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3)
2023(12081)
2022(10004)
2021(9116)
2020(7734)
2019(17524)
2018(17539)
2017(33524)
2016(17951)
2015(20112)
2014(19784)
2013(19265)
2012(17112)
2011(15017)
2010(15538)
2009(14664)
2008(14729)
2007(13495)
2006(11718)
2005(10583)
作者
(50179)
(42048)
(41993)
(39452)
(26744)
(19982)
(18836)
(16495)
(15650)
(15251)
(14280)
(14131)
(13552)
(13146)
(12832)
(12684)
(12586)
(12270)
(12193)
(11884)
(10382)
(10352)
(10241)
(9633)
(9514)
(9380)
(9265)
(9260)
(8424)
(8412)
学科
(86209)
(81018)
企业(81018)
(79226)
经济(79146)
管理(71814)
方法(37060)
业经(28942)
数学(28644)
数学方法(28100)
(24817)
(24485)
技术(23518)
(19949)
财务(19905)
财务管理(19885)
企业财务(18792)
中国(18412)
农业(17600)
理论(17293)
(15382)
(14917)
(14869)
(14825)
技术管理(14630)
经营(12884)
企业经济(12648)
地方(12418)
(11989)
贸易(11979)
机构
学院(258027)
大学(248682)
管理(109273)
(106180)
经济(104101)
理学(93967)
理学院(93142)
管理学(91552)
管理学院(91082)
研究(75952)
中国(60066)
(51995)
(48217)
科学(45981)
(40342)
(40260)
财经(38137)
(37214)
业大(36814)
中心(35561)
(34483)
研究所(33471)
北京(32323)
(31718)
农业(31450)
经济学(30571)
商学(30304)
商学院(30022)
技术(29997)
(29313)
基金
项目(170098)
科学(136544)
研究(127455)
基金(122368)
(105222)
国家(104259)
科学基金(92615)
社会(81388)
社会科(77315)
社会科学(77293)
(70950)
基金项目(64400)
自然(59675)
教育(59000)
自然科(58420)
自然科学(58409)
自然科学基金(57427)
(56955)
编号(51819)
资助(49407)
(42054)
成果(39648)
创新(38282)
(38168)
重点(38116)
(37064)
(36698)
课题(35982)
国家社会(33151)
(32913)
期刊
(119556)
经济(119556)
研究(70691)
中国(52696)
管理(47555)
(41930)
(37602)
科学(33586)
学报(32015)
技术(30831)
教育(28970)
农业(26429)
大学(25537)
学学(24243)
业经(22739)
(20057)
金融(20057)
财经(18933)
经济研究(18486)
技术经济(17918)
(17762)
(16488)
科技(15153)
(14756)
问题(14657)
统计(14319)
财会(13701)
商业(13149)
现代(13075)
决策(12115)
共检索到381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云梅  雷文婷  
一、引言我国长期坚持自主创新道路,已经为专利工作从重数量向求质量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已连续十年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企业自主创新持续发力。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专利价值是指专利预期可以给其所有者或使用者带来的利润在现实市场条件下的表现。Harhoff et al.(2003)认为对于一个参与技术竞争的企业而言,专利的价值能最好地解释其资产的价值;方曙等(2007)以华为为例,对技术创新型企业的专利产出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二者存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红娟  
基于知识联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当今企业应该树立的崭新理念。从技术创新的定义及发展出发,通过分析企业知识联盟的内涵及形成机理,构建了基于知识联盟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型,并对模型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爱华  张良  
借鉴国内外技术创新审计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技术创新理论和审计理论,分别构建技术创新过程工作流程图和管理过程流程图,构建了涵盖技术创新过程工作审计和管理工作审计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同时,对其审计主要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对于规范审计内容、构建完整审计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燕青  李爽  于健  
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摄取—同化—生长—利用"这一生态过程和能流概念解释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利用分形理论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分为内外两类生态系统,构建了"一个链条、两类生态、四种关系"的双生态模型。该模型体现了平衡、循环、发展等生态理念和管理哲学思想。梳理了创新生态系统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分析思路,为后续理论与实证研究搭建了概念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智勇  覃锋  
文章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因果关系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评价指标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建模和求解。实证研究表明,模型能够有效描述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准确定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为评价和改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廖开际  易聪  
基于TRIZ理论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依据TRIZ原理从创新管理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和社会效益能力五个角度构建,每个指标依照企业经营成果指标计算得出,评价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并基于J2EE技术实现,采用某省企业技术中心数据,得到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实用性极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恺英  冯杨  崔伟  
文章立足于研究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情报模式,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准确掌握基础技术、了解发展趋势、消化吸收再创新,综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林海  郑丕谔  
通过对企业资源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辨析,本文认为,知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其获取和开发资源的能力严格相关,通过分析企业在其生命周期内经营的特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就可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资源的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实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德连  
不同规模企业的技术创新程度与其创新的主体、动力、客体、过程等诸多因素有关。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具有互补性,同时竞争对创新是有利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模型可以概括为 "轮式模型 "。其客体总系统包括诸多子系统,子系统创新之间的协调是成功的关键。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路可表示为 "企业家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激励,创新协调 "。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磊  
文章通过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得出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并进而提出制定和切实履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以增强中小企业创新动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叶玲  叶贵  付媛  
根据创新系统论构建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在BP神经网络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VIKOR法找出建筑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以福建省18家二级施工总承包建筑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得出案例企业投入能力、研发能力较弱,产学研、信息化水平较差,与已有研究结果相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俊红  江可申  李婧  林雷芳  
应用因子分析理论提出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探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而对相关企业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其采取有效策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孔峰  贾宇  贾杰  
VIKOR法是近年来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的评价方法,是一种多准则决策折衷方法。本文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VIKOR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4家企业进行了横向的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杨敏  彭语冰  崔婷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章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评价进行了界定,然后运用AHP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DEA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分布特征,提出了技术创新区域差异化战略和创新辐射型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