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7)
2023(6264)
2022(5164)
2021(4839)
2020(4062)
2019(8752)
2018(8696)
2017(15242)
2016(8130)
2015(8955)
2014(8298)
2013(8030)
2012(7577)
2011(6927)
2010(7272)
2009(6608)
2008(6619)
2007(6130)
2006(5448)
2005(4809)
作者
(23674)
(20003)
(19840)
(18595)
(12906)
(9365)
(8586)
(7531)
(7530)
(7138)
(6970)
(6780)
(6682)
(6371)
(6131)
(6118)
(5905)
(5903)
(5847)
(5684)
(5094)
(4976)
(4766)
(4760)
(4548)
(4368)
(4363)
(4356)
(4179)
(3912)
学科
(31418)
管理(29555)
(28927)
经济(28902)
(27841)
企业(27841)
技术(19218)
技术管理(12862)
方法(11074)
中国(9851)
数学(8485)
数学方法(8333)
业经(8271)
(8168)
(8064)
理论(7335)
(6579)
农业(5979)
(5676)
(5310)
银行(5286)
(5246)
地方(5244)
(5236)
教育(5233)
(5112)
(5034)
贸易(5028)
(4981)
金融(4980)
机构
大学(117479)
学院(116640)
管理(46168)
(45665)
经济(44734)
研究(41699)
理学(39796)
理学院(39301)
管理学(38594)
管理学院(38359)
中国(29827)
科学(26919)
(25401)
(21095)
(19724)
研究所(19347)
(19182)
(18907)
中心(18362)
业大(17249)
(16912)
师范(16740)
北京(15964)
财经(15535)
技术(15375)
(15082)
(14818)
农业(14736)
(14149)
师范大学(13581)
基金
项目(80083)
科学(64953)
研究(60017)
基金(57458)
(51038)
国家(50608)
科学基金(43599)
社会(38181)
社会科(36253)
社会科学(36243)
(32877)
基金项目(30561)
教育(28160)
(27808)
自然(27674)
自然科(27138)
自然科学(27129)
自然科学基金(26698)
(24125)
编号(23248)
创新(21447)
资助(21285)
成果(19234)
重点(18783)
(17927)
(17401)
课题(17261)
(16660)
国家社会(16063)
(15292)
期刊
(50890)
经济(50890)
研究(35360)
中国(29669)
管理(20457)
教育(20041)
科学(19652)
学报(18614)
(17067)
(14871)
大学(14257)
技术(14122)
学学(13110)
农业(11963)
科技(10859)
(8948)
金融(8948)
技术经济(8371)
经济研究(7956)
业经(7931)
(7782)
论坛(7782)
财经(7623)
(7318)
(6713)
图书(6553)
(6001)
问题(5842)
职业(5778)
(5472)
共检索到179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邹新月  罗发友  李汉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楚江亭  
科学与科学教育关系密切。由于长期以来科学仅被视为"客观、价值中立、正确的知识体系",而作为人类的一种探究性活动,科学的"社会性"、"价值性"、"境域性"、"可错性"等常常被忽视。从当代国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来看,科学不仅是静态的知识体系,还包括动态的知识生产过程,且其本身是受社会、个体等因素影响,并由社会建构而成的。深刻理解科学内涵及科学的社会建构特征,不仅有利于解放思想、深化科学教育理论研究,而且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海平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原创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新范畴,在随后一系列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全面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基本内涵、核心标志、特点、关键和本质等基本理论问题,深刻指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形成了系统的新质生产力理论,开拓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境界。新质生产力理论是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认识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实践依据和思想来源,从而深刻理解其科学性;全面认识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内涵,从而深刻理解其系统性;全面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深刻理解其重要性;全面认识新质生产力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刻理解其创新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钱旭潮  范苗苗  
在现代企业成长过程中,技术创新成长推动和支撑着企业成长,两者相辅相成。基于此,企业技术创新可分为微创新、集成创新、延伸创新和持续创新四个成长阶段,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内涵、特征及所需要的条件。只有把握技术创新的这一成长规律,政府和企业才有可能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并实现企业成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锦程  刘琼  周梦渝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创新平台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要素组合的双层技术创新中介平台结构,并把该结构的模式划分为公益性模式、半商业化模式与全商业化模式三种模式。本文最后对两个国外技术创新中介平台进行了对比研究,以对其商业化模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鸷远  赵振江  杨新生  
"农民农"是中国社会出现的社会新阶层,他的出现是相对于"农民工"而言的。过去,我们一直把"农民农"作为农民工阶层来对待,从而忽视了对于"农民农"新阶层的群体特殊性的认知和研究。"农民农"具有自己独特的群体内涵及其典型群体特征,已开始进入学界的研究视野之中。结合"农民农"的生存现状及其群体特征,政府特别是当地政府应迫切予以考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长云  
2017年,中央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但要深刻理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仍需科学把握如何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全面把握"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的含义,深刻把握"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的精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长云  
2017年,中央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但要深刻理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仍需科学把握如何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全面把握"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的含义,深刻把握"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的精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为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机。然而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一个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就是如何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测量,如果不能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科学测量,则创新创业教育就失去了有效凭据。要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科学测量就必须首先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科学阐释,否则就难以突破。在遵循学术界关于创新创业能力基本共识的基础上,运用哲学透视方法,发现创新创业能力实质上是人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展现,包括七个关键能力,反映了人才成长基本规律,可作为创新创业能力测量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悦  
培育组织创新导向对于提升组织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对于组织创新导向的内涵并未形成统一、清晰的认识。在回顾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该文对组织创新导向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验证了组织创新导向由"学习驱动"、"氛围塑造"和"创新承诺"这三个核心要素构成。分析了组织创新导向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验证了组织创新导向对组织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立  陆小成  李兴川  
低碳技术创新成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助推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特征和功能、价值取向等层面具有内在的社会建构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低碳技术创新社会建构的途径主要包括强化低碳技术创新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性整合;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价值规范的社会制度整合;构建低碳的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为低碳创新提供社会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冠  
本文对技术创新的内涵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界定,并把技术创新视为一个过程,对创新思想、研究开发、项目评估以及新产品市场开拓等几个环节的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林宏  杜燕庆  章莹莹  胡挺进  
瓦格纳法则是财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一般将其理解为财政支出增长率快于GNP增长率。实际上,瓦格纳法则存在三个层次的含义,其中瓦格纳法则Ⅰ揭示了财政支出的资源配置实质,其对应的变量必然人均支出,而不是GNP或GDP;瓦格纳法则Ⅱ是一个过渡指标,体现了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瓦格纳法则Ⅲ是财政收支平衡以后体现的瓦格纳法则,是现实中体现出来的瓦格纳法则。我国的财政收入/GDP和中央财政收入/财政总收入两个指标建议改用支出类指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晓苗  
企业微创新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涌现出的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但目前对其内涵、特征等基本问题的探讨较为感性粗糙,同时缺乏从系统、动态视角出发对企业微创新价值实现机理的深入把握。基于现有微创新理论与企业实践成果,本文对企业微创新内涵、特征做了系统性归纳界定,从过程视角出发对企业微创新价值实现机理做了概括,并借助"企业微创新火箭模型"对机理进行了直观描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