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24)
2023(20124)
2022(17030)
2021(15876)
2020(13531)
2019(30512)
2018(30034)
2017(57030)
2016(31212)
2015(34913)
2014(34207)
2013(34038)
2012(31218)
2011(28215)
2010(28053)
2009(26381)
2008(26314)
2007(23373)
2006(20763)
2005(18818)
作者
(91411)
(76069)
(75750)
(71852)
(48446)
(36431)
(34087)
(29735)
(28935)
(27186)
(26082)
(25680)
(24389)
(24347)
(23669)
(23172)
(22725)
(22499)
(21908)
(21839)
(19015)
(18808)
(18378)
(17334)
(16984)
(16964)
(16895)
(16853)
(15313)
(15063)
学科
(126723)
经济(126548)
(107539)
管理(102612)
(94489)
企业(94489)
方法(55762)
数学(45233)
数学方法(44799)
(38729)
(37811)
业经(35768)
中国(35425)
(28793)
(25940)
财务(25865)
财务管理(25830)
农业(25821)
技术(25273)
(25168)
(24976)
贸易(24956)
企业财务(24515)
(24319)
理论(22436)
地方(22382)
(21958)
(20873)
银行(20798)
(20466)
机构
大学(447189)
学院(446768)
(184402)
经济(180760)
管理(175996)
研究(152974)
理学(151333)
理学院(149667)
管理学(147373)
管理学院(146553)
中国(117608)
(96373)
科学(93935)
(86035)
(79881)
(77669)
研究所(70490)
业大(68940)
中心(68203)
财经(68020)
(66565)
农业(62887)
(62042)
北京(61125)
经济学(55638)
(55225)
(54910)
师范(54595)
(52719)
财经大学(50431)
基金
项目(299268)
科学(235222)
基金(217986)
研究(216535)
(191815)
国家(190209)
科学基金(162623)
社会(138063)
社会科(130936)
社会科学(130903)
(115955)
基金项目(115154)
自然(105781)
自然科(103316)
自然科学(103286)
自然科学基金(101517)
教育(98029)
(97603)
资助(89235)
编号(85996)
成果(69539)
重点(67269)
(66092)
(65329)
(63675)
创新(60542)
课题(59567)
国家社会(57450)
科研(56876)
教育部(56455)
期刊
(205947)
经济(205947)
研究(133581)
中国(90090)
学报(74101)
(73630)
管理(69551)
(68674)
科学(67577)
大学(55983)
学学(53011)
农业(50451)
教育(46037)
(40518)
金融(40518)
技术(39264)
财经(34405)
业经(33890)
经济研究(33054)
(29629)
(29340)
问题(26735)
技术经济(23654)
科技(23132)
(21929)
(21754)
现代(20833)
世界(20526)
理论(20180)
图书(19749)
共检索到670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书科  陈梓清  鲁庭婷  邓倩逸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RCA指数(衡量出口竞争力的指标)以及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单位劳动成本(ULC)以及外商直接投资(FDI)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率、专利的申请受理数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均与制造业的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单位劳动成本与其呈负相关关系,且国家出台的关于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三点建议:增加R&D投入,加强专利保护;加强国家政策扶持,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引导外商投资方向,提高劳工工资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书科  陈梓清  鲁庭婷  邓倩逸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RCA指数(衡量出口竞争力的指标)以及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单位劳动成本(ULC)以及外商直接投资(FDI)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率、专利的申请受理数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均与制造业的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单位劳动成本与其呈负相关关系,且国家出台的关于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三点建议:增加R&D投入,加强专利保护;加强国家政策扶持,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引导外商投资方向,提高劳工工资水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保永文  马颖  
引入包含国内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的生产率函数,分析技术创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制,并利用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对异质创新成果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产业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以专利申请量度量的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显著大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显著提升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显著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产品差异化机制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由成本费用下降带来的成本竞争机制无显著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安   李士梅   尹逊之  
数字经济背景下,选择适宜的创新模式,与数字化转型有效协同,是发展中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2005—2018年中国16类制造业投入产出、进出口贸易等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及数字化投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模仿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数字化投入显著抑制了自主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即在自主创新领域表现出“数字化创新悖论”;同时,数字化投入也抑制了模仿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消极影响,但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数字化投入以及电信数字化投入的调节效应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IT和其他信息服务数字化投入反而会强化模仿创新的消极影响。因此,数字经济时代,在不断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要格外注重增强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契合度,快速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申君歌  彭书舟  
本文将出口质量指数纳入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利用熵权法估算了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并利用中国2000~2013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其影响渠道。研究发现,在控制内生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创新通过行业生产效率和出口多样化影响出口竞争力提升。区分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后发现,行业技术创新产出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依然显著。另外,动态模型的估计是最有效率的。区分不同类型的行业后发现,重型制造业、同质性制造业以及中等技术类型行业的技术创新显著促进行业出口竞争力提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明远  
本文利用2000—2012年11个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其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系来看,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引进与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的提高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而适应创新竞争市场变化能力的效果不明显。从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来看,政府和金融机构分别给予资金支持制造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而同时给予支持时则存在着协调方面的问题。另外,制造业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对外开放均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来自发达国家的R&D外溢当期效果不明显。不同技术水平行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对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章豹  李垒  
技术创新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以相关产业竞争力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从成本、质量、效率、规模、结构等7个方面剖析了技术创新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并指出只有依靠自主技术创新,才能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跨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仁发  汪青青  
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投入及其基于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投入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但存在行业差异性;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也存在行业差异性;基于生产性服务投入的异质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投入服务化、金融业保险投入服务化、科学技术投入服务化均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勤昌  刘明霞  焦亚南  
当前,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和利己主义,不顾国际经济贸易治理规则,滥用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对多国发起或威胁发起贸易战,限制其商品输往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贸易大国,美国的做法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构成严重威胁,其对中国产品滥用关税措施,使中国对美机械制造产品出口受到二战以来前所未有的阻碍。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产品出口中本国增加值的创造能力,以全球竞争力的提升来应对美国的贸易政策倒退意义重大。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技术创新及其他变量与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本国增加值及其全球竞争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是增强制造业出口本国增加值创造能力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能够实现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原材料均达到最优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加出口本国增加值的创造能力,从而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希丽  
文章运用2004年、2008年、2013年、2018年的数据考察市场竞争程度的地区差异对省级区域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间技术差距越大的行业,市场竞争越激烈,越不利于技术创新;企业间技术差距越小的行业,市场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技术创新;从动态演变视角来看,大部分制造业内部企业间技术差距在逐步缩小,意味着市场竞争程度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加大研发投入的策略提高自身生产效率,从而导致制造业内技术创新活动呈现上升态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莹  
文章以2012—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环境规制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进行检验,并进一步探讨服务柔性在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能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倒逼效应,即两者显著正相关;服务柔性显著增强环境规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到显著中介效应,即环境规制能通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进而对核心竞争力起到显著促进作用。文章的研究结论能对现阶段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的制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一定指导效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迟  
本文以2008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数据为分析基础,指出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企业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其深层原因在于制造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为此,文章提出以自主创新作为提升其竞争力的三点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婷  余东华  张明志  
文章基于环境规制视角,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技术创新、资本深化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内生关系,并利用分行业数据进一步检验不同污染密集度下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有何差异。研究结果发现,整体来看各变量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波特假说"得到验证。分行业回归结果显示,重度污染行业的多数变量对技术创新表现负向影响、缺乏内在创新动力,中度污染行业则明显存在资本过度深化问题。由于行业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国际竞争力表现差异化的影响,整体、中度和轻度污染行业呈现U型特征,而重度污染行业则表现为倒U型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莹  肖建华  
本文基于智力资本的视角,归纳了创业企业创新竞争力的影响要素。通过对260位创业者及创业团队成员的问卷调查,以及针对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个行业样本进行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个行业的共性关键要素为创业者的战略领导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团队凝聚力对服务业具有重要影响,而投资者的协同关系对制造业的创新竞争力作用显著。进一步的T检验也说明,服务业对人力资本高度依赖,而制造业对于外部提供的创新支持高度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柯航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支柱性产业,它的发展和强大将会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明显增强。以山西为例,通过对山西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创新是提升山西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有力法宝,并且从创新战略、创新思维和创新路径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