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07)
2023(14554)
2022(12547)
2021(11683)
2020(9894)
2019(22060)
2018(22050)
2017(41834)
2016(22931)
2015(25509)
2014(24698)
2013(24221)
2012(21993)
2011(19750)
2010(19450)
2009(17605)
2008(16929)
2007(14733)
2006(12661)
2005(10682)
作者
(66481)
(55153)
(54942)
(51877)
(35113)
(26670)
(24609)
(21741)
(20886)
(19459)
(18701)
(18551)
(17576)
(17316)
(16888)
(16791)
(16777)
(16503)
(15847)
(15714)
(14005)
(13323)
(13294)
(12543)
(12400)
(12303)
(12208)
(12072)
(11045)
(11006)
学科
(84477)
经济(84389)
管理(67582)
(67099)
(56103)
企业(56103)
方法(40252)
数学(34624)
数学方法(34269)
中国(23901)
(23505)
技术(22466)
(20912)
业经(20154)
(19666)
地方(16644)
(16446)
贸易(16437)
农业(16336)
(15966)
理论(15094)
(14305)
技术管理(14171)
环境(13664)
(13527)
(13480)
财务(13415)
财务管理(13398)
企业财务(12692)
(12613)
机构
大学(316335)
学院(315584)
管理(127654)
(121763)
经济(119183)
理学(111930)
理学院(110700)
管理学(108774)
管理学院(108221)
研究(104632)
中国(74802)
科学(68615)
(67156)
(57174)
业大(53234)
(52710)
(52066)
研究所(48754)
中心(47195)
农业(45300)
(44786)
财经(42738)
北京(41902)
(40663)
师范(40145)
(39080)
(37954)
(36385)
技术(36008)
经济学(35729)
基金
项目(227291)
科学(177796)
基金(163797)
研究(161717)
(145327)
国家(144103)
科学基金(123160)
社会(101092)
社会科(95823)
社会科学(95797)
(90634)
基金项目(88264)
自然(82249)
自然科(80360)
自然科学(80335)
自然科学基金(78929)
(76270)
教育(73979)
资助(65931)
编号(64949)
(51605)
重点(50894)
成果(50562)
(48691)
(48276)
创新(47463)
课题(44792)
科研(43602)
计划(42965)
大学(41876)
期刊
(126001)
经济(126001)
研究(87113)
中国(59835)
学报(56693)
(50720)
科学(50110)
管理(46311)
大学(41885)
学学(39667)
(37886)
教育(36682)
农业(35447)
技术(28778)
(22502)
金融(22502)
业经(21774)
经济研究(20690)
财经(19960)
科技(19581)
(19073)
(17047)
技术经济(16572)
图书(16401)
问题(16271)
(15524)
业大(15478)
理论(14708)
商业(14161)
现代(13703)
共检索到443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翌琳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转型升级与扩大就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促进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促进就业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但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不同类型创新与劳动就业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本文构建创新与就业关联机制的Jordi模型,对不同类型创新活动的就业影响进行细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就业增长缓慢,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的短板与不协同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就业增长的瓶颈,促进两者协同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就业增长,也有助于提升就业质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勇辉  袁旭宏  潘爱民  
企业非技术创新理论是创新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其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内涵。非技术要素的协同创新及其与企业绩效、技术创新的紧密联动性,使得创新经济学研究从技术向非技术领域延伸成为必然。本文在认识非技术要素的性质与特征的基础上,对企业非技术创新的思想形成、引导因素、选择机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性研究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以期系统认识企业非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辉  
笔者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创新方式分为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两个维度,其中,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非技术创新包括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以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将知识来源、研发投入和顾客联系3种知识要素作为自变量,构建概念模型,探讨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4种创新方式的特征及其创新驱动因素的差异性;在189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样本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多元probit回归对不同创新驱动因素与4种创新方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知识来源正向影响非技术层面的创新,而研发投入更有利于技术层面的创新;同时,顾客联系正向影响技术创新中的流程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创新,这些都是与顾客存在密切交互的创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史永铭  贺定光  
我国广大企业技术创新的状况表明,一概笼统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实施赶超和创新不太现实。本文认为,当前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促使还不具有自主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能力的多数企业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核心性的技术,或者有效地运用并创新发展与这种核心技术相关联的非核心性的先进适用技术,以及进一步加强非技术方面的创新。本文从产业分工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层面,提出了我国特别是内陆省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竞争发展的战略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德林  周亮  吴贵生  
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经济和管理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展示了技术创新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发展状况。根据文献发表情况,将技术创新在中国大陆的研究划分为创新理论的消化(1989—1992年)、创新理论的本土应用(1993—2000年)和创新研究的拓展与再创新(2001年及之后)3个阶段,并对3个阶段的研究特点、研究方向的发展变化、研究工作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最后,对今后技术创新研究在中国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晨芝  毛蕴诗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变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文章研究了技术创新的动力,认为其主要分为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技术创新的八种动力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天宇  黄桂俊  
技术创新和就业机会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其净效果要通过实证分析来判断。利用我国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具有增加居民消费的净效果,就业机会则具有减少居民消费的净效果。因此,要刺激居民消费的增加,需要鼓励技术创新,并要解决就业结构、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以及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在此前提下,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来增加居民消费是可行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赤平  罗丽  谭富  
技术创新对就业来说有利有弊。文章阐述了技术创新对就业的破坏机制和创造机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30多年的技术创新对我国就业总量的综合影响为负。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劳动力素质与高技术的不匹配以及劳动力流动性差而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严重,且由于我国产品创新不足、工资刚性、劳动资本市场不完善等原因,使得技术创新的就业补偿机制发挥不充分。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畅  
技术创新是创造还是毁灭了就业?这一直是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复杂且古典。在俄罗斯,就业问题由来已久,结构性失业与隐形失业普遍存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日渐明显。因此,有必要对俄罗斯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进行分析与检验。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已有的就业问题,还能优化俄罗斯的创新发展战略。首先,文章梳理技术创新与就业间关系的相关理论。其次,基于实际跨期模型与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事实,提出俄罗斯技术创新与就业间关系的设想。再次,利用1992-2016年间俄罗斯的技术创新与就业的相关数据构建VAR模型,以检验俄罗斯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最后,从俄罗斯创新的非资本偏向性特征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两方面分析技术创新未对就业产生破坏性效应的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晟  
从博弈论视角来看,技术创新中博弈参与人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不一致,可能造成"囚徒困境"的状况。企业之间无限次重复技术创新博弈模型表明,静态技术创新博弈中的"囚徒困境"可能在无限次重复技术创新博弈中解决,但这一可能性受到企业的得益贴现因子、本企业技术创新收益与成本、技术创新外溢收益、技术创新外溢学习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禹智潭  
本文利用边际理论研究技术创新,指出技术创新的实质是按照市场需求,根据边际功能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调整价值曲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平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而同时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也有赖于技术创新的推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卸林  
市场是一个对技术创新进行自组织的过程,市场作为一个制度变量对技术创新有深远影响。但市场这个变量是通过不同的参数影响创新的,这些参数包括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多角化等。市场竞争是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但是完全竞争还是垄断竞争有助于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西方学者为此进行了几十年的实证和理论工作,但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在此,我们结合当今的国际背景、结合国内的状况,对市场结构与创新的关系作一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