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04)
2023(19145)
2022(16527)
2021(15327)
2020(13038)
2019(29829)
2018(29707)
2017(57264)
2016(31252)
2015(35328)
2014(34959)
2013(34452)
2012(31797)
2011(28545)
2010(28475)
2009(26134)
2008(25640)
2007(22967)
2006(19552)
2005(16981)
作者
(90342)
(75701)
(75136)
(71641)
(48046)
(36480)
(34202)
(29603)
(28479)
(26953)
(25620)
(25408)
(24021)
(23910)
(23468)
(23304)
(23055)
(22399)
(21753)
(21670)
(18738)
(18474)
(18378)
(17182)
(16950)
(16892)
(16815)
(16790)
(15385)
(15115)
学科
(123856)
经济(123721)
管理(92210)
(90339)
(75200)
企业(75200)
方法(60495)
数学(52777)
数学方法(52063)
(33862)
中国(32869)
(32563)
(27740)
业经(27704)
技术(25035)
地方(24217)
农业(22976)
(22545)
贸易(22535)
(22019)
(21870)
理论(21509)
(21066)
财务(20979)
财务管理(20935)
企业财务(19856)
(19039)
(18718)
银行(18655)
环境(18613)
机构
大学(442901)
学院(442519)
(175321)
管理(175163)
经济(171515)
理学(152496)
理学院(150823)
管理学(147946)
管理学院(147158)
研究(145354)
中国(106658)
(93525)
科学(92606)
(79196)
(75474)
(73474)
业大(69232)
研究所(67315)
中心(66878)
(64759)
财经(64081)
农业(59454)
北京(58511)
(58325)
(57857)
师范(57238)
经济学(52943)
(52784)
(52343)
技术(48831)
基金
项目(306466)
科学(240788)
基金(221967)
研究(220315)
(194624)
国家(193026)
科学基金(165794)
社会(138099)
社会科(130887)
社会科学(130852)
(121174)
基金项目(117801)
自然(109738)
自然科(107245)
自然科学(107214)
自然科学基金(105303)
教育(102573)
(101688)
资助(91856)
编号(89207)
成果(71475)
重点(68605)
(67278)
(65894)
(64649)
课题(61590)
创新(61118)
科研(59076)
教育部(57445)
大学(57185)
期刊
(183797)
经济(183797)
研究(123803)
中国(83631)
学报(73591)
(67220)
科学(66737)
管理(63183)
(61402)
大学(55436)
学学(52278)
教育(50433)
农业(46670)
技术(41547)
(34371)
金融(34371)
财经(30817)
业经(30804)
经济研究(29932)
(26438)
(25234)
问题(23876)
技术经济(23066)
科技(22726)
图书(22295)
(21649)
统计(20790)
理论(20380)
商业(19680)
(19388)
共检索到632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焦雨生  
技术创新与就业的关系是学术界长期关注讨论但仍未形成一致结论的问题。文章以技术创新和就业的偏相关系数为效应值,并经过费雪转换,对1986-2017年40篇技术创新就业效应的文献、涉及的599个效应值、161552个样本观测值的Meta分析发现:技术创新和就业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是合并分析中的异质性较大,说明形成技术创新和就业关系差异的调节变量需要识别。因此,本文从样本因素、变量操作因素、文献来源因素和研究方法因素等四个层面设定若干调节变量进行Meta回归分析,以寻求影响技术创新与就业关系结果异质的原因。这一定量文献研究不仅有助于厘清现有理论的争议、整合现有的研究进展,也有助于未来的理论探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福霞  杨冕  聂华林  
在能源战略中,作为投入要素的能源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其他生产要素替代,且这种替代效应对未来能源节约将发挥何种作用,已引起学者们较多的关注。基于1978年-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资本存量及劳动力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在实证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因果关系的前提下,计算了能源与非能源要素间的替代弹性,同时,考察了各投入要素技术进步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对能源消费有一定冲击作用;在样本期内,能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的平均替代弹性分别为0.49、1.03,且各投入要素技术进步差异具有收敛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史红亮  陈凯  闫波  
本文运用中国钢铁行业滞后一期的产出代替劳动和资本变量,把钢铁行业能源投入要素分解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投入,建立了一个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用岭回归估算了中国钢铁行业各能源品种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结果表明:煤炭与石油、煤炭与天然气、煤炭与电力的替代弹性在1左右,中国钢铁行业可通过用石油、天然气、电力替代煤炭来实现其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石建勋  易萍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和亚洲国家之间的经济整合程度越来越高,人民币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东亚区域流通的范围和规模也不断扩大。文章基于货币服务函数理论构建货币反替代模型,以1994年为分界点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数据进行两阶段的实证分析,探讨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货币替代弹性。结果表明: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替代弹性及提供的货币服务相似性显著提高,为人民币区域化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明益  
构建了一个包含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4种能源投入要素及时间趋势变量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实证检验了1979—2009年山东省各能源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及技术进步差异。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能源要素投入系统存在中性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山东省各能源要素的产出弹性逐年提高,按其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电力、石油、煤炭和天然气;1979—2009年期间煤炭与石油、煤炭与电力、石油与电力以及天然气与电力的替代弹性均大于1,石油与天然气的替代弹性虽然小于1,但自2000年后逐渐增大;山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章上峰  董君  许冰  
总量生产函数是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研究基础,不同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可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从生产函数模型中要素替代弹性和产出弹性的隐含假设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本文研究发现: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的上下限为[0.8,1.5],且呈现向1收敛的趋势;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拓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变参数形式,可以较好地刻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Cobb-Douglas生产函数、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和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的生产率核算结果趋于一致。本文研究为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证支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章上峰  董君  许冰  
总量生产函数是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研究基础,不同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可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从生产函数模型中要素替代弹性和产出弹性的隐含假设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本文研究发现: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的上下限为[0.8,1.5],且呈现向1收敛的趋势;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拓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变参数形式,可以较好地刻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Cobb-Douglas生产函数、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和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的生产率核算结果趋于一致。本文研究为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提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莉  刘静  
本文基于渤海湾苹果主产区果农施肥行为调研数据,构建包含有机肥、化肥、劳动力、果园面积、其他可变资本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苹果生产中有机肥与化肥对产出的影响程度,以及有机肥与化肥的替代难易程度。结果显示,有机肥与化肥均对苹果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化肥是影响苹果单产最为重要的投入要素,产出弹性为1.54,但化肥投入对苹果单产的作用呈现倒U型特征,化肥增产效应有限;有机肥对产出的直接影响弱于化肥,产出弹性为0.53,但增施有机肥对化肥产出弹性具有正向作用,采用“化肥+有机肥”配施方式的化肥产出弹性高于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的替代弹性小于1,苹果生产中有机肥替代化肥难度较大,相比而言,农家肥与化肥替代较为容易,商品有机肥与化肥的替代较为困难。在当前产量目标和技术条件下,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是种植苹果的合理施肥方式。优化果农施肥行为应倡导有机肥与化肥合理配施,现阶段需着力推动有机肥增施以提高化肥产出效率,进而减少化肥不合理施用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对比“化肥+农家肥”“化肥+商品有机肥”“化肥+农家肥+商品有机肥”三种配施方式,采用“化肥+商品有机肥”的投入产出效率较高且具有现实可行性。本文建议在商品有机肥标准制定、工艺规范、品质提升、市场监管方面加强政策创设与提高执行效力,为推广“化肥+商品有机肥”创造有利环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莉  刘静  
本文基于渤海湾苹果主产区果农施肥行为调研数据,构建包含有机肥、化肥、劳动力、果园面积、其他可变资本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苹果生产中有机肥与化肥对产出的影响程度,以及有机肥与化肥的替代难易程度。结果显示,有机肥与化肥均对苹果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化肥是影响苹果单产最为重要的投入要素,产出弹性为1.54,但化肥投入对苹果单产的作用呈现倒U型特征,化肥增产效应有限;有机肥对产出的直接影响弱于化肥,产出弹性为0.53,但增施有机肥对化肥产出弹性具有正向作用,采用“化肥+有机肥”配施方式的化肥产出弹性高于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的替代弹性小于1,苹果生产中有机肥替代化肥难度较大,相比而言,农家肥与化肥替代较为容易,商品有机肥与化肥的替代较为困难。在当前产量目标和技术条件下,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是种植苹果的合理施肥方式。优化果农施肥行为应倡导有机肥与化肥合理配施,现阶段需着力推动有机肥增施以提高化肥产出效率,进而减少化肥不合理施用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对比“化肥+农家肥”“化肥+商品有机肥”“化肥+农家肥+商品有机肥”三种配施方式,采用“化肥+商品有机肥”的投入产出效率较高且具有现实可行性。本文建议在商品有机肥标准制定、工艺规范、品质提升、市场监管方面加强政策创设与提高执行效力,为推广“化肥+商品有机肥”创造有利环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明  
研究目标:构建一个包含资本、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的多要素CES生产函数,给出了该生产函数下不同要素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的系统估计方法。研究方法:利用来自于WIOD-SEA数据库的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以及本文提出的估计方法,估算了中国制造业行业技能劳动力、非技能劳动力和资本三种要素之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并分析了要素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对不同要素间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行业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之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亦即Hicks替代弹性均大于1,而资本对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的Morishima替代弹性亦即Hicks替代弹性呈现异质特征,但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对资本的Morishima替代弹性是大于1的。研究创新:将Klump等(2007)提出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引入到嵌套CES生产函数中,提出一种估算多要素Morishima替代弹性的系统估计方法。研究价值:可以分析要素替代弹性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分析劳动力与资本的收入份额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明  
研究目标:构建一个包含资本、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的多要素CES生产函数,给出了该生产函数下不同要素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的系统估计方法。研究方法:利用来自于WIOD-SEA数据库的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以及本文提出的估计方法,估算了中国制造业行业技能劳动力、非技能劳动力和资本三种要素之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并分析了要素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对不同要素间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行业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之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亦即Hicks替代弹性均大于1,而资本对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战岐林  曾小慧  
文章采用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估计得到了38个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弹性值范围在0.402~0.614之间,明显异于0和1,表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都不适于描述中国工业产业,恒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是合适的。在研究数据和方法上,发现短期数据比长期数据更适于生产函数估计;劳动要素一阶条件方程最适于估计中国工业要素替代弹性;劳动报酬是比职工人数更加合适的劳动服务度量指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月玲  林锋  
文章采用1996-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区域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从劳动异质性视角拓展要素替代弹性分析;并首次联合运用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从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过程分析来揭示要素替代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尽管三大区域各自的要素替代弹性变化显著不同,但要素替代弹性的增长效应却彼此具有一致性。其中,东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明显地存在着0.805的增长门槛,只有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越过了门槛值,与区域增长具有尚不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支持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三大区域的资本-技能互补性提高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月玲  林锋  
文章采用1996-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区域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从劳动异质性视角拓展要素替代弹性分析;并首次联合运用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从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过程分析来揭示要素替代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尽管三大区域各自的要素替代弹性变化显著不同,但要素替代弹性的增长效应却彼此具有一致性。其中,东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明显地存在着0.805的增长门槛,只有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越过了门槛值,与区域增长具有尚不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支持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三大区域的资本-技能互补性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都不明显;劳动-技能替代弹性则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增长效应,显示出各区域存在着人力资本红利。值得注意的是,与均衡增长路径上"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提高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不同,在考虑劳动异质性和技术非效率的前提下,中国地区增长更支持"劳动-技能替代弹性提高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结论。文章为甄别新常态下的区域增长潜力转变、剖析要素匹配合理性及产业结构调整可行性奠定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海燕  李攀登  章上峰  
文章提出了基于因素导向的可变弹性系数生产函数模型,模型刻画了因素变量对模型产生的非线性影响。提出新的技术进步分解方法,认为FDI因素通过影响效率进一步影响技术进步。用非参数估计方法,给出了因素导向的弹性系数函数的局部线性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再根据广义似然比检验,检验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实证证明中国的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都不是常数,引进因素变量后基本保证规模报酬不变,且FDI的引入和技术进步率的波动保持较强的一致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