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0)
- 2023(9833)
- 2022(7661)
- 2021(6986)
- 2020(5742)
- 2019(12209)
- 2018(12330)
- 2017(23071)
- 2016(12343)
- 2015(13403)
- 2014(12987)
- 2013(12292)
- 2012(10941)
- 2011(9720)
- 2010(9690)
- 2009(8816)
- 2008(8720)
- 2007(8060)
- 2006(7007)
- 2005(6481)
- 学科
- 济(47043)
- 经济(47001)
- 业(43918)
- 管理(40599)
- 企(37269)
- 企业(37269)
- 技术(21225)
- 方法(17541)
- 中国(16061)
- 数学(14389)
- 数学方法(14238)
- 农(14154)
- 技术管理(13956)
- 业经(13315)
- 财(11720)
- 制(10437)
- 学(9982)
- 农业(9961)
- 地方(9144)
- 银(8957)
- 银行(8935)
- 理论(8899)
- 行(8577)
- 融(8295)
- 金融(8295)
- 产业(8025)
- 体(7849)
- 务(7711)
- 财务(7685)
- 财务管理(7673)
- 机构
- 学院(169393)
- 大学(168479)
- 济(69725)
- 经济(68327)
- 管理(65324)
- 研究(58280)
- 理学(56330)
- 理学院(55742)
- 管理学(54811)
- 管理学院(54472)
- 中国(42816)
- 科学(35687)
- 京(35078)
- 财(31348)
- 所(29028)
- 农(28623)
- 江(26604)
- 研究所(26435)
- 中心(26400)
- 业大(25206)
- 财经(25059)
- 经(22908)
- 农业(22214)
- 经济学(21773)
- 范(21675)
- 北京(21657)
- 师范(21422)
- 院(21289)
- 州(21134)
- 技术(20442)
- 基金
- 项目(117194)
- 科学(94037)
- 研究(86144)
- 基金(85086)
- 家(75208)
- 国家(74584)
- 科学基金(64540)
- 社会(56389)
- 社会科(53619)
- 社会科学(53608)
- 省(47516)
- 基金项目(44981)
- 自然(40697)
- 自然科(39887)
- 自然科学(39878)
- 教育(39471)
- 划(39257)
- 自然科学基金(39228)
- 编号(33180)
- 资助(32193)
- 创(31253)
- 创新(28202)
- 重点(26892)
- 成果(26532)
- 发(25958)
- 部(25287)
- 国家社会(24261)
- 课题(23834)
- 业(23538)
- 性(22585)
共检索到254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金龙
文章阐述了技术创新产权外在性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的方式和度量的方法,基于技术创新产权责任与权力的统一,从政府的干预、产权制度的安排和道德的约束三个方面入手,讨论了技术创新产权外在性的内在化方式,以及内在化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权 外在性 内在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秀香 刘俊文
环境成本内在化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同,但以该理论为指导的很多政策,执行起来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理论及实践层面分析了环境成本内在化理论的缺陷,试图从分工理论以及市场运行规律层面探讨环境成本的外在化问题。本文认为,加大、加快发展独立于生产型产业之外的环境产业,使生产效率最大化,使资源可循环利用,才是实现生产和环保双赢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环境成本 内在化 外在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秉文
自从马歇尔1890年在其巨著《经济学原理》提出“外部经济”这个概念以来,经济学家们始终对市场的外部性(externalities)问题感兴趣。战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化、环境污染等一些社会问题不断加剧,学者们开始将外部性作为一个市场机制的缺陷来专门加以研究,形成了“外部性理论”。市场的外部性是指,当某厂商的经济决策经过非市场的作价手段直接地、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它厂商的生产函数、成本函数(或效用函数)并成为后者自己不能加以控制的变量时,那么,对前者来说就有外部性存在。就是说,当私人成本与社会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宝祥 李松龄
传媒产品因为价格机制的非正常运行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相关性而存在外在性。消费权的排他性失效是传媒产品消费活动的外在性的深层次原因。只有通过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界定传播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才能消除外在性,才能使传媒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实现有效配置,促进传媒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
消费 外在性 产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辉煌 余昌龙
外在货币内在化的思想根源于 Gurley&Shaw 所提出的金融中介论,但外在货币内在化的思想及其理论发展则更多地体现了新货币经济学的理论精髓。这一理论为政府放松货币管制、解决通货膨胀以及货币计价、电子货币支付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西方学者关于外在货币与内在货币的定义争论、内在货币的竞争性供给、竞争性支付体系与外在货币内在化的一般规律四个方面对西方外在货币内在化理论的发展做一系统的评述。
关键词:
内在货币 竞争性供给 支付体系 演化规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述忠 吴国杰 任婉婉
本文基于技术创新拓展模型,检验了不同技术密度的海外研发投资与我国不同类型研发投资的互补性,并研究了其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技术密度海外研发投资的挤出效应大于溢出效应,会抑制我国技术创新;高技术密度海外研发投资的溢出效应大于挤出效应,会促进我国技术创新。在此研究基础之上,本文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对我国海外研发投资的引进、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文豪 陈中峰
为了探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影响的行业差异,本文运用中国37个行业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技术差距和相对规模,探究了知识产权制度变革对产业创新影响的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人均专利数量是衡量技术创新的理想指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渠道正在发生变化,即更注重国内自主创新和内部技术转移;技术差距越小越有利于技术进步,相对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技术创新。本文建议:在研究技术创新时,可以选择从业人员人均专利数量作为创新指标;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水平,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技术创新过程中更应该注重自主创新和内部技术转移,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同时还应该扩大行业相对规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得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既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我国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分析了技术创新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也阐述了知识产权制度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大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制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幼陵 吕建平 唐丽蓉
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是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战略紧密相关的问题,本文在对知识产权及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的含义,然后从企业的角度论述了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的作用和选择,以便使企业重视该问题并能对技术创新成果所对应的知识产权类型作出正确选择。
关键词:
技术创新成果 知识产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温作民
一、环境外在性核算的理论基础所谓环境外在性,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产生了超越从事这些经济活动的主体以外的外部影响,即不通过市场机制反映的影响,进而产生不能全部反映到私人成本中的社会成本。环境外在性可分为正的环境外在性和负的环境外在性。由于对环境外在性的研究,古典经济学理论受到了挑战,从而开辟了现代经济理论一个重要的分支。从理论上讲,造成外在不经济的最终原因是缺乏明确的产权界定。科斯(Coase,1960)曾经指出,如果产权由私人所有,并索要竞争性价格,就不会产生环境外在性问题,资源就会得到高效率的使用。环境污染问题之所以会产生,就是因为难以确定产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建中 唐根侠
文章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系统分析了森林生态产品外部性的表现形式。在分析森林生态产品外部性的特点和本质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这种外部性的最佳途径是由政府提供森林生态产品这种公共产品。
关键词:
森林生态产品 外部性 公共产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晟
从博弈论视角来看,技术创新中博弈参与人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不一致,可能造成"囚徒困境"的状况。企业之间无限次重复技术创新博弈模型表明,静态技术创新博弈中的"囚徒困境"可能在无限次重复技术创新博弈中解决,但这一可能性受到企业的得益贴现因子、本企业技术创新收益与成本、技术创新外溢收益、技术创新外溢学习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静态博弈 重复博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蔚文
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世界上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以及一些有影响的国际组织,都先后开展了对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的政策研究,并采取了许多促进创新的政策性措施和组织措施。目前,世界范围的关于创新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正方兴未艾,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热门课题。一技术创新的理论观点,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创新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变革来解释经济发展过程。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包括五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技术创新的研究和讨论的,已经不限于经济界、科技界、管理界,还发展到社会的其他各界,发展到许多有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和社会活动家,包括许多国家政府的领导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静
选取2012—2021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增强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且该结论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是知识产权保护作用于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重要传导机制,随着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边际影响效应逐步递减。据此,应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完善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体系及落实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为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经济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