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3)
2023(11093)
2022(9195)
2021(8231)
2020(6713)
2019(14644)
2018(14207)
2017(26311)
2016(13563)
2015(15000)
2014(14476)
2013(14251)
2012(13522)
2011(12345)
2010(12908)
2009(12133)
2008(11070)
2007(10190)
2006(9311)
2005(8748)
作者
(38593)
(31948)
(31788)
(29856)
(20470)
(15208)
(14183)
(12278)
(12226)
(11489)
(10964)
(10752)
(10335)
(10269)
(10025)
(9857)
(9394)
(9315)
(9223)
(8896)
(8143)
(7815)
(7665)
(7416)
(7294)
(7251)
(7114)
(7044)
(6446)
(6438)
学科
(59827)
经济(59783)
(47904)
管理(42978)
(39310)
企业(39310)
中国(26866)
(26157)
金融(26157)
(24128)
银行(24108)
(23542)
技术(21844)
地方(21310)
(17802)
业经(16931)
方法(16455)
(14182)
技术管理(14155)
(13883)
数学(13372)
数学方法(13265)
农业(13099)
中国金融(11169)
地方经济(10931)
(10807)
(10659)
贸易(10641)
(10266)
理论(10231)
机构
学院(190441)
大学(185090)
(83091)
经济(81314)
管理(72188)
研究(68640)
理学(60274)
理学院(59623)
管理学(58863)
中国(58665)
管理学院(58485)
(39922)
科学(38774)
(38022)
(34096)
中心(33085)
(31264)
研究所(30372)
(29468)
财经(28897)
(26108)
(26021)
北京(26017)
(25471)
经济学(25332)
师范(25217)
(24819)
业大(24503)
技术(22719)
经济学院(22662)
基金
项目(120610)
科学(96248)
研究(94363)
基金(84317)
(72199)
国家(71480)
科学基金(62152)
社会(60694)
社会科(57802)
社会科学(57792)
(51085)
基金项目(44280)
教育(42387)
(40995)
编号(38225)
自然(36551)
自然科(35779)
自然科学(35775)
自然科学基金(35167)
(33190)
资助(32766)
(32415)
成果(30857)
创新(29280)
课题(28254)
重点(27627)
发展(27434)
(26953)
(25457)
国家社会(24994)
期刊
(100632)
经济(100632)
研究(63871)
中国(49928)
(35494)
金融(35494)
管理(31583)
(29024)
(28432)
教育(27042)
科学(24827)
学报(23637)
技术(21082)
农业(19474)
大学(18875)
业经(17846)
学学(17560)
经济研究(16149)
财经(14358)
科技(12618)
(12514)
问题(11986)
技术经济(11968)
(11081)
论坛(11081)
(10798)
商业(9545)
(9522)
现代(9322)
国际(9275)
共检索到318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荻  王天骄  
对银行与金融市场谁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问题,通过实证及中、日、韩三国实例,用发展变化的视角,给出与学界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银行和金融市场对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影响的不同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变化。银行对中国经济及技术创新的影响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打造健康稳定的金融市场将促进我国自主创新。中国应不失时机地推动金融发展,确立科学有效的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涛  张美莎  
当前中国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发展目标,如何实现信贷资源配置向技术创新转移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对营商环境影响金融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07-2017年1 660家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优化营商环境可以提升金融发展对创新项目的资本配置总量和效率,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基于产权异质性的结果显示,上述结论对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腾  蒋伏心  
文章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提升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技术创新也发挥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协同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可以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与市场运行效率、社会福利水平与共享经济成果、自然资源利用率与生态环境污染三个维度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作用于经济结构与市场体系、国民经济素质与人力资本两个维度抑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对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影响并不显著。分区域观察,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融合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却抑制了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林汉  胡尹燕  
本文基于门限效应回归模型,分析我国自1995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的相关数据,以金融发展效率为门限变量,对金融发展效率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门限特征,门限值为88.61%。当金融发展效率位于门限值以下时,金融发展效率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当金融发展效率位于门限值之上时,金融发展效率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这意味着在小于门限值时,金融发展效率抑制了技术创新;只有在大于门限值时,金融发展效率才能促进技术创新。促进技术创新需要提高金融发展效率,商业银行法修正案对存贷比监管指标的删除,必将进一步促进金融发展,推动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立梅  高硕  
技术创新效率是比技术创新绝对绩效更能反映技术创新效果的概念。文章构建金融发展对效率作用的回归模型,利用省域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而且金融中介比金融市场更能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但是我国存款运用的有效率较低,资本配置仍需进一步优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德山  徐海锋  张淑英  
首先在Howitt和Aghion(1998)的熊彼特式创新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部门、最终产品部门、中间产品部门、研发部门和金融中介部门的理论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面板Tobit模型对我国30省市自治区2005-2014年的二氧化碳效率与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技术水平能够有效促进二氧化碳效率的提升,而政府研发支出与二氧化碳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金融相关率、金融深化与二氧化碳效率呈正U型关系,股票市场直接融资与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林汉  胡尹燕  
本文基于门限效应回归模型,分析我国自1995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的相关数据,以金融发展效率为门限变量,对金融发展效率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门限特征,门限值为88.61%。当金融发展效率位于门限值以下时,金融发展效率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当金融发展效率位于门限值之上时,金融发展效率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这意味着在小于门限值时,金融发展效率抑制了技术创新;只有在大于门限值时,金融发展效率才能促进技术创新。促进技术创新需要提高金融发展效率,商业银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巍  
金融支持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文章利用1990-2013年中国的样本数据,运用VAR模型,研究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证实三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机制。通过Grange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金融发展的贡献主要来自于技术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升级对金融发展的贡献率呈现逐步增加直至平稳态势;技术创新对自身贡献起主导作用,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对技术创新有一定贡献;产业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立梅  肖卉  李晓娣  
金融发展的内涵包括金融规模、银行业结构、金融生态环境3个主要方面,从这3个角度剖析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衡量各省份技术创新能力,比较不同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差异;基于因子分析结果,建立全国范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静态面板模型,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且发展水平为东部>中部>西部;(2)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技术创新;(3)股票市场的发展相比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技术创新;(4)银行业竞争程度越低越不利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5)信用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推动技术创新;(6)外资投入带来的技术外溢未能被当地企业"消化吸收",且这种作用在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涛  张美莎  
当前中国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发展目标,如何实现信贷资源配置向技术创新转移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对营商环境影响金融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07-2017年1 660家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优化营商环境可以提升金融发展对创新项目的资本配置总量和效率,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基于产权异质性的结果显示,上述结论对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浩  温军  冯涛  
在对制度环境、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2001-2013年30个地区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GMM模型分别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在全国层面上,制度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提高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项目的资本配置总量和配置期限,从而促进技术创新;(2)在地区层面上,制度环境水平按照东部、中部、西部的顺序逐渐下降,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减弱,即在制度环境更为优良的地区,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这些结果表明,进一步改善制度环境对支持"双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晓龙  冉光和  
借助2011-2018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基于市场效应与结构效应的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技术创新质量,通过工具变量回归、双重差分策略以及改变研究样本等稳健性检验表明,结论基本稳健;市场效应与结构效应是数字金融发展影响技术创新质量的重要传导机制,即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扩大市场潜能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来提升技术创新质量。进一步运用面板门限模型检验发现,市场效应与结构效应的作用发挥显著存在基于数字金融发展的双重门限特征,在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市场潜能与产业结构升级对技术创新质量的边际提升作用不断增强。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数字金融与创新驱动的关系,并且能够为推动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的见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陶爱萍  盛蔚  
文章基于2004~2013年中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升级可以同时依靠金融撬动和创新驱动。(2)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高分位点上,银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产生正向效果,能增强银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在低分位点上,保险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产生反向效果,会削弱保险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伍琴  王培  
本文使用2000~201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东部、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绩效高于西部地区,但东部地区与中部相比,差异不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朝华  郭登艳  
运用我国2008-2016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在金融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在促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都部分以技术创新为中介进行间接传导,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分别有31.91%、9.23%、6.27%的效果由技术创新间接传导而实现。发展科技金融,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以结构和效率为重点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等建议可以强化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