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2)
2023(14329)
2022(12548)
2021(11846)
2020(9815)
2019(22198)
2018(22291)
2017(41394)
2016(22249)
2015(24810)
2014(24222)
2013(23583)
2012(21360)
2011(19102)
2010(19070)
2009(17456)
2008(16491)
2007(14459)
2006(12606)
2005(10597)
作者
(61314)
(50534)
(50433)
(47829)
(32288)
(24356)
(22920)
(19804)
(19182)
(18032)
(17274)
(16972)
(15876)
(15838)
(15473)
(15155)
(15135)
(15098)
(14486)
(14389)
(12457)
(12386)
(11998)
(11599)
(11382)
(11311)
(11208)
(11065)
(10085)
(9971)
学科
(82769)
经济(82593)
管理(68724)
(66465)
(58042)
企业(58042)
方法(38450)
数学(31251)
数学方法(30880)
中国(23507)
(23062)
技术(22525)
业经(21508)
(20802)
(18113)
理论(17939)
地方(16415)
(15810)
农业(15429)
(14590)
(14542)
贸易(14528)
(14089)
技术管理(14077)
(13414)
财务(13336)
财务管理(13318)
教育(13305)
环境(13151)
(12668)
机构
学院(304295)
大学(303612)
管理(124645)
(115339)
经济(112675)
理学(108543)
理学院(107396)
管理学(105558)
管理学院(105001)
研究(96427)
中国(70043)
(63982)
科学(60656)
(52001)
(46848)
业大(44584)
(44463)
中心(44006)
(43851)
研究所(42732)
财经(41940)
(41603)
师范(41248)
北京(40160)
(38114)
(35876)
(35319)
技术(34763)
农业(34583)
经济学(33256)
基金
项目(213111)
科学(168423)
研究(160374)
基金(152752)
(131774)
国家(130605)
科学基金(113479)
社会(100866)
社会科(94755)
社会科学(94728)
(85169)
基金项目(81704)
教育(74576)
自然(72864)
自然科(71205)
自然科学(71192)
(70797)
自然科学基金(69926)
编号(67030)
资助(60988)
成果(53866)
(48551)
重点(47345)
(46272)
课题(45909)
(45175)
创新(44502)
项目编号(41930)
国家社会(40180)
大学(40157)
期刊
(126104)
经济(126104)
研究(88018)
中国(60657)
管理(46686)
学报(45458)
科学(43307)
教育(42734)
(40430)
(39052)
大学(34850)
学学(32429)
技术(29955)
农业(28815)
业经(22150)
(21657)
金融(21657)
经济研究(19955)
财经(19672)
图书(18065)
科技(17844)
(16798)
技术经济(15976)
问题(15409)
(15090)
理论(14561)
现代(13791)
(13764)
论坛(13764)
(13633)
共检索到437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思雪  林汉川  
将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转化为品牌和产品形象,需要跨越商业变现这道鸿沟。本文基于108个国家海外消费者的2992份有效问卷,通过企业—消费者识别度、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其对企业能力的信念三个角度考察企业的变现能力。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国产品的海外形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国企业的变现能力是将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转化为产品海外形象的重要中介路径;消费者的卷入度对企业的商业变现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实现技术创新变现能力的最佳路径是增强消费者对企业能力的信念,提升社会责任变现能力的最佳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武毅英  
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事业离不开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属于人文社科研究的范畴,其研究对象与社会密切相关,其行为结果产生的社会影响往往是广泛而深远的。注重并加强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创新,提升其社会责任,有助于高等教育研究对自身角色和地位的认知与信心,也有助于高等教育研究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一、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内涵及其类型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的理解,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以不同的方式总结概括,也会得出不同的理解。本文认为,高等教育研究是对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探索与反思,可将其理解为一种社会行为,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力田  
文章从技术标准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以及技术标准形成和产业化、市场化所需能力基础两个方面,结合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案例探讨了技术标准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刚  代法涛  张龙  
本文在Agénor and Canuto(2012)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社会资本和创新的两期世代交叠模型,为分析"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结论如下:随着社会资本偏好的不断加强,均衡状态下拥有高技能的个人选择在R&D部门工作的比例越高,相应地工资和储蓄增加,私人资本存量也就越大,增加的私人投资反过来吸纳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进入到R&D部门工作;反之,则容易引起人才错配。相应的作用机制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性越大,就越容易获得创新的机制,社会资本提高了R&D生产效率,进而使一个经济体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帮助该经济体避免或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数值模拟结果也证明了以上结论,这为中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刚  代法涛  张龙  
本文在Agénor and Canuto(2012)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社会资本和创新的两期世代交叠模型,为分析"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结论如下:随着社会资本偏好的不断加强,均衡状态下拥有高技能的个人选择在R&D部门工作的比例越高,相应地工资和储蓄增加,私人资本存量也就越大,增加的私人投资反过来吸纳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进入到R&D部门工作;反之,则容易引起人才错配。相应的作用机制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性越大,就越容易获得创新的机制,社会资本提高了R&D生产效率,进而使一个经济体获得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韧  鞠颂东  衣春光  
简要介绍 RFID 及产业化状况,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分析了 RFID 的主要方向和专利权人的现状。面对国外大企业建立的技术壁垒和 RFID 巨大的产业机会,得出了我国企业只有创新才有机会的结论,给出了国内企业的对策:一是在吸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二是建立物流产业开发联盟推进技术的应用;三是参与制定本国特色的技术标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成  李明星  朱晓钰  赵佳伟  管可毅  
以南京市8所"211"高校为研究对象,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技术创造、创新扩散、技术维持三阶段,选取13个专利指标,从技术创新活跃度、技术创新优势度、技术创新扩散能力、技术创新影响力四个维度对高校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高校在不同创新维度具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在不同创新维度的优势与劣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不同维度的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思一  
技术创新和现代企业中国科技信息所研究员李思一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命运就是竞争,技术创新则是企业生存立业之本。自80年代以来,很多人都认识到,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的技术革命,技术变革越来越快了。就技术创新本身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这里提到的技术创新,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峥  郑欢  李剑虹  
文章对公司治理、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证明:CEO持股(LNCEO)、两职分离(LNLZFL)、股权集中度(LNGQJZ)和企业技术创新(LNJSCX)与企业绩效均成正相关关系;并在回归基础上对公司治理、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之间进行协整检验,发现在他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宝新  岳亮  
公司治理及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系统研究了企业公司治理及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三者之间的综合模型,通过调查数据的验证,对基于能力和基于资源的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发展。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企业公司治理及技术创新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建立良好的治理机制,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璐  王前锋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和技术创新在各自的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探讨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按照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层;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分别探讨了各层次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有正面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艳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了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完善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志强   何佳俐  
文章以上市公司数字专利申请数为数字技术创新的度量指标,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并且这主要通过产品创新激励效应和公司治理赋能效应来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创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普通劳动者、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以及价格加成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供应链溢出效应,具体来说,核心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提升了其下游客户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但对其上游供应商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并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完善初次收入分配格局和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