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8)
2023(13916)
2022(11896)
2021(11241)
2020(9696)
2019(22360)
2018(22242)
2017(43134)
2016(23067)
2015(26390)
2014(26035)
2013(25578)
2012(23433)
2011(21005)
2010(20921)
2009(19406)
2008(19302)
2007(17522)
2006(14846)
2005(13016)
作者
(64762)
(54258)
(54254)
(51429)
(34929)
(26133)
(24738)
(21099)
(20505)
(19348)
(18591)
(18156)
(17132)
(17100)
(17060)
(16722)
(16355)
(16017)
(15929)
(15713)
(13321)
(13244)
(13074)
(12529)
(12258)
(12212)
(12158)
(11994)
(10900)
(10805)
学科
(98222)
经济(98137)
(76988)
管理(75574)
(66302)
企业(66302)
方法(52224)
数学(46604)
数学方法(46107)
(29093)
(23867)
中国(23531)
技术(22615)
(20627)
财务(20577)
财务管理(20533)
业经(20245)
企业财务(19633)
(18416)
(18323)
贸易(18311)
(17754)
地方(17106)
(17086)
农业(15924)
(15442)
金融(15439)
理论(15360)
(15166)
银行(15131)
机构
大学(330266)
学院(329560)
(140047)
经济(137280)
管理(136113)
理学(118130)
理学院(117028)
管理学(115136)
管理学院(114505)
研究(102297)
中国(79907)
(67286)
(64989)
科学(59863)
财经(52624)
(49940)
中心(49541)
(49040)
(48667)
(47910)
业大(46638)
研究所(44930)
经济学(43249)
北京(41908)
财经大学(39402)
(39379)
经济学院(39322)
师范(38964)
农业(38569)
(38277)
基金
项目(221810)
科学(177014)
基金(163759)
研究(161162)
(141439)
国家(140326)
科学基金(123132)
社会(103977)
社会科(98869)
社会科学(98842)
基金项目(86762)
(86496)
自然(80768)
自然科(79030)
自然科学(79011)
自然科学基金(77664)
教育(76114)
(72792)
资助(67896)
编号(64125)
(50698)
成果(50621)
(50433)
重点(49437)
创新(46732)
(46102)
教育部(44091)
课题(43732)
国家社会(43236)
科研(43109)
期刊
(144134)
经济(144134)
研究(92610)
中国(61203)
(53999)
管理(51287)
学报(46297)
科学(44903)
(41587)
大学(35956)
学学(33999)
技术(32749)
(32108)
金融(32108)
教育(31990)
农业(28151)
财经(26781)
经济研究(23852)
业经(23023)
(22853)
技术经济(19235)
问题(18866)
统计(18233)
(17544)
(16625)
科技(16386)
(16098)
理论(16063)
财会(15761)
商业(15653)
共检索到478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国雄  丁苑春  吴宗法  
关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市场估值,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欧美市场,对中国A股市场的技术创新市场估值的研究却罕见成果,为此,初步尝试弥补这一空白。利用A股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上海本地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市场估值效应,结果发现,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估值效应完全不显著。这个结论和国外学者对意大利证券市场的技术创新市场估值效应检验结果类似。这说明中国证券市场在鼓励创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功能方面还有待提高,同时也说明中国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整体来说可能处在比较低级阶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冒乔玲  许敏  
依据2007-2010年创新型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以R&D经费支出强度为技术创新的替代变量,从企业市场成长和利润成长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及其态势。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与公司的市场成长速度、成长效率正相关,与公司利润成长速度无关;技术创新促进公司市场成长见效快、持续期短,在提升公司成长效率上有短期滞后性,累积效应较好,但未能创造经济价值。研究建议:企业应当将技术创新战略适时由市场导向向市场、利润并重导向转变,开拓强化突破性创新,且在以产品创新、过程创新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实施过程中,努力发掘产品创新的增值能力及空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根福  温军  
本文通过利用中国2005—2007年343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是:经营者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但这种发现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国有持股比例(包括国有股和国有法人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反相关关系,国有持股比例越高,技术创新能力越低;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效应,机构持股比例越高,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独立董事制度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比较高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明显高于独立董事占比较低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辉  
文章运用我国软件行业、电子行业和机械设备仪表行业87家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从优惠税种和优惠方式的角度,实证分析我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与所得税优惠和直接性的税率式优惠方式相比,流转税优惠以及间接性的税基和税额式优惠方式的效应更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冲  钟昌标  徐旭  
该文旨在考察我国目前融资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关系。构建不同融资结构下的最优创新收益模型,同时基于国泰安数据库中2007-2011年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与融资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回归结果显示,融资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曲线显现出明显的倒"U"型特征,且拐点处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比值约为2.6,明显高出我国目前的融资结构比值。该文基于上述分析探讨了我国融资体制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倩茹  许向阳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阶段,而企业技术创新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尤为重要。碳市场是碳配额和碳汇交易的结合,我国碳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对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文章在波特假说和创新补偿效应理论基础上,对2014-2021年62个林业上市公司的493个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林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并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在微观层面探讨碳价波动影响因素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碳价和汇率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促进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即国际碳价和汇率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1和0.28。(2)煤炭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并不显著。(3)由于区域发展差异,汇率对深圳市影响程度更高,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湖北省则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汇率对深圳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系数比湖北省多0.17;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对湖北省影响更大,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深圳市影响不显著。文章提出3点政策启示:(1)完善碳市场机制,减小外部影响;(2)激励企业创新,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3)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田原  王宗军  王山慧  
从微观层面的企业出发,以2002-2010年沪深两市非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度竞争会挫伤企业创新积极性,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提高,而过度的垄断使得企业容易产生自满自足从而减少技术创新,因此,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此外,企业特征变量及公司治理变量均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平  何维达  
依据2012-2017年沪深两市A股182家互联网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以研发投入强度作为技术创新的替代变量,从市场规模、盈利能力、营运效率视角,采用稳健回归方法实证研究技术创新对于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成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互联网行业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1.52%,呈逐年提高态势。研发投入强度的提升能够显著提升互联网公司的市场规模增速与资产营运效率。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盈利能力可能存在促进作用,但未得到大部分时期数据支持。因此,要统筹协调促进研发资源聚合,引导有能力的互联网企业加强数据存储、信息传输与高性能计算等基础层技术攻关,促进基础层资源云化,以辐射更多的应用领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熊胜绪  方晓波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补资产对渐进性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通过中国医药制造、电子信息和电气设备制造等三个行业103家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数据,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是:企业互补资产的积累有利于渐进性技术创新,但不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不同类的互补资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有所不同,互补生产制造和人力资产不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而互补营销资产的积累有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娟  黄志忠  
经典的管理学文献提出了内部控制作用于技术创新的两种不同机制,分别形成"内部控制促进论"和"内部控制悖论"。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虽然整体上我国内部控制对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存在促进作用,但作用力较弱。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在技术创新活跃的公司中,内部控制提高创新绩效的作用力较弱;在大部分处于创新平均水平的公司中,内部控制的加强产生抑制创新投入的倾向;而在技术创新消极的公司中,内部控制对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都没有发挥显著的改善作用。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本文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进一步改进内部控制建设,以促进实体经济技术创新和向新兴制造业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欢  
资金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重要的决定要素,股票市场作为我国资金直接融通的主要方式,应该对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在对R2作为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度量指标进行可行性的理论分析之后,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股权融资比债权融资更好地促进了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中小板比主板更好地促进了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从而验证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的积极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宗义  冯婷  
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A股199家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例,采用面板门限方法,研究外部融资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随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呈现"U"型趋势;长期负债占比、大股东持比、前十大股东(不含大股东)持比虽然不存在门限效用,但均与R&D投入呈显著线性关系。其中,长期负债占比、大股东持比与R&D投入呈负相关;前十大股东(不含大股东)持比则与R&D投入呈正相关。因此,企业应当灵活使用外部融资方式,结合自身发展阶段,通过提高R&D投入来推动技术创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杨  曹玲燕  杜剑  
本文采用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研发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明显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加大技术创新研发投入;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更有进行技术创新研发活动的动力,且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越大,这种激励越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德伟  
本文以连续三年披露研发支出的73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股权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所有权性质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影响,民营产权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董事长和总经理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但民营产权弱化了这种激励效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不具有统计上的相关性;外资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显著负相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华  宋常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我国普通机械制造业沪深股市发行的A股上市高新技术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0年为研究时间序列,实证分析了上市高新技术公司所得税税率优惠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考察、证明了2008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及其技术创新投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