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7)
2023(7980)
2022(6690)
2021(5895)
2020(4908)
2019(10583)
2018(10471)
2017(19690)
2016(9849)
2015(10796)
2014(10395)
2013(10476)
2012(9934)
2011(9032)
2010(9417)
2009(8766)
2008(8226)
2007(7707)
2006(7080)
2005(6434)
作者
(28509)
(24075)
(24059)
(22774)
(15477)
(11272)
(10553)
(9232)
(8885)
(8479)
(8469)
(7925)
(7849)
(7754)
(7482)
(7352)
(7135)
(6905)
(6851)
(6373)
(6141)
(5804)
(5668)
(5610)
(5446)
(5388)
(5159)
(5122)
(4737)
(4718)
学科
(65347)
经济(65319)
(35509)
管理(35401)
(29976)
企业(29976)
技术(19260)
方法(18945)
地方(17057)
数学(16257)
数学方法(16175)
中国(14301)
技术管理(12984)
地方经济(12687)
业经(12608)
(11795)
(10288)
(9631)
农业(8951)
(8582)
产业(8130)
(7838)
金融(7838)
环境(7640)
(7594)
贸易(7585)
理论(7506)
(7470)
经济学(7465)
银行(7455)
机构
学院(149088)
大学(147310)
(77093)
经济(75840)
管理(58306)
研究(54116)
理学(49592)
理学院(49096)
管理学(48533)
管理学院(48226)
中国(40273)
(31559)
(30034)
科学(29073)
(26487)
经济学(25002)
财经(24735)
中心(23765)
(23611)
研究所(23600)
(22401)
经济学院(22142)
(19157)
北京(19150)
(19114)
(18236)
财经大学(18077)
业大(17940)
(17738)
师范(17607)
基金
项目(94474)
科学(76455)
研究(72010)
基金(68771)
(59194)
国家(58736)
科学基金(51406)
社会(49580)
社会科(47284)
社会科学(47272)
(38177)
基金项目(35940)
教育(32097)
(30642)
自然(30026)
自然科(29424)
自然科学(29419)
自然科学基金(28939)
编号(26856)
(26531)
资助(26440)
创新(23775)
(22668)
重点(21507)
国家社会(21473)
成果(21257)
(20784)
课题(19702)
发展(19086)
(18814)
期刊
(92915)
经济(92915)
研究(51148)
中国(33827)
管理(27035)
(24533)
科学(19117)
学报(17536)
技术(17458)
(17431)
经济研究(16448)
教育(15370)
大学(14154)
(13799)
金融(13799)
财经(13491)
学学(13470)
业经(12534)
技术经济(12078)
(11976)
农业(11817)
问题(11144)
科技(10233)
(8740)
(8447)
世界(8161)
(8033)
论坛(8033)
统计(7785)
国际(7686)
共检索到240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未兵  傅元海  王展祥  
技术进步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的结果,并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仅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理论上,由于技术引进依赖、技术创新的机会成本和逆向溢出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受技术差距、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我国1996—2011年28个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GMM)进行估计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负相关,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效应有利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升。因此,在进一步的扩大对外开放中,要继续坚持通过利用外资引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小清,白晨曦  
浅议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邓小清国家经贸委技术与装备司白晨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产生,经过技术获取(研究、开发或引进技术)、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柏轩   严良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在于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以技术创新为内在机制的发展模式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以及通过企业技术创新 ,促进集约型经济增长的途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越川  罗毅  王素清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张越川罗毅王素清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我国未来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性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是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要实现经济增长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武俊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只有依靠技术创新 ,才能促进产业技术能力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增长正在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技术创新是核心因素。因此 ,必须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促进经济发展 ,完成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琪  张丹  张光明  田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添勇  张均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瑞生  
本文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问题出发,阐述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复元  
抓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周复元辽宁省科委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企业微观层次上的创新,还是国家宏观层次上的创新,都取决于科技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并最终以市场作为检验的标准。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主体的三个体系和辅助的三个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志兵,郭俊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天勇  
转变增长方式、制度创新与提高经济效率中共中央党校周天勇国民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必须通过宏观和微观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来规范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刺激其劳动、智能、技能、技术和资本等要素的供给,调动其节约资源和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宝安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虽然有所转变,但由于受传统经济增长观念和体制性机制性因素的影响,转变的总体效果不理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在延续,在某些领域经济增长方式不但没有实现转变,甚至还有恶化趋势。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义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