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6)
- 2023(13292)
- 2022(10609)
- 2021(9486)
- 2020(7909)
- 2019(17417)
- 2018(17084)
- 2017(32550)
- 2016(16746)
- 2015(18625)
- 2014(18111)
- 2013(17975)
- 2012(16752)
- 2011(15215)
- 2010(15602)
- 2009(14482)
- 2008(13970)
- 2007(12944)
- 2006(11907)
- 2005(10925)
- 学科
- 济(98085)
- 经济(98030)
- 业(52398)
- 管理(52189)
- 企(43380)
- 企业(43380)
- 方法(30476)
- 数学(26046)
- 数学方法(25913)
- 地方(25423)
- 中国(24777)
- 业经(21557)
- 农(21524)
- 技术(21471)
- 学(17035)
- 地方经济(15982)
- 财(15794)
- 产业(15686)
- 制(14877)
- 农业(14780)
- 融(13621)
- 金融(13621)
- 技术管理(13570)
- 贸(13167)
- 贸易(13153)
- 易(12627)
- 银(12482)
- 银行(12459)
- 行(12070)
- 体(11943)
- 机构
- 学院(250259)
- 大学(247637)
- 济(120194)
- 经济(118195)
- 管理(96432)
- 研究(90647)
- 理学(82471)
- 理学院(81550)
- 管理学(80364)
- 管理学院(79884)
- 中国(68957)
- 京(52305)
- 科学(51290)
- 财(50624)
- 所(45095)
- 江(43744)
- 研究所(40528)
- 中心(40131)
- 财经(40057)
- 经济学(38394)
- 农(37190)
- 经(36210)
- 经济学院(34232)
- 业大(33223)
- 院(32719)
- 北京(32405)
- 范(31165)
- 州(31024)
- 师范(30823)
- 财经大学(29463)
- 基金
- 项目(162747)
- 科学(130952)
- 研究(121302)
- 基金(118980)
- 家(102917)
- 国家(102108)
- 科学基金(88969)
- 社会(81670)
- 社会科(77733)
- 社会科学(77713)
- 省(65821)
- 基金项目(62698)
- 自然(54449)
- 教育(53923)
- 自然科(53260)
- 自然科学(53250)
- 划(52811)
- 自然科学基金(52389)
- 资助(46780)
- 编号(46461)
- 创(39473)
- 发(38601)
- 重点(37324)
- 成果(36253)
- 创新(36051)
- 部(35645)
- 国家社会(34714)
- 课题(33564)
- 发展(32104)
- 展(31654)
- 期刊
- 济(143878)
- 经济(143878)
- 研究(80694)
- 中国(54363)
- 管理(42053)
- 财(37918)
- 科学(34514)
- 农(34016)
- 学报(33540)
- 融(26710)
- 金融(26710)
- 大学(26427)
- 技术(25343)
- 学学(25127)
- 经济研究(24507)
- 教育(24156)
- 农业(23014)
- 业经(22503)
- 财经(21549)
- 经(18990)
- 问题(18243)
- 技术经济(16627)
- 贸(14038)
- 科技(13932)
- 商业(13293)
- 业(12963)
- 世界(12683)
- 国际(12617)
- 现代(12455)
- 策(12018)
共检索到394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治栋 廖常文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力。基于2007-2017年长江经济带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Tobit回归方法与门限效应分析方法,考察市场化调节作用下区域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两化"发展,在引入市场化的调节作用后这种推动力变强且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调节作用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中还表现出门限效应。在分区域分析中,这种调节作用在上游以及中游城市相对较强,在下游城市则相对较弱。最后提出,应注重区域发展异质性,构建最优市场环境,发挥区域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治栋 廖常文
市场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对产业发展产生作用,技术创新通过导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市场化和技术创新相协同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起促进作用。依据多个指标从五个方面构建了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2007-2016年的市场化指数和区域创新度,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区域市场化程度和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市场化和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倒"U"型关系;分地区来看,城市群的区域市场化和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城市群以外城市仅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促进作用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勇 张思慧 赵腾宇 张亚峰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3—2018年1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数字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空间集聚现象,重点城市化地区的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均相对较高;数字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空间滞后项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数字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驱动作用在城市群地区、中游地区和下游地区较为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在城市群地区和下游地区更为显著。在推动地区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时,需要注意数字经济发展中数字技术创新的垄断效应,推进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的数字技术创新合作,实现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福利均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新智 刘娜
为评判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间的协同程度,明晰主要影响因子,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本文采取复合系统协同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分省际、分区域测度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同性,结果表明:在2010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协同性均日益改善,其中下游实现中度协同,中游与上游为基本协同。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市协同性整体优化,上海、湖南则波动恶化。并采取灰色关联法,对系统内影响协同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游达明 黄曦子
构建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2—2013年长江经济带相关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改进型超效率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省份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沿带省份生态技术创新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其工业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基本由技术进步带来,整体技术效率呈现下降趋势;且并没有形成工业生态技术创新规模效率,而纯技术效率有一定程度上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季良玉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6年中国制造业的地区面板数据,通过引入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运用多种估计方法考察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过程,以及融资约束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融资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高度化发展;融资约束的存在会抑制技术创新活动,进而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融资约束 技术创新 制造业 产业结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喻开志 石瑶 冯佳晗
数字经济已成为长江经济带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动力源泉。本文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环境三个维度衡量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产业聚集三个层面定量评价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周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会对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作用;数字经济优化了产业结构布局,提高了服务业聚集水平,促进了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通过提高绿色创新效能和吸引劳动力流入两大机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绿色化转型。为此,应当加快数字化转型,培养创新人才,提升绿色创新效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璐 殷李松
文章基于SDM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供需侧的空间溢出效应,确定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与空间序。实证表明:动力方面,供给侧上教育是第一内生动力;知识化、科技文化、交通便利是重要内生动力;社会安全、节能环保是竞争动力;需求侧上居民消费、老龄化是转换动力。空间序方面,依次为教育、知识化、交通便利、老龄化、居民消费、社会安全、科技文化、节能环保。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结构 空间溢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艳 汪徐
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7—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DEA模型测算出区域创新绩效,再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个维度出发,实证探究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化能有效促进创新绩效提升,而高级化对创新绩效表现为负向抑制作用;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分别回归发现,合理化对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效果显著,但高级化对区域创新绩效作用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在上游中游地区抑制作用不明显,在下游地区则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由此,在长江经济带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应当重视推动合理化变迁,理性看待高级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传清 黄磊 文传浩
本文基于2008-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和面板Tobi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效率呈上升趋势,但仍有部分省市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未能实现DEA有效;上中下游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分异显著,呈典型"V型"分布,上下游地区较高而中游地区较低;企业自主创新、政府有效干预、产业高级化和社会充分投入等因素是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力量。进一步提升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效率,须持续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发挥政府引导服务作用,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云强 权泉 朱佳玲 王芳
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的DEA模型对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通过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产业集聚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联效应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水平具有明显的梯级差异;绿色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显著正向作用发生在整体层面和下游地区;在产业集聚引导下,整体及下游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正向作用有所增强,上游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未因产业集聚而改变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解释这一现象的可能途径是处于产业集聚初级阶段的政府主导型集聚使企业倾向于低成本战略,而处于产业集聚高级阶段的市场诱致型集聚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意愿采用差异化战略。依据结论提出缩小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不平衡状况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相森 翟宛东 王逸初
数字经济不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更是我国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研究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选择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数字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在全国层面以及东部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而在中部地区,未来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空间更大。基于此,应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引导数字经济推动技术创新协调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桢钰 吴杰 别凡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2003—2019年的数据,在嵌套矩阵下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文明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表现为正相关。因此,应当继续推动以提高能耗效率为主要内容的环境规制政策实施,稳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坚持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以资源消耗为主向以科技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向转变;不断促进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升级协同发展,强化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合理分工和合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柳青 汪发元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金融、消费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产生了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消费升级。然而,这一显著变化是否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呢?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20年数据,应用空间杜宾模型、门槛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消费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消费水平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消费水平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受到消费水平的门槛效应调节。因此,应当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稳定发展,支持产业结构升级;提倡青年群体理性消费,积极参与创业创造;统筹协调生产要素资源禀赋,服务产业结构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