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6)
2023(10699)
2022(8953)
2021(8093)
2020(6706)
2019(14859)
2018(14891)
2017(28598)
2016(14862)
2015(16850)
2014(16591)
2013(16675)
2012(16155)
2011(14778)
2010(15240)
2009(14244)
2008(14002)
2007(12900)
2006(11925)
2005(10989)
作者
(44146)
(36635)
(36587)
(34325)
(23281)
(17210)
(16416)
(14056)
(13741)
(13209)
(12422)
(12086)
(11830)
(11722)
(11289)
(11134)
(10837)
(10561)
(10554)
(10410)
(9422)
(9034)
(8858)
(8378)
(8346)
(8275)
(8194)
(8138)
(7368)
(7299)
学科
(73249)
经济(73196)
(48434)
管理(45728)
(37920)
企业(37920)
中国(25651)
方法(23005)
技术(22445)
地方(21922)
(21798)
数学(19212)
数学方法(19100)
业经(19066)
(14915)
农业(14551)
(14319)
技术管理(14309)
银行(14297)
(13968)
产业(13463)
(13435)
贸易(13417)
(13372)
(13177)
金融(13177)
地方经济(12896)
(12884)
(12180)
(11004)
机构
学院(223779)
大学(219309)
(99727)
经济(97742)
管理(85493)
研究(79006)
理学(71766)
理学院(71001)
管理学(70152)
管理学院(69707)
中国(61499)
(47597)
(45743)
科学(44523)
(39686)
(36009)
中心(35367)
研究所(35200)
财经(35063)
(33243)
(31530)
北京(31284)
经济学(30314)
(30125)
师范(29868)
(29360)
业大(28655)
(28292)
经济学院(27298)
财经大学(25569)
基金
项目(136576)
科学(108515)
研究(107155)
基金(95367)
(81157)
国家(80407)
科学基金(69102)
社会(68976)
社会科(65646)
社会科学(65634)
(56939)
基金项目(50387)
教育(48162)
(46007)
编号(43826)
自然(39970)
自然科(39026)
自然科学(39018)
自然科学基金(38352)
资助(37340)
(36966)
成果(35850)
(34817)
课题(32100)
创新(31596)
重点(30963)
发展(30794)
(30271)
(29702)
国家社会(28167)
期刊
(122587)
经济(122587)
研究(75541)
中国(52865)
管理(36705)
(32349)
(32195)
教育(29849)
科学(28292)
学报(26974)
(26178)
金融(26178)
技术(23887)
业经(23093)
农业(22465)
大学(21407)
经济研究(20438)
学学(19788)
财经(17269)
问题(16316)
(15139)
技术经济(14282)
科技(13676)
商业(13509)
(13152)
(12141)
论坛(12141)
(12061)
国际(11266)
现代(11186)
共检索到362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弘  
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看,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已成为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A-U模型表明技术创新是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流通产业的升级可以是跳跃式的,技术创新推动流通产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技术创新的政策地位,强化对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第一、第二产业参与流通技术创新;提高流通企业对流通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物质基础建设,注重人才培养;重视对国际市场动态和国际流通巨头的研究;加快结构调整和资本重组,推出重量级大零售商,带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春雷  崔琳婧  
数字经济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支点。本文选取2012-2021年流通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构建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在其中引入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得出结论: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创新对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中介作用的检验结果为部分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通过自身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部分影响,还有一部分是通过中介变量技术创新促进流通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霞  
流通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贯穿于各个生产和消费领域,对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转变消费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绿色流通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而,本文基于绿色流通的视角,阐述了绿色经济与绿色流通的相关理论,然后从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绿色体系构建以及推动发展的有效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我国流通产业的创新与转变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国雄  
本文认为,没有流通就没有交换,社会分工的目的就无法实现。流通是生产性劳动,能为社会提供有益的产品和有效的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换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流通的利润是多元化的,是价值创造的最终成果,是社会总价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商业本身是利他经济、利他行为,商业所有的利润都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之上。流通产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交换是经济的基础,流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商业是现代城市的基础,零售业是人民生活的基础。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看,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重视市场、重视流通、重视交换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摆正它们的位置,发挥它们的效率,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加快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孟鹏  
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参与对技术创新的跨区域作用却较少得到关注。基于此,本文以网络博弈模型为基础,本文通过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参与对技术创新的跨区域影响。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地方财政支出的动态变化时,较之提升少部分地区的技术创新财政支出,在相同的财政支出约束之下,实现更多地区的技术创新财政支出的增加将具有更好的政策效果。在考虑地方财政支出的动态变化时,应注重进一步技术创新财政支出较大的这些地区的支出规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岳建明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主要在关键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和产业链整合方面受到相当大的制约,迫切需要通过新的发展模式来寻求出路。本文从产业联盟的角度探讨了智能交通产业的产业化发展和技术创新问题,进而结合国际上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经验,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君晖  胡君旸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促进我国流通产业体制机制创新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金融发展助推流通产业创新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采用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就金融发展与流通产业体制机制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金融发展能够通过金融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金融政策的倾斜等行政手段、市场化的经济手段(银行信贷渠道和资本市场渠道)以及金融机构的技术开发投融资渠道为我国流通产业创新起到助推作用。银行业金融资产配置效率相较于证券业金融资产配置效率,对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助推作用更为显著,这表明传统银行信贷渠道仍然是我国流通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但资本市场的间接融资渠道对我国流通产业创新发展的助推作用亦不容小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鑫鹏  
本文从产业集中度、企业数量与规模、连锁化程度、效率水平和大型交易市场规模五个方面,综合衡量我国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然后剖析了流通业组织化程度提升的动因,最后提出了支撑我国流通业组织化发展的政策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包振山  徐振宇  谢安  
文章基于2010—2019年我国2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全国和东、中、西三大地区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流通业发展的独立效应及两者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显著异质性,对东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产业结构升级是现阶段我国流通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且能修正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负效应”,对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显著地促进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流通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利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背景下,基于我国2000-2018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消费水平和技术创新对流通业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消费水平与科技创新均对提升流通业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消费水平的影响效果更明显;消费水平与科技创新对流通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分地区来看,消费水平与技术创新对流通产业发展的作用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消费的直接带动效应表现为西部最强、东部次之、中部最弱;技术创新的直接带动效应表现为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消费水平与技术创新的溢出带动效应只在东部地区效果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认识消费与技术对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对促进流通业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合良  叶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和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持续推动,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我国流通产业的对外投资迅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比例稳步提高,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资地位持续提升,国内众多流通企业乃至整个国家流通产业积极探索国际化模式,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用实际行动践行"走出去"战略。本文选取2004—2014年间我国流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长期内我国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银  
本文基于A-U模型理论,从技术自身生产要素属性和技术催生新业态模式两个层面,探讨了流通业技术创新与积累对流通产业发展的内生式及外延式影响机理。然后,基于我国2003-201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结果发现,技术本身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一样,能够发挥技术生产效应,内生式地驱动流通业效率提升;同时,技术创新与积累可以促进连锁经营、电商经营和新型物流业态等发展,于是依托这些业态模式,外延式地推动流通业效率提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卫锋  但承龙  
推动流通产业组织创新的内在力量来自于对降低交易费用的追求,现代信息技术为降低流通产业的交易费用提供了可能,成为流通产业组织创新的外部推动力量。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和利用信息技术,需要一种新的方式加强流通产业内各个企业的组织联系和协作,本文认为这种方式就是连锁经营,这也是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的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兢业  
基于大量的实证资料与数据,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并在对发达国家与跨国公司自主创新活动的成功经验进行剖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我国产业技术对外高度依赖,实现基于自我创新道路的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永达  
通过运用我国流通业1978年~2009年数据,借助工具变量估计方法 ,建立流通业发展对城市化的非线性模型,发现技术创新对我国流通业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具有阶段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