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3)
2023(17553)
2022(15066)
2021(13858)
2020(11737)
2019(26274)
2018(26055)
2017(50001)
2016(27015)
2015(29912)
2014(29288)
2013(29190)
2012(26966)
2011(24469)
2010(24366)
2009(22465)
2008(21570)
2007(19174)
2006(16945)
2005(14757)
作者
(79345)
(66322)
(66074)
(62665)
(42461)
(31941)
(29592)
(25927)
(25202)
(23602)
(22573)
(22408)
(21368)
(20921)
(20488)
(20450)
(19697)
(19524)
(19162)
(18956)
(16632)
(16333)
(16019)
(15126)
(14933)
(14686)
(14616)
(14517)
(13382)
(13055)
学科
(124236)
经济(124121)
管理(79871)
(77047)
(63351)
企业(63351)
方法(52232)
数学(45621)
数学方法(45232)
(29791)
中国(29685)
地方(27200)
(27094)
(25918)
业经(25504)
技术(23322)
农业(20808)
(20298)
贸易(20285)
(19570)
(19365)
环境(17685)
理论(17672)
(16854)
(16731)
财务(16664)
财务管理(16637)
(16326)
金融(16324)
(16206)
机构
大学(386303)
学院(384439)
(162167)
经济(159004)
管理(151755)
研究(132495)
理学(131901)
理学院(130423)
管理学(128262)
管理学院(127572)
中国(96764)
科学(82415)
(82109)
(70751)
(66692)
(66674)
研究所(60926)
业大(60659)
中心(59677)
财经(57320)
(56235)
农业(52363)
(52300)
北京(51626)
经济学(49849)
(48674)
师范(48091)
(47763)
(45177)
经济学院(44866)
基金
项目(266255)
科学(208927)
基金(193641)
研究(189744)
(170750)
国家(169350)
科学基金(145126)
社会(121615)
社会科(115465)
社会科学(115435)
(104009)
基金项目(103246)
自然(95340)
自然科(93145)
自然科学(93118)
自然科学基金(91509)
(87650)
教育(86406)
资助(79252)
编号(74934)
重点(59717)
成果(59168)
(58519)
(58213)
(57192)
创新(54130)
课题(51858)
科研(50807)
国家社会(50531)
教育部(49781)
期刊
(177756)
经济(177756)
研究(114032)
中国(73640)
学报(65439)
(59255)
科学(58389)
管理(56788)
(52903)
大学(48805)
学学(46503)
农业(40585)
教育(38790)
技术(34263)
(32498)
金融(32498)
经济研究(30049)
财经(28835)
业经(27485)
(24774)
问题(22863)
(21443)
技术经济(21162)
科技(20923)
理论(17932)
(17669)
图书(17630)
商业(17389)
(16952)
现代(16883)
共检索到564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文传浩  黄磊  兰秀娟  李春艳  
将技术创新分解为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成果三个层面,采用1997—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和C—D函数,对技术创新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已十分明显,但其地位尚不牢固,投资和要素驱动仍是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技术创新人才和投入是技术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而技术创新成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够显著。因此,应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进和培育更多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加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重庆经济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磊  程莉  
本文利用重庆市1990~2014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运用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重庆市的技术创新、政府投入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政府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动态均衡关系,然而三者之间却未呈现出良好的互动关系,技术创新与政府科技投入不是重庆市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技术创新与政府科技投入,尤其是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微弱。鉴于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引进高级人才、紧抓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以及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以提升重庆市的技术创新水平,保障重庆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小洲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排污量、环境质量指标、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三个角度考查分析了重庆市经济规模扩张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重庆市环境质量的政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重庆市经济规模扩张与环境极不协调,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下降,环境质量出现恶化的趋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是重庆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胜强  常丹丹  
文章利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1997-2012年重庆市财政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尽管重庆市财政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各自都不具备平稳性,但它们之间具备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短期看,技术创新不是财政科技投入的Granger原因,财政科技投入是技术创新的Granger原因,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中,财政科技投入明显处于主导地位;长期关系中两者互为Granger原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捷锦  黄志亮  周兵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回归模型定量地分析了重庆市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在重庆市经济增长中贡献并不明显;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第一产业最大,第三产业最小;说明了加快重庆市传统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洪铭  张宗益  
本文基于1997~2009年重庆市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OLS方法对重庆市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重庆市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存在财政收入的稳步增加有利于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具体为:GDP增长率的变动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率的变动率就会增加0.865个百分点。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税收征管、涵养税源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青  葛翔宇  
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政府投入、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科研投入与经济增长、科研投入与技术创新两两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双向因果关系,但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两者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它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耿庆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本文首先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辨证分析中国技术创新的现状,然后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研究我国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曾国平  祝伽伽  
文章基于1985年—2004年重庆市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重庆市经济增长(GDP)和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滞后期不同,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也不相同。最后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重庆市的情况提出了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小艳  
本文主要运用灰色关联理论,从产出结构、投资结构及劳动力结构三方面,对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了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结论;最后本文就今后重庆市产业结构合理的变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晓阳  林恬竹  张琦  
文章选取2000~2013年面板数据,并基于经济收敛模型及其衍生模型,考察重庆市及其五大功能区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重庆市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且相互抑制;经济增长对人口流动的抑制明显小于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人口稀疏的地区靠人口流动推动经济增长,人口稠密的地区则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因此,文章认为,政府有必要对人口流动进行合理调控与适度监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立泰  张祖妞  
文章主要借助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系数,分析了重庆市产业结构现状,并实证分析产业结构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结合产业结构相关理论提出了重庆市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工  
一、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主要是:资本品投入的增加,劳动力投入数量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技术进步.其中,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引起.以下分析,假定人均资本不变时,经济增长是如何受技术进步影响的.假定国民收入为Y,储蓄率(s)保持不变,投资等于储蓄,即:I=S=sY两边同时除以工人数N,得到:I/N=sY/N如果我们定义函数f,使得f(K/N)= Y/N,其中K为资本投入量,可得:I/N=sf(K/N)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商建初,范方志,张耿庆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本文首先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辩证分析了中国技术创新的现状,然后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研究了中国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接着针对技术创新的特征和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国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申海成  刘丽霞  
本文针对金融业中保险要素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采用直接贡献分析和间接贡献分析两个层次,以重庆市为个案,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保险要素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从直接贡献分析看,保险要素市场的发展还是滞后的;从间接贡献分析看,银行存、贷款余额和金融相关比率与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而保险深度对经济增长是抑制的。最后就如何让保险要素市场稳健发展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