财务管理(11838)
(11805)
教育(11597)
机构
大学(280355)
学院(278385)
管理(116594)
(109033)
经济(106610)
理学(101821)
理学院(100738)
管理学(99140)
管理学院(98635)
研究(89102)
中国(64453)
(59725)
科学(55733)
(47824)
(43259)
业大(40854)
中心(40101)
(39910)
研究所(39623)
(39474)
财经(38903)
北京(37621)
(37340)
师范(37037)
(35419)
(32600)
(32555)
经济学(31990)
农业(31080)
技术(30761)
基金
项目(195378)
科学(154840)
研究(145792)
基金(141322)
(122250)
国家(121216)
科学基金(105520)
社会(91348)
社会科(86538)
社会科学(86516)
(77345)
基金项目(75901)
自然(68307)
教育(66887)
自然科(66733)
自然科学(66719)
自然科学基金(65551)
(64335)
编号(59663)
资助(56665)
成果(47738)
(45241)
重点(43292)
(42556)
创新(41384)
(41373)
课题(40942)
项目编号(37423)
国家社会(37044)
教育部(36837)
期刊
(116558)
经济(116558)
研究(81264)
中国(52555)
管理(44028)
学报(41493)
科学(39851)
教育(36232)
(35522)
(35185)
大学(31706)
学学(29557)
技术(27403)
农业(25434)
(20050)
金融(20050)
业经(19200)
财经(18465)
经济研究(18332)
科技(16952)
图书(16221)
(15746)
技术经济(15472)
问题(14562)
理论(14066)
(13551)
实践(13034)
(13034)
现代(12868)
(12235)
共检索到396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迎  张薇  
通过对技术创新领域1950年到2013年的期刊论文数据从领域、期刊、国家和关键词等角度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及利用CiteSpaceIII生成的文献共引时区图谱对技术创新理论的演化开展深入研究,分析得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五大领域——创新经济学、技术创新政策、创新系统、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与创新转移,并提出演化路径的四大阶段论——重拾熊彼特创新经济学、解构技术创新领域、整合技术创新系统和开放创新,为技术创新理论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历史性解读视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茂长  李柏洲  
近年来,运用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技术创新扩散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们的关注,论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技术创新扩散演化的相关理论与模型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中外文献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国栋  沈云霞  
产品设计在新产品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关它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十分成熟。以宁波设计密集型的厨电企业为例,从设计演化视角探讨企业新产品研发模式和设计、技术与市场的关系,结果发现三家企业的设计创新经历了设计差异化、设计是新产品开发子过程和设计主导三个阶段。设计差异化阶段是市场拉动的创新模式,市场需求知识是创新动力,设计嵌入在技术研发中;设计作为新产品开发子过程是技术推动的创新模式,技术是产品创新的动力,设计虽然没有摆脱对技术的依附性,但却成为新产品开发的独立阶段,市场从主导作用转向影响作用;设计主导阶段是产品设计驱动的创新模式,设计作为创新动力,地位等同于技术与市场,企业构建设计主导的技术创新网络,标志着企业创新模式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而且设计在新产品开发中形成了与技术和市场的互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炜  罗守贵  
文章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动态模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融入生态特征的变异率(Mutation Rate)和杂交率(Cross-over rate)来模拟生产者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运行机理;并研究技术创新演化过程中的外部和内部动力机制,分为环境选择(Environmental Selection)和种内选择(Constructional Selection);同时,运用生态演化效率指标来测度技术创新发展情况;文章提出技术创新相关生态策略,对持续性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庄雷  赵成国  
鉴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探索,比较分析数字货币演化历程和动因,从货币价值、发行主体、数量调节三大基本问题总结数字货币的本质、属性、锚定、信用创造四大机理。基于金融创新效率和风险侧重选择不同,分析数字货币核心机制的设计思路、实践探索和未来前景,从二元间接信用创造的融合式到一元直接信用创造的重构式来实现数字货币信用模式的应用调整。结合数字货币的风险理论和监管原则,提出从单维平面到多维立体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来实现数字货币体系的有效监管,共享数字经济时代信用人格化的普惠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庄雷  赵成国  
鉴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探索,比较分析数字货币演化历程和动因,从货币价值、发行主体、数量调节三大基本问题总结数字货币的本质、属性、锚定、信用创造四大机理。基于金融创新效率和风险侧重选择不同,分析数字货币核心机制的设计思路、实践探索和未来前景,从二元间接信用创造的融合式到一元直接信用创造的重构式来实现数字货币信用模式的应用调整。结合数字货币的风险理论和监管原则,提出从单维平面到多维立体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来实现数字货币体系的有效监管,共享数字经济时代信用人格化的普惠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春  李海超  
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作用至关重要。根据经典物理力学理论构建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三维动态模型,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主导逻辑思维出发,从能力广度、能力深度、能力的生命周期3个角度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模型进行维度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过程在空间内形成类似于"S"型的曲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陶海青  金雪军  
[期刊] 预测  [作者] 林云  
知识溢出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然而,这还不足以解释复杂的技术创新路径。我们从演化的视角,将知识特质、技术机会及吸收能力等理论融入技术创新理论,以此来解释复杂的技术创新内生性演化进程。这对于国内企业创新战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冰  
当前,应用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已成为一个前沿领域。本文在简要介绍演化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演化过程、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化、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龙跃  顾新  
基于生态位理论,将知识转移细化为投入知识转移和存量知识转移,通过构建基于AJ模型的知识投入利润模型和基于Lotka-Volterra的知识转移演化模型,结合定性分析和算例验证,揭示了知识转移对知识投入及创新收益增量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知识转移系数对成员收益增量及知识转移演化均衡的影响较大,通过调整两类知识的转移系数,构建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有望推动知识有效转移,促进成员知识存量增加,降低单个成员以及联盟知识投入量,提高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成员及联盟的收益增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晓华  郑辉  
近年来西方学者围绕如何促进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产业演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运用数理模型、计量检验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从需求、知识和协同演化三个视角出发对国外有关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现存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产业发展实践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龙跃  顾新  
基于生态位理论,将知识转移细化为投入知识转移和存量知识转移,通过构建基于AJ模型的知识投入利润模型和基于Lotka-Volterra的知识转移演化模型,结合定性分析和算例验证,揭示了知识转移对知识投入及创新收益增量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知识转移系数对成员收益增量及知识转移演化均衡的影响较大,通过调整两类知识的转移系数,构建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有望推动知识有效转移,促进成员知识存量增加,降低单个成员以及联盟知识投入量,提高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成员及联盟的收益增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冰  
在简要介绍演化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演化的特性与轨迹、技术创新演化的过程、技术创新模式与能力的演化、技术创新集群的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期刊] 预测  [作者] 孟凡生  韩冰  
低碳经济背景下装备制造企业低碳转型刻不容缓,为了促进装备制造企业尽快实施低碳技术创新,本文利用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演化博弈理论构建装备制造企业相互作用下的低碳技术创新决策支付矩阵,通过稳定性分析揭示装备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最后利用数值仿真探讨碳税、碳交易、补贴以及购买者低碳偏好等变量对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碳税强度及碳交易力度对装备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最为明显;政府高强度的投入补贴力度有助于装备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装备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与否对购买者低碳偏好的敏感性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