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2)
- 2023(8502)
- 2022(7325)
- 2021(6578)
- 2020(5382)
- 2019(11632)
- 2018(11301)
- 2017(21141)
- 2016(10897)
- 2015(11743)
- 2014(10627)
- 2013(10139)
- 2012(9358)
- 2011(8476)
- 2010(8415)
- 2009(7686)
- 2008(7464)
- 2007(6802)
- 2006(6071)
- 2005(5307)
- 学科
- 济(46375)
- 经济(46343)
- 管理(41982)
- 业(41426)
- 企(35834)
- 企业(35834)
- 技术(19581)
- 方法(19242)
- 数学(16328)
- 数学方法(16208)
- 技术管理(13226)
- 农(12801)
- 财(12370)
- 中国(12325)
- 环境(12322)
- 地方(11781)
- 业经(11616)
- 划(9774)
- 农业(8966)
- 制(8536)
- 务(7847)
- 财务(7838)
- 财务管理(7829)
- 学(7756)
- 贸(7563)
- 企业财务(7559)
- 贸易(7557)
- 易(7301)
- 产业(7083)
- 理论(7050)
- 机构
- 学院(153155)
- 大学(151280)
- 济(67844)
- 经济(66743)
- 管理(63914)
- 理学(56109)
- 理学院(55587)
- 管理学(54913)
- 管理学院(54620)
- 研究(49516)
- 中国(36238)
- 京(30323)
- 财(29404)
- 科学(28611)
- 财经(23984)
- 中心(23227)
- 所(23143)
- 江(22379)
- 经(21919)
- 经济学(21576)
- 研究所(21097)
- 农(21063)
- 业大(20631)
- 经济学院(19620)
- 范(18851)
- 师范(18695)
- 北京(18531)
- 院(18328)
- 商学(18222)
- 州(18060)
- 基金
- 项目(110198)
- 科学(89863)
- 研究(82598)
- 基金(81841)
- 家(71559)
- 国家(71019)
- 科学基金(62546)
- 社会(56695)
- 社会科(54018)
- 社会科学(53998)
- 基金项目(43931)
- 省(43832)
- 自然(38431)
- 自然科(37616)
- 自然科学(37609)
- 教育(37114)
- 自然科学基金(36996)
- 划(36048)
- 编号(31019)
- 资助(30532)
- 创(30101)
- 创新(27136)
- 重点(25087)
- 国家社会(24880)
- 发(24692)
- 部(24580)
- 成果(23424)
- 制(22585)
- 教育部(21609)
- 课题(21592)
共检索到220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建军
基于2012—201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uper-SBM模型测度中西部地区环境治理效率;并以此为基础,利用门槛面板模型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环境治理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各省环境治理效率差别较大;无论是以企业规模还是以政府创新支持作为门槛变量,技术创新对于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政府创新支持和社会发展水平对环境治理效率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对外开放程度一般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梁双陆 张梅
将创新划分为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3种类型,构建了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比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3类创新发展水平,并测度了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匹配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3年间我国东部地区创新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创新之间的协调作用程度主要处于初级协调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创新之间的协调作用程度处于濒临失调或勉强协调阶段,东部地区创新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各地区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应重视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匹
关键词:
产业创新 技术创新 组织创新 创新协调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余珮
本文以创新驱动战略和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为背景,基于创新集群的视角,设置高技术产业构建集群潜力的评估体系,并重点关注中西部知识资源最密集的湖北、四川和陕西省,进一步探究潜在集群内部生产和知识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湖北、四川和陕西分别在电子通信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形成创新集群的潜力较大。知识子系统的相对发展滞后制约湖北省和陕西省优势产业潜在集群的协调稳定发展,而四川省则需要在生产子系统方面不断完善、提升生产效率和扩大产业规模,同时,维持在知识资源方
关键词:
中西部 创新集群 比较研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温青 张成星 冯杰
目前,银行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都把金融创新作为金融深化的突破口。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银行普遍增强了对金融创新的关注。不断的产品创新在提高银行自身竞争力,推动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一些风险。监管部门要注重金融监管措施的改进与完善。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金融产品 创新 监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赖红波 王高兴
利用2009-2019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将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知识生产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区位熵指数对产业集聚度进行测量,通过Malmquist指数计算区域创新效率,构建两阶段知识生产模型,研究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并未呈现传统的东高西低分布特征,并且知识生产阶段的区域创新效率高于成果转化阶段。同时,面板随机前沿回归结果显示,产业集聚阻碍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不利于区域创新,而来自政府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会在知识生产阶段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在成果转化阶段阻碍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政府与企业两个方面给出提高区域创新效率的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娜 林军
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由于无法消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从而导致测评结果不真实。采用二者相结合的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创新投入规模不足是制约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瓶颈;政府支持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利于创新资源冗余减少,而市场开放度可显著促进创新效率提升,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减少人力投入冗余,对财力、物力投入冗余的减少有负向促进作用。进一步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我国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最后,就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梁双陆 侯泽华
新的结构发展期,加快资源型产业升级对经济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将可耗竭资源因素引入有关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中,分析技术创新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将地区产业划分为资源型产业和创新型产业,借助夹角余弦的思想构建资源型产业升级的动态指标,利用2005-2016年间中西部地区17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是资源型产业升级的内生驱动力,而政府的调节效应却因资源型产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为此,需根据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阶段,制定适宜的转型升级策略。对处于成熟期的资源型产业,宜借助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调节作用,激励企业向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对处于衰竭期的资源型产业,则要更加注重创新技术的培育和应用转化。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技术创新 政府引导 生命周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艳琳 潘湘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流通创新课题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先导行业。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流通对社会经济的调控作用已成为“十五”期间流通创新的重要内容。我国“十五”期间的流通创新不应照搬西方已有的模式,而应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正视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对流通制度、流通组织、流通业态以及流通观念等进行全方位创新。
关键词: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 流通 流通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昌文 孙文军
尽管中西部地区的总体投资环境不比东部地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西部地区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丝毫没有吸引力;相反,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产业、部门和项目与东部地区相比不仅有相对比较优势,甚至有绝对比较优势。中西部政府应为外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将政府的多重目标与外商追求投资利润的目标尽可能统一起来;与此同时,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强投资促进,以减少外商投资的成本和风险,保证现有投资正常进行和投资的不断扩大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比较优势,投资促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小宁 周晓唯
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环境的破坏和恶化。文章立足于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利用1999-2012年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基于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隐性环境规制工具等视角实证分析了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隐性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有显著的促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翟华云 郑军
在运用Malmquist指数的基础上,笔者测量了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资本市场促进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TPF)、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ECH)以及技术进步率指数(TPCH),比较和分析了西部地区各省市资本市场促进技术创新的效率水平。运用12个省市的专利和资本市场融资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方程进行验证,发现各省市资本市场在促进当地创新效率方面还不均衡;资本市场发展较好以及技术创新潜力较大、需求较高的地区,资本市场融资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也较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乌兰 伊茹
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DEA方法分别对西部地区大型和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西部8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DEA有效,7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DEA有效,云南和甘肃两省的大型和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相对无效。笔者建议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强化优势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发挥市场机制以促进技术创新和增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池仁勇 虞晓芬 李正卫
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决定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因而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利用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原因是多方面的,统计分析显示,劳动者素质、轻重工业比例结构等是显著影响因素。因此,要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必须更加关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企业制度创新等。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效率 区域经济 创新网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飞航 姜安印 刘苗
在我国"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的技术和经济水平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文章对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和技术扩散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运用计量经济的研究方法,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技术扩散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研发投入、国内技术市场的交易额和FDI对经济的增长都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地区的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大。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技术扩散效应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