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0)
- 2023(12281)
- 2022(10556)
- 2021(9401)
- 2020(8187)
- 2019(18475)
- 2018(18199)
- 2017(35405)
- 2016(18711)
- 2015(21312)
- 2014(21091)
- 2013(21136)
- 2012(20127)
- 2011(18336)
- 2010(18641)
- 2009(17578)
- 2008(17196)
- 2007(15809)
- 2006(13908)
- 2005(12478)
- 学科
- 济(102997)
- 经济(102921)
- 业(59886)
- 管理(59842)
- 企(49473)
- 企业(49473)
- 方法(43148)
- 数学(38399)
- 数学方法(38158)
- 中国(23060)
- 农(22272)
- 地方(22118)
- 财(21941)
- 技术(21428)
- 业经(19207)
- 学(17879)
- 贸(15872)
- 贸易(15863)
- 农业(15577)
- 制(15537)
- 易(15309)
- 地方经济(14340)
- 技术管理(13751)
- 融(13524)
- 金融(13522)
- 务(13418)
- 财务(13394)
- 财务管理(13358)
- 银(13257)
- 银行(13224)
- 机构
- 大学(281920)
- 学院(281620)
- 济(131402)
- 经济(128994)
- 管理(110352)
- 研究(95868)
- 理学(95028)
- 理学院(94057)
- 管理学(92782)
- 管理学院(92229)
- 中国(72304)
- 京(57763)
- 财(57680)
- 科学(55148)
- 所(48118)
- 财经(46104)
- 中心(44116)
- 农(43801)
- 研究所(43293)
- 江(43280)
- 经济学(42125)
- 经(41801)
- 业大(38785)
- 经济学院(37962)
- 北京(36422)
- 范(34357)
- 农业(34179)
- 师范(34034)
- 财经大学(34008)
- 院(33804)
- 基金
- 项目(181920)
- 科学(144778)
- 研究(134016)
- 基金(133116)
- 家(114965)
- 国家(114046)
- 科学基金(98686)
- 社会(88378)
- 社会科(84046)
- 社会科学(84024)
- 省(71744)
- 基金项目(70301)
- 教育(62038)
- 自然(61648)
- 自然科(60320)
- 自然科学(60304)
- 划(59368)
- 自然科学基金(59306)
- 资助(54315)
- 编号(52472)
- 创(43025)
- 成果(42390)
- 部(41463)
- 重点(41067)
- 发(40374)
- 创新(39483)
- 国家社会(37229)
- 课题(36806)
- 教育部(36175)
- 人文(35162)
- 期刊
- 济(146557)
- 经济(146557)
- 研究(86450)
- 中国(55491)
- 财(45917)
- 管理(42546)
- 学报(39952)
- 农(38683)
- 科学(38124)
- 大学(30605)
- 学学(29013)
- 技术(27731)
- 教育(27058)
- 融(26759)
- 金融(26759)
- 农业(25847)
- 经济研究(25095)
- 财经(24477)
- 业经(21407)
- 经(21165)
- 问题(18901)
- 技术经济(18398)
- 贸(15596)
- 统计(15128)
- 业(14737)
- 策(14651)
- 科技(14526)
- 商业(13794)
- 世界(13423)
- 理论(12967)
共检索到425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工
一、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主要是:资本品投入的增加,劳动力投入数量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技术进步.其中,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引起.以下分析,假定人均资本不变时,经济增长是如何受技术进步影响的.假定国民收入为Y,储蓄率(s)保持不变,投资等于储蓄,即:I=S=sY两边同时除以工人数N,得到:I/N=sY/N如果我们定义函数f,使得f(K/N)= Y/N,其中K为资本投入量,可得:I/N=sf(K/N)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炬
学术界普遍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发动机,但经济增长有多大程度归因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指标如何评价目前仍无定论。本文从R&D人员和R&D经费投入及专利申请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运用理论模型阐述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实证中通过ECM模型加以证明。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ECM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青 葛翔宇
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政府投入、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科研投入与经济增长、科研投入与技术创新两两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双向因果关系,但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两者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它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耿庆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本文首先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辨证分析中国技术创新的现状,然后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研究我国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君
本文从省际角度分析技术创新能力、标准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根据2001-2017年我国东中部地区1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东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标准化和经济增长等经济变量之间存在数量上的动态关系,但是具有异质性。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以负效应为主,但中期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仍有促进作用;总体而言:标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正效应为主;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正效应为主。从各变量的影响力度上看,技术创新对标准化、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均很小;经济增长、标准化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力度都很大。最后从扩大存量,及时修订技术政策和投入方向,持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提高经济技术政策与区域、国家规划的协调性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兴邦
本文基于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结果显示:总体上,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中国综合经济增长质量。分项来看,一方面技术创新有助于显著增加经济增长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改善社会福利;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平等,扩大了贫富悬殊。本文认为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可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政府决策者应积极营造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建立良好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体系和教育体系,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持续推动高水平技术创新,进而带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与此同时,政府决策者应及时对就业市场预警,完善相关社会保障配套政策,协助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转型和再就业,降低技术创新对收入分配失衡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质量 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君
通过对标准化、技术创新和宏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动态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内生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标准化、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发现标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复杂,在不同的滞后期相互之间的影响不一,不是单一的正效应或负效应。
关键词:
VAR模型 有效存量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丛文
基于新常态理解,通过建立包含三部门的动态博弈模型,结合微观视角与宏观机制分析了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并提出相关结论,然后选取1952~2013年数据,运用ARDL—ECM边界效应检验模型实证检验所得结论,结果表明:单独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而协同技术创新对经济促进作用显著,但弱于单独的技术创新作用;知识与创新短期内对经济促进作用不显著,其外部性发挥需要门槛积累。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经济增长 新常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英
技术创新划分为生产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前者提高生产率,因而能够推动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后者改变产品的质量和差异性,不一定加速增长。产品创新在后工业经济时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因此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比不上工业经济时期。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证明了这一趋势。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后工业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商建初,范方志,张耿庆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本文首先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辩证分析了中国技术创新的现状,然后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研究了中国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接着针对技术创新的特征和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国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政府干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文传浩 黄磊 兰秀娟 李春艳
将技术创新分解为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成果三个层面,采用1997—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和C—D函数,对技术创新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已十分明显,但其地位尚不牢固,投资和要素驱动仍是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技术创新人才和投入是技术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而技术创新成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够显著。因此,应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进和培育更多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加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重庆经济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帮俊
本文通过对历年技术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引入协整分析和Granger-causalitg检验,论证了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说明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慧敏 方国斌
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调整。文章首先分析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接着通过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转变以及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研发费用的投入分析安徽技术创新的基本现状。为了进一步了解安徽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将中部六省的技术创新情况加以对比,具体说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利用区域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晓曦 孙英隽
当今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达到本国经济社会的最大发展。为了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把经济增长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成为各国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持经济增长,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点。而把技术创新放到一个区域中研究,并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也相应成为当今理论界的一个前沿问题。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动力机制 博弈分析 增长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靖学青
文章运用2001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上海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能力均较强,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较高,但是技术创新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增速较慢。上海R&D投入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而且其影响程度大于劳动力投入,但是仍然小于物质资本投入。R&D人力投入与财力投入相比较,R&D人力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更大。最后,论文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实证研究
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创新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
创意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
区域信贷、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空间面板视角
要素质量、要素配置效率、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浙江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结构面板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技术创新的结构布局、专业化优势与经济增长——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创业投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0省市的截面数据实证研究
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