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44)
- 2023(16134)
- 2022(13715)
- 2021(12681)
- 2020(10908)
- 2019(24590)
- 2018(24437)
- 2017(46186)
- 2016(24986)
- 2015(27878)
- 2014(27301)
- 2013(26649)
- 2012(24308)
- 2011(21822)
- 2010(21563)
- 2009(19971)
- 2008(19876)
- 2007(17943)
- 2006(15201)
- 2005(12843)
- 学科
- 济(99855)
- 经济(99664)
- 管理(76277)
- 业(75625)
- 企(65087)
- 企业(65087)
- 方法(50352)
- 数学(42724)
- 数学方法(42210)
- 财(27301)
- 农(26435)
- 中国(25531)
- 业经(23330)
- 技术(22874)
- 学(21862)
- 贸(18823)
- 贸易(18817)
- 理论(18690)
- 易(18298)
- 制(17688)
- 农业(17644)
- 务(17557)
- 财务(17504)
- 财务管理(17468)
- 地方(17255)
- 企业财务(16594)
- 和(16550)
- 银(14681)
- 银行(14617)
- 划(14439)
- 机构
- 大学(354851)
- 学院(354035)
- 济(143237)
- 管理(140633)
- 经济(140388)
- 理学(123098)
- 理学院(121762)
- 管理学(119623)
- 管理学院(118958)
- 研究(113967)
- 中国(84070)
- 京(72795)
- 科学(72681)
- 财(64444)
- 农(63127)
- 所(57044)
- 业大(56932)
- 中心(53829)
- 研究所(52400)
- 财经(52246)
- 江(51875)
- 农业(50176)
- 经(47496)
- 北京(44549)
- 范(44432)
- 经济学(44011)
- 师范(43842)
- 院(40874)
- 州(40826)
- 经济学院(39881)
- 基金
- 项目(246441)
- 科学(194565)
- 基金(179976)
- 研究(173947)
- 家(159140)
- 国家(157805)
- 科学基金(135676)
- 社会(112693)
- 社会科(106162)
- 社会科学(106128)
- 省(98125)
- 基金项目(96073)
- 自然(90116)
- 自然科(88159)
- 自然科学(88132)
- 自然科学基金(86623)
- 划(82614)
- 教育(81307)
- 资助(72149)
- 编号(68703)
- 创(55852)
- 重点(55767)
- 部(54191)
- 成果(53914)
- 发(51947)
- 创新(51568)
- 科研(48220)
- 课题(47177)
- 计划(46761)
- 国家社会(46496)
- 期刊
- 济(147333)
- 经济(147333)
- 研究(93958)
- 中国(66102)
- 学报(61002)
- 农(55483)
- 科学(54873)
- 财(52194)
- 管理(51325)
- 大学(45610)
- 学学(43401)
- 农业(37564)
- 教育(36473)
- 技术(32755)
- 融(26434)
- 金融(26434)
- 财经(25884)
- 业经(24288)
- 经济研究(24229)
- 经(22255)
- 业(21177)
- 问题(19436)
- 科技(19299)
- 技术经济(19039)
- 版(18375)
- 统计(16885)
- 策(16528)
- 商业(16327)
- 理论(15434)
- 业大(15380)
共检索到499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远东 彭纪生
我们采用社会认知论的能动观点,将自我效能感概念拓展到技术创新活动领域,提出了"技术创新效能感"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结合领域相关自我效能感实证研究成果,大胆推论技术创新效能感可以作为技术创新绩效的预测指标,并从选择过程、思维过程、动机过程和情感过程四个中介过程探讨了技术创新效能感的作用机制,最终构建了技术创新效能感的作用机制概念模型。这为解释和分析"消极被动地依赖外国技术"这一时弊和"创新信念的重要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技术创新管理实践和后续的实证研究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庚春 徐策中 侯玲
技术创新理论与技术创新绩效□朱庚春徐策中侯玲产业和企业的创新活动引起各国的关注始于本世纪70年代末期,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先后开展了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在此基础上,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促进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政策、法律,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贵川 何亚惠 罗文雪 张黎明
公私合作技术创新网络作为近年来技术创新体制的领先实践广受关注,然而理论界并未对其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达成一致结论。为此,运用元分析法对国内外61篇实证文献进行分析,系统总结公私合作技术创新网络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基于研究方法差异探讨现存研究分歧成因。结果发现:企业主体层面R&D投入、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能力,政府主体层面政府投资和政策支持,组织间合作层面合作紧密度和知识转移强度,创新环境层面外部投资强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均能够显著提升公私合作技术创新网络创新绩效。另外,研究样本类型、数据来源和绩效测度指标不同均会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该结论可为中国公私合作技术创新网络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关键词:
公私合作 技术创新网络 创新绩效 元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霞 路正南
文章从企业社会资本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首先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吸收能力、企业创新绩效及其三者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引入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才能更为科学地梳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构建了关于三个主要研究变量之间的理论关系模型,提出相关研究假设。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的企业进行数据收集,利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模型所包含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通过理论分析和对350份有效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资本与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吸收能力起到调节性中介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灵 程鑫 邱建华
依据相关文献及研究假设,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在对样本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创新要素的协同、企业与外部创新要素的协同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绩效都起到积极显著的直接影响作用,且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创新要素协同 创新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季鹏
本文立足于我国制造业的现状,综合运用高阶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观理论,通过理论和逻辑推演构建了"高管政治关联——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用我国深交所316家中小板上市的民营制造业企业2012-2014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了高管政治关联影响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并解释了技术创新战略在其中扮演的中介性作用。研究表明: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此,文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一定要在鼓励和激励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上
关键词:
政治关联 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季鹏
本文立足于我国制造业的现状,综合运用高阶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观理论,通过理论和逻辑推演构建了"高管政治关联——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用我国深交所316家中小板上市的民营制造业企业2012-2014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了高管政治关联影响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并解释了技术创新战略在其中扮演的中介性作用。研究表明: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此,文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一定要在鼓励和激励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上多下工夫;民营企业要对创新有不断追求,要注重从政治战略向市场战略的转变。
关键词:
政治关联 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成刚 吴涛
分别用两位码层面的大类样本和三位码层面的中类样本较系统地研究我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投入强度结构对创新绩效影响最大;技术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在中类样本中显著,而在大类样本中不显著;技术创新投入应用源结构在中类样本中不显著,而在大类样本中显著。企业规模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而行业规模在中类样本中影响显著而在大类样本中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创新投入结构 创新绩效 大中型制造业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安琪
当前全球竞争环境中开放式创新日益突出,研究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对于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文章通过理论分析网络关系、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内在联系,建构网络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模型。以中国技术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开发网络关系测量量表,对355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结论认为:网络关系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在网络关系各维度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过程中具有部分或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安琪
当前全球竞争环境中开放式创新日益突出,研究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对于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文章通过理论分析网络关系、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内在联系,建构网络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模型。以中国技术密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开发网络关系测量量表,对355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结论认为:网络关系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各维度在网络关系各维度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过程中具有部分或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桦 臧倪亮
针对我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水平偏低的现状,运用协方差结构分析方法建立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与内部创新要素管理、合作创新管理行为间的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调查问卷的数据。发现建筑企业的合作创新管理与内部创新要素管理行为之间存在表里配合关系,它们共同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但前者的影响程度相对于后者较弱。增强对人才、知识和资金等技术创新要素的管理能力,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技术咨询服务机构等组织间形成和发展合作创新网络,将是未来改善我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建筑企业 技术创新 管理行为 实证研究
[期刊] 预测
[作者]
金昕 陈松 徐劲松
企业知识管理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究竟何种知识管理方式方法对技术创新更为有效?本文首先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四种典型方式,即知识内容积累、人际网络构建、业务流程融合和核心能力培育。然后构建了企业"知识管理方式—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绩效"理论框架。通过调研数据收集,运用结构方程检验了相关假设。结果表明企业采用人际网络构建的知识管理方式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概念构想活动显著正向影响最大;基于业务流程融合和知识内容积累的方式对研发生产活动表现出显著贡献;采用人际网络构建和核心能力培育对验证上市活动相对有效。最后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了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践可行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安琪 熊胜绪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企业网络关系、组织创新氛围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组织创新氛围为调节变量的网络关系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模型。以我国技术密集型企业为对象,使用基于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开发的网络关系和组织创新氛围量表对359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网络关系的三个维度均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网络关系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过程中,组织创新氛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从关系选择、关系维护和关系利用三方面构建企业网络关系以及培育浓郁的组织创新氛围利于提升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国新 万君康
产业组织对技术创新行为与绩效的影响分析刘国新,万君康一、引言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产业内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关系的应用经济理论,其重心在于寻求最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秩序和企业行为。产业组织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等主要范畴构成,体现为产业内企业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文飞 马珩
以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变形平衡计分卡的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对制造业各行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它们在产出、过程、进步三方面的绩效。最后提出一些建议为制造业各行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创新 绩效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商业关联和创新关联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实证分析
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部分中介作用分析
地理邻近与认知邻近对高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知识共享如何影响学术型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发展——基于学习投入与科研效能感的链式中介分析
政府支持如何影响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基于政策、组织和市场异质性的分析
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两类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比较
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基于企业视角的分析
关系冲突与虚拟团队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团队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在孵企业社会资本对资源获取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的创新绩效作用机理分析与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