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5)
- 2023(5779)
- 2022(4965)
- 2021(4723)
- 2020(4068)
- 2019(8720)
- 2018(9069)
- 2017(17607)
- 2016(9052)
- 2015(10325)
- 2014(9796)
- 2013(9763)
- 2012(9231)
- 2011(8396)
- 2010(8730)
- 2009(8315)
- 2008(8205)
- 2007(7651)
- 2006(6988)
- 2005(6260)
- 学科
- 济(36006)
- 经济(35978)
- 业(35045)
- 管理(33538)
- 企(29498)
- 企业(29498)
- 技术(19382)
- 方法(15010)
- 中国(13821)
- 技术管理(13042)
- 数学(12843)
- 数学方法(12759)
- 农(10320)
- 制(9554)
- 业经(9305)
- 财(9057)
- 银(8544)
- 银行(8530)
- 行(8259)
- 贸(8125)
- 贸易(8116)
- 易(7978)
- 融(6865)
- 金融(6865)
- 农业(6720)
- 策(5974)
- 产业(5940)
- 体(5891)
- 理论(5860)
- 划(5619)
- 机构
- 学院(134408)
- 大学(133725)
- 济(59593)
- 经济(58413)
- 管理(54362)
- 理学(46172)
- 理学院(45755)
- 管理学(45292)
- 管理学院(45012)
- 研究(42849)
- 中国(34333)
- 财(28873)
- 京(28150)
- 科学(23099)
- 财经(22501)
- 所(20813)
- 江(20591)
- 经(20297)
- 中心(19455)
- 北京(18441)
- 研究所(18299)
- 经济学(18205)
- 财经大学(16574)
- 州(16527)
- 经济学院(16510)
- 农(16364)
- 业大(16291)
- 范(16107)
- 师范(15981)
- 商学(15457)
- 基金
- 项目(81377)
- 科学(65129)
- 研究(64364)
- 基金(57878)
- 家(49214)
- 国家(48795)
- 科学基金(42197)
- 社会(41606)
- 社会科(39598)
- 社会科学(39590)
- 省(32911)
- 基金项目(30695)
- 教育(29694)
- 划(27034)
- 编号(26095)
- 自然(24690)
- 自然科(24142)
- 自然科学(24135)
- 创(24113)
- 自然科学基金(23748)
- 资助(22186)
- 成果(21539)
- 创新(21429)
- 课题(18590)
- 部(18544)
- 发(18234)
- 重点(18124)
- 国家社会(17167)
- 制(17005)
- 业(16929)
共检索到210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任剑新
从技术经济和产业组织的角度观察,企业技术创新除了高知识性、高不确定性和高沉没成本外,溢出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本文提出在我国的反垄断立法中应采纳动态竞争而非静态竞争的思想;对与技术创新相关的企业合并采取创新市场分析而非产品市场分析,从创新要素投入而非创新产出的角度评价;正确处理保护知识产权和反垄断的均衡关系,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钟斌
合理原则的研究对我国正在讨论制定的反垄断法意义重大。本文认为 ,我国的反垄断立法需要借鉴和选择合理原则 ,并使之成为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反垄断法 合理原则 价值目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鹏 穆瑞杰 刘志刚
从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的角度入手 ,总结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等诸多方面的经验 ,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必要性进行论证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占主导地位的行政垄断 ,从概念的界定、形成的原因及立法现状等方面进行剖析。最后 ,阐述对反垄断立法的一些立法建议。
关键词:
反垄断法 反垄断 立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地 乔梁
为垄断正名与反垄断———也谈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指向谢地(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乔梁(国家计委机电轻纺司)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垄断的认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然而,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经济运动的历史和现实总是给人们以比标准经济学教科书更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云鹃 吴丽群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企业调研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崔秀荣
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大量垄断现象 ,尤其是行政垄断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来看 ,迫切需要制定反垄断法。由于行政垄断的产生主要源于体制上的原因 ,其表现形式也复杂多样 ,因此 ,应当完善反垄断法 ,并设立反垄断法的专门执行机构 ,对行政垄断进行制裁 ,追究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 ,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反垄断 行政垄断 立法 规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晓玲
试论垄断条件下的技术创新南开大学马列教学部杨晓玲关于垄断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流行的观点认为,垄断会阻碍技术进步,进而导致经济出现停滞趋势,而自由竞争则可以促进技术进步,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割裂垄断与竞争关系的错误认识。在理论上,垄断有多种存在形式,不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喻勤娅
以经济效率作为反垄断立法的目的和反垄断的标准是由芝加哥学派最早提出的。将经济效率作为反垄断的首要目标不仅是区别反垄断规则与反不正当竞争规则的有效标准,更是符合经济规律的需要。我国没有专门的反垄断法,有关垄断行为或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出现在若干部法律中。我国各条反垄断规则都有其不足之处,保护消费者权益一直占据着立法目标的核心地位,效率标准并未突出地成为反垄断的终极目标。只有明确了反垄断法的目标和作用,才能合理地划分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的界限,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反垄断 芝加哥学派 经济效率 效率标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亚芸 潘建亭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嘉
新修订《反垄断法》加入了“鼓励创新”作为立法目标之一,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强调创新价值恰逢其时。围绕创新展开的竞争为市场带来活力,提升动态效率,并最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反垄断法》的适用中应当全面落实对于鼓励创新目标的考量,为此需对反垄断分析范式进行革新,从“以价格为中心”转向“以创新为中心”,在竞争损害理论中引入创新损害分析,将创新带来的动态效率纳入豁免或抗辩理由考量,并将其运用到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规制中。全面落实鼓励创新目标有助于新修订《反垄断法》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更好实施,并最终达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维护创新竞争之间的良好平衡。
关键词:
反垄断 鼓励创新 竞争损害 动态效率抗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伟 任剑新 张凯
现有的反垄断法遵循传统经济学"理性人"的假定,认为行为人和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总会做出对自身最有利的选择。然而,传统经济理论指导下的"论辩原则"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垄断行为。行为反托拉斯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它遵循"有限理性"的思想,将行为经济学的思想融入到反垄断中,对传统的经济模型提出了新的解释。到目前为止,它的研究成果局限于西方国家,中国国内尚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分析了行为反托拉斯对企业、消费者和市场的影响,指出了它对于反垄断和政策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方向。
关键词:
行为反托拉斯 有限理性 反垄断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唐要家 尹钰锋
在数字经济领域,数字商务企业采用算法定价会明显提高合谋的可能性和可实施性,具有较大的价格合谋风险,因而成为反垄断法关注的重点。学理上,尚待明确的问题有:算法定价促进合谋的内在机理和类型化机制;如何创新反垄断执法体制以有效规制自主学习算法;在反垄断事后执法无效情况下,是否需要以及如何实行事前规制等。研究表明:算法合谋的反垄断规制宜坚持分类治理原则,采取事后反垄断禁止为主并辅之以事前规制的政策组合,反垄断政策工具创新应主要针对自主学习算法合谋。算法合谋反垄断规制政策需重新界定构成非法合谋的"协议"要件,明确当事企业的主体责任,重在采取以"软执法"为主的反垄断执法体制。事前规制政策应坚持"基于设计来遵守法律"的原则,强化算法审查机制和审查能力建设,并将提升算法透明度和可问责性作为重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殿春 卜文超
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企业反竞争行为与技术研发之间存在的相互替代关系,揭示加强反垄断措施将促进行业内市场力量较强企业的创新,同时降低市场力量较弱企业的创新激励;且反垄断政策的创新效应强弱依产业的竞争性强弱呈“倒U”型,即竞争强度适中的行业中,反垄断政策对市场力量较强(弱)厂商的创新促进(遏制)最为显著。其次,以2004~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08年《反垄断法》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对模型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扩大了市场力量较强企业群体相对于较弱企业群体的创新优势,并且这一影响在竞争性适中的行业最为显著,在垄断性强的行业内为其次,在竞争性最强的行业内为最差。影响渠道检验表明,企业市场势力减弱和研发投入增加是反垄断促进市场力量较强企业进行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最后在客观准确地评估《反垄断法》对中国企业创新影响的基础上,对国家反垄断监管政策调整提出建议。
关键词:
反垄断法 创新 市场力量 倍差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戚聿东
资源优化配置的垄断机制———兼论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指向戚聿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经系博士生)垄断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然而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中外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对垄断基本上都是持否定和批判态度,即认为它作为竞争的对立面,必然扭曲市场机制,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