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12)
2023(16853)
2022(14264)
2021(13477)
2020(11623)
2019(25921)
2018(25707)
2017(48013)
2016(26213)
2015(29680)
2014(28770)
2013(27750)
2012(25461)
2011(22673)
2010(22997)
2009(21220)
2008(21142)
2007(18949)
2006(16491)
2005(14703)
作者
(73121)
(61082)
(60940)
(57802)
(39189)
(29255)
(27552)
(23849)
(23213)
(21786)
(21014)
(20754)
(19616)
(19292)
(19024)
(18810)
(18183)
(18010)
(17680)
(17647)
(15218)
(14932)
(14922)
(14109)
(13660)
(13625)
(13589)
(13534)
(12348)
(12127)
学科
(95729)
经济(95580)
管理(88769)
(82162)
(72509)
企业(72509)
方法(44735)
数学(38018)
数学方法(37304)
(30672)
中国(26542)
(24810)
(23811)
技术(23578)
业经(22954)
(21206)
(19909)
财务(19841)
财务管理(19791)
企业财务(18760)
理论(18600)
(17627)
银行(17589)
(16632)
农业(16404)
(16331)
(16287)
贸易(16272)
(16176)
金融(16173)
机构
大学(359900)
学院(357324)
管理(142214)
(140693)
经济(137496)
理学(121178)
理学院(119832)
管理学(117438)
研究(117273)
管理学院(116727)
中国(91451)
(76120)
科学(72395)
(70025)
(58224)
(56434)
中心(56201)
(56191)
财经(54136)
研究所(52503)
业大(51959)
(49257)
北京(47381)
(46211)
师范(45682)
农业(44030)
(43830)
(43053)
经济学(42534)
财经大学(40339)
基金
项目(241645)
科学(192206)
基金(176627)
研究(175902)
(155034)
国家(153498)
科学基金(132770)
社会(111724)
社会科(105909)
社会科学(105878)
(94687)
基金项目(92755)
自然(86846)
自然科(84950)
自然科学(84928)
自然科学基金(83421)
教育(83031)
(79968)
资助(71782)
编号(70248)
成果(57350)
重点(54898)
(54599)
(53545)
创新(50411)
(50377)
课题(48889)
(47315)
国家社会(46731)
科研(46661)
期刊
(156259)
经济(156259)
研究(103574)
中国(79511)
管理(59449)
(58353)
学报(56342)
科学(53215)
(50665)
教育(44589)
大学(44253)
学学(41344)
技术(36152)
农业(34590)
(33068)
金融(33068)
财经(27032)
经济研究(23732)
业经(23567)
(23303)
(21533)
科技(19340)
问题(19168)
技术经济(19058)
(18008)
图书(17677)
统计(16723)
财会(16540)
(16413)
理论(16205)
共检索到546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晓东  张鹏飞  
本文从挽救技术创新失败项目的视角切入,回溯沙利度胺、伟哥等四种失败药物的挽救过程,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重点描述"科学家"在挽救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进一步归纳总结出"科学家群"的典型特征,主要包括"核心+外围"群结构、能力互补、意识互补、宽容失败且永不言败及高度开放,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积极应对创新失败并有效驾驭创新失败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鹏飞  董晓东  
采用多案例研究设计,从挽救技术创新失败项目的视角切入,回溯沙利度胺等四种失败创新药物的挽救全程,对比分析挽救过程中所有科学家的行为及作用,进而提取挽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科学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此类科学家具备"跨界型""高度异质性集成能力"两大特征,属于典型的巴斯德象限式科学家。最后,为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应对创新失败并有效挽救创新失败提供有益的若干管理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董晓东  李天柱  宋丹荣  
以生物制药产业为背景,采取案例研究方法,瞄准沙利度胺、伟哥等四种经历失败重获新生的创新药物为研究对象,回溯其"失败-成功"的重生过程,抽象归纳"科学家(大学、科研院所)—大企业合作-核心公司""科学家(专家型公司)—核心公司—专家型公司逐步内化为核心公司"及"科学家(核心公司)—核心公司全面行动"三种典型挽救路径,进而针对生物制药创新各方及失败药物挽救各参与方提出多种管理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德胜  宋金波  戴大双  徐坤  
通过对生物制药企业技术创新三阶段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基于熵的模糊决策分析模型。利用问卷调查和专家打分方法形成决策的原始数据,结合模糊数学和熵的思想,以条件熵度量分析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运用双基点法建立了生物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定量分析方法,以此确定各方案的优劣顺序。最后,通过项目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天柱  银路  石忠国  程跃  孟炯  
通过对大量现实案例的总结,从产业层面揭示生物制药创新的"接力创新"特质。分别总结了专家型公司与核心公司的内涵和特征,研究了这两类公司在生物制药创新中的职能分工,并分析了两类公司接力合作的方式和时机,进而归纳了生物制药产业的可持续创新机制。最后,依据本文研究的规律,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特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生物制药区域产业创新平台体系的构建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霍传冰  韩政  可星  
基于CAS理论视角,明确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构建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概念模型图,找出组成该系统的产业技术创新流程及惯例,并阐述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演化机制。与此同时,构建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演化的遗传算法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仿真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演化。结果表明,产业技术扩散对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度有显著增强作用,而产业吸收能力作为技术创新惯例则在适应度函数的迭代计算中起到显著约束的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可星  任文娟  霍传冰  
从比较管理的视角,通过对不同管理情境下国内外生物制药产业间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显著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进行比较,揭示不同国家或地区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生成与演进机理,分析中国与美、日发达国家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的具体差异,以期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与产业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奠定一定理论基础,提供管理思路和对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岩  苏可蒙  高艳慧  
基础研究可以为企业带来大量新颖性知识,是企业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基于知识理论,分析企业基础研究广度和深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企业桥接科学家的中介作用及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2009—2019年科学导向型中国生物制药行业80家企业专利申请和SCI论文发表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基础研究广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基础研究深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企业桥接科学家在基础研究广度、深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同时,企业技术知识整合能力可以强化基础研究广度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正向关系,削弱基础研究深度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天柱  银路  程跃  
本文以生物制药产业为背景,选择安进、基因泰克等四家美国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些企业的发展历程,总结归纳了"独立-借助传统大型企业"、"独立-合作发展"及"‘纽带-核心’渐进式发展"等的三条典型发展路径,并分析了不同企业选择不同发展路径的原因,进而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得出对我国生物技术企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清俊  孙海  
21世纪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三个领域之一的纳米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将对我国制药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纳米生物制药"是一门结合"纳米科学"与"生物制药"的重大高新技术领域。本文研究了我国纳米生物制药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实力分布情况,认为利用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资源的共享、优势互补,促进纳米生物制药领域迅速发展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天柱  马佳  梁萌萌  冯薇  
通过观察和追溯生物制药、纳米等产业,发现这些产业采取"接力创新"这一特殊的创新模式。以生物制药创新为例,研究了接力创新的内涵,并从主要优势、与其他创新模式的关系、易发领域等方面分析了接力创新的一般规律。最后总结了运用接力创新的主要思路,即帮助创新主体明确定位与科学决策、指导建设产业集群和创新网络以及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跃  银路  李天柱  
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生物技术制药领域1999—2008年的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这10年来该领域的技术创新现状进行可视化研究,具体从创新全貌、发展速度和趋势、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各类专利申请人创新成果比较、重点创新领域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分别与国外在华授权专利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认为10年来我国生物制药领域总体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持续增强,个别技术和产品领域创新成果丰富,发展潜力较大。但这些创新成果主要集中于个别地区和申请人手中,具有较强的垄断性,企业还未成为我国生物技术制药领域的创新主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妍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许多国家共同的选择和做法。在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体系结构和分布不合理、创新制度和创新文化缺失的情况下,我国应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科技专项;制定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层面创新驱动;发展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建立以企业为生产主体、市场为需求导向、"官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危旭芳  
随着全国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陆续出台,该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依历史脉络,在总结和评述发达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构建主体功能区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兼顾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注重渐进性和层次性、提供法律保证、积极寻求有利于主体功能区构建的制度安排,尤其是在主体功能区之间构建生态修复补偿和生态贡献补偿双重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有利于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度创新与顺利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